图书介绍
中国概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祁述裕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1500219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90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05页
- 主题词:中国-概况-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概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国土与资源3
第一节 疆域5
一、位置5
二、陆地5
三、海域6
第二节 行政区划7
第三节 地形8
第四节 河流和湖泊9
一、河流9
二、湖泊11
第五节 气候13
一、气温13
二、降水14
第六节 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14
一、土地资源15
二、矿产资源15
第七节 动物和植物16
一、动物16
二、植物17
第二章 历史19
第一节 中华文明的起源21
一、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21
二、华夏始祖——炎帝、黄帝21
第二节 国家的产生和近代以前的社会变革22
一、夏、商、周22
二、秦汉帝国23
三、隋唐社会24
四、宋元时期25
五、明清帝国27
第三节 外力侵入与近现代民主革命28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半殖民化28
二、近代工业的起步与旧民主革命的兴起30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32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六十年34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34
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35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6
第三章 人口39
第一节 人口现状41
一、总人口41
二、人口地域分布42
三、年龄和性别结构42
四、婚姻家庭结构43
五、职业结构43
六、教育结构44
第二节 人口变动44
一、人口再生产44
二、人口迁移45
第三节 人口政策46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生与发展47
二、全面提高人口素质49
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51
第四章 民族53
第一节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55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55
二、民族分布的特点57
第二节 民族政策与民族事务管理58
一、民族区域自治59
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60
第三节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61
一、经济发展62
二、社会进步63
三、共同繁荣发展64
第五章 宗教67
第一节 中国主要宗教69
一、佛教69
二、道教70
三、伊斯兰教71
四、天主教和基督教71
第二节 中国宗教主要特征及发展现状72
第三节 宗教政策与宗教事务管理74
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75
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77
第六章 政治制度79
第一节 国家基本制度81
一、国体81
二、国家的结构形式81
三、国家的象征82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2
一、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构成83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职权84
第三节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85
一、多党合作制度85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86
第四节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87
一、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87
二、城市的居民自治制度88
第五节 行政制度89
一、行政组织结构89
二、行政职能和运作程序90
三、公务员制度91
第六节 立法及司法制度92
一、立法制度92
二、司法制度93
第七章 经济95
第一节 中国经济的发展演变97
第二节 1978年后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98
第三节 1978年后的中国经济发展99
一、经济总量99
二、人民生活100
三、工业经济100
四、农村经济101
五、金融业101
六、交通102
七、能源103
八、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104
第八章 文学艺术105
第一节 中国文学发展历程107
一、诗艺的源流107
二、叙事文学的成长109
第二节 中国艺术110
一、中国书法110
二、中国绘画111
三、中国建筑113
四、中国戏曲114
第九章 教育117
第一节 中国教育的历史沿革119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119
二、中国近代的教育127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发展历程128
一、1949年~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教育128
二、1957年~1965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129
三、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130
四、1977年~2009年全面恢复与改革开放时期的教育130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取得的成就132
一、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32
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133
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134
四、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135
五、教师水平提高135
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136
第十章 科学技术139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141
第二节 科技体制与科技事业142
第三节 重大科技成就144
一、航天科技145
二、超级杂交水稻与农业科技146
三、高性能计算机系统147
四、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与生物医药148
五、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148
六、核电技术149
七、汉字激光照排系统149
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150
第十一章 生态环境保护151
第一节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和政策153
一、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方针153
二、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154
第二节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154
一、中国的自然基础和地理特点造成生态环境脆弱155
二、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加剧了生态环境危机155
第三节 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取得的进展157
一、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框架158
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能力建设159
三、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159
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启动159
五、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160
六、重点流域海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160
七、大气污染防治由污染物总量控制向以改善环境质量转变162
八、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162
第四节 修复生态减少污染163
一、更新理念,加快实现“三个转变”164
二、强化政府责任,着力环境保护能力建设164
三、调整管理制度,强化环境监督165
四、构建综合决策机制,完善环境与发展体系架构165
五、提高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166
六、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事务,推进国际环境合作166
第十二章 国防169
第一节 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17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政策的确立与发展171
二、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172
第二节 为和平发展提供战略支撑174
一、国防建设与和平发展174
二、强化法制,规范国防与军队建设174
三、维护国家边境安全,保障改革开放顺利进行175
四、维护祖国统一,遏制分裂势力175
五、坚持和贯彻新安全观,为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改善国际环境175
第三节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176
一、积极参加国际裁军、军控进程,维护世界和平176
二、促进军事互信,加强地区安全合作177
三、积极参加多国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维护地区安全,震慑恐怖主义177
四、积极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177
五、定期发表国防白皮书178
第十三章 外交181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历程183
一、1949年至1970年代末183
二、改革开放以来184
第二节 中国外交的特点185
一、外交总体战略目标发生质的变化,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185
二、外交策略和方式由斗争为主转为强调谋求合作与协商186
三、改变了“以政治划线”的外交思维186
四、外交态势由总体的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参与187
五、由感性外交向理性外交的提升和发展187
第三节 中国外交新起点187
一、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187
二、全方位外交布局188
后记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