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重审现代主义 东亚视角或汉字圈的提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重审现代主义 东亚视角或汉字圈的提问
  • 王中忱,林少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3091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466页
  • 主题词: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东亚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重审现代主义 东亚视角或汉字圈的提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论:对于中国而言,何谓现代主义?——东亚的语境或汉字圈的视角&林少阳 王中忱1

一、本书编者的问题意识1

二、从“再现”概念看西方审美现代主义的固有语境3

三、作为研究视点的美术史问题8

四、排他性白话文运动与文学现代主义17

五、汉字圈与现代主义:中日“新感觉派”的启示21

六、近现代中国的政治与批判现代主义:现代性之欲迎还拒31

七、结语:80年代以来的批判现代主义或先锋派文学艺术34

第一部分 现代主义重审与历史性的回归41

一切以历史的名义&哈利·何路途尼安41

东洋学言说、大陆探险记与现代主义诗歌的空间表现——以安西冬卫诗作中的政治地理学视线为中心&王中忱68

一、“坐着的旅行者”68

二、安西诗作里的政治地理学构图70

三、书斋风景与同时代的地理学知识72

四、对边境、秘境的憧憬与恐惧79

重新定义“日本现代主义”——在1930年代的世界语境中&爱理思俊子85

第二部分 殖民地·文学叙述·被殖民的主体性119

“保护”名义下的统治——殖民主义的话语&小森阳一119

一、两个“保护法”119

二、“开垦”名义下的侵略122

三、“灭亡”的话语126

日本“民族·国家”的历史再思考——以殖民地文学为视角&熊鹰131

引言 帝国的历史与民族&国家的历史131

一、有关帝国日本的几种叙述132

二、帝国日本的不同殖民形态:台湾和“满洲”140

三、台湾和“满洲”的殖民地身份和殖民文学143

结语146

殖民地的性别——佐藤春夫台湾题材作品中的隐喻&董炳月150

一、“旅人”与“殖民地文学”的成立150

二、“性别秩序”的隐喻性154

三、“平等论”与“同化论”159

四、结语166

殖民地的旅行书写——以末广重雄的《台湾记》为中心&崔琦168

一、“南进”呼声中的《台湾记》与《南洋南支巡航记》168

二、1916年“台湾劝业共进会”与末广的殖民地之行174

三、在蕃界“探险”与“旅行”之间177

四、近代交通体系的形成与近代旅游观光181

五、在殖民地思考同化问题183

殖民主义与语言——中日战争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语言政策及朝鲜文人的应对方式&金在湧185

一、东亚比较文学的必要性185

二、关于日语写作的论争188

三、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语言政策195

四、韩国文学家的应对方式199

朝鲜的“南方”叙述与被殖民的主体性&权明娥203

一、殖民时期的朝鲜人对于日英双语世界的内在反应203

二、以民族志为主导模式的“南方”叙事205

三、“老黑,我的宝贝儿”——种族歧视的诗意化与帝国白日梦206

四、朝鲜的焦虑与对南方的过度狂热:与中国和“原住民”的竞争212

五、结论:殖民与后殖民视野中的本土与民族认同214

第三部分 左翼思潮·新感觉派幻想·翻译的政治性219

1920—1930年代日本文学中的马克思主义与现代主义&岛村辉219

一、作为近代日本文学梦的马克思主义220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反战运动与日本普罗文学运动机关杂志《播种者》223

三、1930年代日本左翼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机械”228

四、剧毒和犯罪:作为叙述框架的侦探小说231

五、实体和系数:“机械”的解构(代小结)234

1930年代中国左翼文艺思想与现代主义&铃木将久237

一、如何评价穆时英237

二、瞿秋白的语言革命理论240

三、胡风的理论建构245

四、穆时英的回应250

五、中国文学史上的1930年代255

“一·二八事变”之后的日本幻想——穆时英PIERROT论&中村翠259

前言259

一、现代派与日本新兴文学261

二、现代派描写的日本、日本女性265

三、PIERROT与日本幻想271

四、现代都市的《蝴蝶夫人》277

五、与《空闲少佐》的比较278

结论282

翻译主体的身份和语言问题——以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论争为中心&董炳月285

一、翻译理论与政治性286

二、“硬译”·转译·留学背景290

三、翻译美学的重建296

第四部分 汉字圈现代主义的文学实践与理论探讨303

书写体的时空——相对性理论与文学&小森阳一303

一、“形式主义争论”的再评价303

二、漱石的《文学论》和横光的《形式论》304

三、索绪尔语言学和横光的“文字”310

四、西胁顺三郎的诗论和横光的“文字论”314

五、外山卯三郎的诗论和横光的“形式论”318

六、外山卯三郎的“文字”时空论323

七、文字的时空论和“数理物理学”327

八、爱因斯坦的“统一场理论”和“形式论”331

日本“新感觉派”文学:在殖民地都市里的转向——论横光利一的《上海》&王中忱339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越界之旅339

二、从“上海”到《上海》346

三、身份、认同与叙述的动力350

四、共同体“正义”与历史事件的文本化362

五、语言“物质性”与“民族性”的纠结370

1930年代东亚“自画像”的构造和深层——李箱诗歌文本与横光利一的比较性研究&兰明377

一、问题所在与主旨377

二、殖民地表象的“备忘录”:《三次角设计图》与《上海》378

三、朝鲜人的“死面”:《素荣为题》与《蓝色大尉》的冲突对决389

四、原著版本与传播途径的考察397

五、结语:两难中寻找活路399

中国“新感觉派”的诞生——刘呐鸥对横光利一作品的翻译及模仿创作&谢惠贞402

一、翻译的必要和权威的借用403

二、《色情文化》的选择标准409

三、“银座描写”的继承——刘呐鸥的《游戏》与横光利一的《皮肤》415

四、危险的女人和排除荒谬419

五、小结425

日本“新感觉派”横光利一的文学形式论——汉字圈语境中的现代主义文学理论&林少阳428

绪论:现代日本批评谱系428

一、横光与诗学429

二、横光的批评理论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杂志《诗与诗论》的关系432

三、横光的批评理论与言文一致(白话文)运动435

四、横光关于“内容”与“形式”的定义:超越形式内容的二元对立436

五、横光与无产阶级文学438

六、横光所使用的“象征”概念的寓意440

七、横光的“内面形式”与漱石的“文学上的内容的形式”443

八、横光对于漱石“形式论”的评价445

九、横光的批评理论与漱石批评理论的不同4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