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皮肤性病学教师辅导用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皮肤性病学教师辅导用书](https://www.shukui.net/cover/9/35034958.jpg)
- 张学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7810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713页
- 文件大小:169MB
- 文件页数:736页
- 主题词:皮肤病学-医学院校-教学参考资料;性病学-医学院校-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皮肤性病学教师辅导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皮肤性病学导论1
第一节 皮肤性病学的定义与范畴1
第二节 皮肤性病学发展简史2
第三节 皮肤性病学的进展3
第四节 皮肤性病学的学科特点4
第五节 关于皮肤性病学的教与学5
第二章 皮肤组织胚胎学6
第一节 表皮的发生6
一、角质形成细胞6
二、树突细胞8
第二节 皮肤附属器的发生9
第三节 真皮的发生11
第四节 真-表皮交界的发生12
第三章 皮肤的解剖与超微结构14
第一节 皮肤解剖学概论14
第二节 表皮16
一、表皮的解剖16
二、表皮的超微结构18
第三节 真-表皮连接结构21
第四节 真皮23
一、纤维成分的超微结构23
二、细胞成分23
三、皮肤的神经24
四、皮肤的血管25
第五节 皮下组织26
第六节 皮肤附属器26
一、皮肤附属器的解剖26
二、皮肤附属器的超微结构29
第四章 皮肤细胞生物学31
第一节 皮肤主要构成细胞及其生物学功能31
一、角质形成细胞31
二、黑素细胞33
三、朗格汉斯细胞34
四、成纤维细胞35
五、血管内皮细胞35
六、肥大细胞36
第二节 细胞间连接及其细胞间黏附分子36
第三节 细胞增生、凋亡与肿瘤发生37
一、细胞增生37
二、细胞凋亡38
三、肿瘤发生39
第四节 细胞受体及其信号转导40
一、细胞受体40
二、细胞信号转导40
第五节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41
一、形态学方法41
二、免疫荧光技术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41
三、流式细胞术42
四、细胞培养技术42
五、分子生物学技术42
六、动物实验技术43
第五章 皮肤生理学44
第一节 皮肤的屏障作用44
一、对机械性损伤的防护44
二、对物理性损伤的防护44
三、对化学性损伤的防护45
四、对生物性损伤的防护45
五、防止体内营养物质的丧失45
第二节 皮肤的吸收作用45
一、皮肤的吸收途径45
二、皮肤对几种主要物质的吸收作用46
三、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46
第三节 皮肤的感觉作用47
一、皮肤感觉分类47
二、几种常见的皮肤感觉48
第四节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作用49
一、汗腺49
二、皮脂腺50
第五节 皮肤的体温调节作用51
一、体温51
二、体热平衡52
三、体温调节53
第六节 皮肤的代谢作用53
第七节 皮肤的免疫作用53
第六章 皮肤生物化学54
第一节 能量代谢54
第二节 糖代谢54
一、糖的分解代谢55
二、糖原的合成与分解55
三、黏多糖代谢56
第三节 脂类代谢56
一、皮肤的脂质代谢56
二、皮肤中的脂肪代谢58
第四节 蛋白质代谢59
一、表皮蛋白质59
二、真皮蛋白质60
三、结缔组织成分的分解62
四、结缔组织成分合成和分解的调节63
第五节 水和电解质代谢64
第六节 黑素代谢65
一、皮肤的颜色65
二、黑素的形成和代谢65
三、影响皮肤黑素调节的因素66
第七章 皮肤光生物学68
第一节 光的物理特性68
第二节 光的生物学效应68
第三节 皮肤对光线的防御功能69
第四节 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影响69
一、紫外线辐射正常皮肤后的最初效应69
二、紫外线辐射正常皮肤后的后期效应71
第五节 皮肤光敏反应和光敏性皮肤病概述72
一、光毒性反应73
二、光变态反应73
三、光敏性皮肤病73
第八章 皮肤免疫学76
第一节 免疫活性细胞76
一、T细胞和B细胞76
二、自然杀伤细胞79
第二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概念及临床意义80
第三节 抗原递呈及免疫识别81
一、抗原递呈作用81
二、MHC-抗原肽-TCR三分子的相互识别82
第四节 细胞因子82
第五节 超抗原84
第六节 变态反应分类85
一、Ⅰ型(即刻过敏反应型)85
二、Ⅱ型(细胞毒性反应型)86
三、Ⅲ型(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型)86
四、Ⅳ型(迟发反应型)86
第九章 皮肤遗传学88
第一节 遗传的基础88
一、核酸的结构和特征88
二、遗传信息的传递89
三、基因的表达89
四、基因的突变90
第二节 遗传性皮肤病的特征和类型90
一、遗传性皮肤病的特征90
二、遗传性皮肤病的类型91
第三节 鉴定遗传性皮肤病致病基因的研究策略95
一、遗传流行病学调查95
二、疾病致病基因的定位研究96
三、定位区域内易感基因的搜寻97
四、全基因组关联研究98
五、基因鉴定99
六、基因突变的检测100
七、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研究101
八、动物模型在多基因疾病研究中的应用101
九、复杂疾病中的交互作用102
十、目前已定位或已确定致病基因的部分单基因遗传性皮肤病102
十一、目前几种主要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研究现状107
十二、多基因遗传病研究展望108
第四节 遗传性皮肤病的基因诊断与治疗109
一、基因诊断109
二、基因治疗109
第十章 皮肤流行病学111
第一节 皮肤病流行病学概述111
一、概念111
二、主要研究内容与应用111
三、主要研究方法112
四、基本特点113
第二节 皮肤病流行病学的基本研究方法113
一、描述流行病学113
二、病例对照研究116
三、队列研究118
四、试验性研究120
第三节 循证医学在皮肤病学中的应用121
一、定义121
二、循证医学在皮肤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121
第十一章 皮肤性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124
第一节 皮肤性病的病因124
一、外因124
二、内因125
第二节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126
一、症状126
二、体征126
第三节 皮肤病与性病的诊断133
一、病史134
二、体格检查134
三、其他临床检查135
四、各部位常见皮肤病135
第十二章 皮肤病理学137
第一节 皮肤活组织标本的检查137
一、适应证137
二、皮损的选择137
三、皮肤标本的采取方法138
四、皮肤病理组织的切片制作138
第二节 皮肤组织病理基本改变140
一、表皮病变140
二、表皮和真皮病变154
三、真皮病变154
四、皮下组织病变161
五、其他常用名词162
第三节 结构型分析的诊断方法165
第十三章 皮肤性病常用实验室技术167
第一节 病原学检查167
一、真菌检查167
二、麻风杆菌检查168
三、疥螨检查169
四、蠕形螨检查170
第二节 免疫学检查170
一、免疫荧光检查170
二、双链DNA抗体检测172
三、免疫组织化学检查172
四、狼疮带试验173
五、红斑狼疮细胞检查173
六、局部免疫复合物检测174
七、细胞免疫功能检查175
八、斑贴试验177
九、光斑贴试验178
十、划破试验179
十一、皮内试验179
十二、被动转移试验179
第三节 性病检查180
一、梅毒螺旋体的检查方法180
二、梅毒血清学检查181
三、淋球菌检查183
四、衣原体检查185
五、支原体检查186
六、杜克雷嗜血杆菌检查186
七、醋酸白(甲苯胺蓝)试验187
八、阴道毛滴虫检查187
九、线索细胞的检查188
十、阴虱检查188
第四节 其他检查188
一、刚果红试验188
二、毛果芸香碱出汗试验189
三、组胺试验189
四、甲皱襞微循环检查189
五、皮肤镜检查190
六、高频超声检查191
第十四章 皮肤性病治疗学192
第一节 内用药物疗法192
一、抗组胺类药物192
二、脱敏疗法194
三、维生素类药物194
四、糖皮质激素196
五、性激素197
六、抗生素197
七、抗真菌药物199
八、抗麻风药物200
九、抗病毒药物201
十、抗肿瘤药物201
十一、免疫疗法203
十二、维A酸205
十三、封闭疗法206
第二节 皮肤病外用药物治疗206
一、抗细菌剂206
二、抗真菌剂207
三、抗病毒剂208
四、杀寄生虫剂208
五、清洁剂208
六、保护剂209
七、收敛剂209
八、止痒剂209
九、角质促成剂209
十、角质剥离剂209
十一、腐蚀剂210
十二、止汗剂210
十三、脱色剂210
十四、遮光剂210
十五、细胞毒性药物211
十六、维A酸211
十七、外用糖皮质激素211
十八、其他212
第三节 光化学疗法213
第四节 光动力疗法213
第五节 物理疗法214
一、激光214
二、冷冻216
三、电疗及其他216
第六节 外科疗法218
一、化学剥皮术218
二、果酸换肤法218
三、封包疗法218
四、皮肤磨削术218
五、刮除术219
六、切割术219
七、修治疗法219
八、皮肤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219
九、移植术220
十、毛发外科221
第十五章 皮肤保健与医疗美容222
第一节 皮肤保健222
一、皮肤健美的标准222
二、皮肤类型223
三、皮肤性质测定方法224
四、皮肤保健225
第二节 毛发保健227
一、头发健美的标志227
二、毛发的特性227
三、头发的类型228
四、影响头发健美的常见因素228
五、头发的护理228
第三节 皮肤医疗美容230
一、倒膜面膜230
二、激光美容230
三、冷冻美容232
四、化学剥脱232
五、注射美容技术232
六、文刺术233
七、皮肤外科234
第二篇 皮肤性病学各论235
第十六章 病毒性皮肤病235
第一节 单纯疱疹236
第二节 水痘及带状疱疹239
第三节 传染性软疣242
第四节 疣243
第五节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246
第六节 手足口病247
第七节 儿童丘疹性肢端皮炎248
第八节 川崎病249
第十七章 细菌性皮肤病251
第一节 脓疱疮251
第二节 毛囊炎、疖和痈255
第三节 化脓性汗腺炎256
第四节 丹毒和蜂窝织炎257
第五节 类丹毒259
第六节 皮肤炭疽260
第七节 棒状杆菌癣样红斑261
第八节 腋毛棒状杆菌病261
第十八章 分枝杆菌病263
第一节 麻风病263
第二节 皮肤结核病269
第三节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274
第十九章 真菌性皮肤病279
第一节 皮肤癣菌病279
第二节 皮肤马拉色菌病287
第三节 皮肤黏膜念珠菌病290
第四节 双相真菌病293
第五节 暗色真菌病297
第六节 透明丝孢霉病301
第七节 放线菌病和奴卡菌病303
第二十章 动物性皮肤病306
第一节 疥疮306
第二节 螨虫皮炎308
第三节 毛虫皮炎310
第四节 隐翅虫皮炎311
第五节 虱病312
第六节 昆虫叮咬伤313
第七节 皮肤猪囊虫病314
第八节 匍行疹316
第二十一章 职业性皮肤病318
第一节 工业职业性皮肤病318
一、沥青323
二、橡胶325
三、合成树脂和塑料325
第二节 农业职业性皮肤病326
一、浸渍擦烂型皮炎326
二、尾蚴皮炎327
第二十二章 皮炎和湿疹329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329
第二节 湿疹333
第三节 特应性皮炎337
第四节 自身敏感性皮炎342
第五节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343
第六节 婴儿湿疹344
第七节 淤积性皮炎345
第八节 汗疱疹346
第二十三章 荨麻疹类皮肤病348
第一节 荨麻疹348
一、急性荨麻疹350
二、慢性荨麻疹351
三、特殊类型荨麻疹351
第二节 血管性水肿356
第二十四章 药疹360
第二十五章 物理性皮肤病377
第一节 日晒伤378
第二节 夏季皮炎379
第三节 多形性日光疹380
第四节 慢性光化性皮炎381
第五节 植物(泥螺)-日光皮炎384
第六节 痱子385
第七节 冻疮385
第八节 鸡眼与胼胝386
第九节 手足皲裂387
第十节 间擦疹388
第十一节 摩擦性苔藓样疹388
第十二节 放射性皮炎389
第十三节 冷球蛋白血症390
第二十六章 瘙痒性皮肤病392
第一节 瘙痒症392
第二节 慢性单纯性苔藓395
第三节 痒疹397
第四节 结节性痒疹398
第五节 妊娠性瘙痒症400
第六节 妊娠性痒疹400
第二十七章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402
第一节 多形红斑402
第二节 离心性环状红斑404
第三节 银屑病405
第四节 副银屑病410
第五节 红皮病412
第六节 白色糠疹413
第七节 玫瑰糠疹414
第八节 扁平苔藓415
第九节 光泽苔藓417
第十节 线状苔藓418
第十一节 硬化萎缩性苔藓419
第二十八章 结缔组织病422
第一节 红斑狼疮422
一、慢性皮肤红斑狼疮423
二、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425
三、新生儿红斑狼疮426
四、系统性红斑狼疮427
五、药物性红斑狼疮430
六、与红斑狼疮相关的综合征431
第二节 皮肌炎432
第三节 硬皮病435
第四节 重叠综合征438
第五节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439
第六节 干燥综合征440
第二十九章 大疱性皮肤病442
第一节 天疱疮442
第二节 大疱性类天疱疮446
第三节 瘢痕性类天疱疮448
第四节 妊娠性类天疱疮450
第五节 疱疹样皮炎451
第六节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453
第七节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454
第三十章 皮肤血管性疾病456
第一节 过敏性紫癜457
第二节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458
第三节 结节性红斑459
第四节 白塞病461
第五节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464
第六节 雷诺现象和雷诺病465
第七节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467
第八节 荨麻疹样血管炎468
第三十一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471
第一节 痤疮472
第二节 脂溢性皮炎477
第三节 酒渣鼻479
第四节 斑秃481
第五节 雄激素性秃发483
第六节 白发484
第七节 毛发结构异常484
第八节 多汗症485
第九节 臭汗症486
第十节 色汗症及血汗症486
一、色汗症486
二、血汗症487
第十一节 口周皮炎487
第十二节 甲病487
第三十二章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490
第一节 白癜风490
第二节 无色素痣494
第三节 斑驳病494
第四节 白化病495
第五节 黄褐斑496
第六节 雀斑497
第七节 黑变病497
第八节 文身498
第三十三章 遗传性皮肤病499
第一节 鱼鳞病499
第二节 毛周角化病501
第三节 掌跖角化病502
第四节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504
第五节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506
第六节 汗孔角化症507
第七节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508
第八节 色素失禁症509
第九节 着色性干皮病510
第十节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512
第十一节 结节性硬化病513
第三十四章 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515
第一节 维生素缺乏症515
一、维生素A缺乏症516
二、烟酸缺乏症517
三、维生素B2缺乏症519
第二节 肠病性肢端皮炎520
第三节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521
第四节 黄瘤病523
第五节 胫前黏液性水肿524
第六节 皮肤卟啉病525
第七节 痛风528
第三十五章 皮肤肿瘤531
第一节 良性皮肤肿瘤532
一、痣细胞痣532
二、皮脂腺痣534
三、先天性血管畸形和血管瘤535
四、瘢痕疙瘩538
五、脂溢性角化病539
六、汗管瘤541
七、粟丘疹542
八、皮肤纤维瘤542
九、皮样囊肿544
十、多发性脂囊瘤545
十一、化脓性肉芽肿546
十二、淋巴管瘤546
十三、神经纤维瘤病548
第二节 癌前期皮肤病549
一、光化性角化病549
二、黏膜白斑550
三、皮角551
第三节 恶性皮肤肿瘤552
一、Bowen病552
二、Paget病553
三、基底细胞癌554
四、鳞状细胞癌555
五、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556
六、黑素瘤558
七、Kaposi肉瘤560
八、皮肤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病561
九、皮肤白血病562
第三十六章 角化及萎缩性皮肤病564
第一节 毛发红糠疹564
第二节 黑棘皮病566
第三节 小棘苔藓568
第四节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569
第五节 毛囊角化病570
第六节 鳞状毛囊角化病571
第七节 进行性指掌角皮症572
第八节 萎缩纹573
第三十七章 非感染性肉芽肿与脂膜炎症574
第一节 结节病574
第二节 环状肉芽肿576
第三节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578
第四节 结节性脂膜炎579
第五节 糖皮质激素后脂膜炎580
第三十八章 黏膜病582
第一节 光化性唇炎582
第二节 剥脱性唇炎583
第三节 腺性唇炎585
第四节 阿弗他口炎586
第五节 皮脂腺异位症588
第六节 地图舌589
第七节 黑毛舌590
第三十九章 生殖器部位非性传播性疾病592
第一节 下疳样脓皮病592
第二节 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594
第三节 珍珠状阴茎丘疹594
第四节 女阴假性湿疣595
第五节 坏疽性龟头炎596
第六节 急性女阴溃疡597
第四十章 皮肤病综合征598
第一节 Bloom综合征598
第二节 CHILD综合征599
第三节 Cockayne综合征599
第四节 Cowden病600
第五节 Down综合征600
第六节 Fanconi综合征601
第七节 Farber综合征601
第八节 Gardner综合征602
第九节 Goltz综合征602
第十节 Hallerman-Streiff综合征603
第十一节 Hallopeau-Siemens综合征603
第十二节 Hartnup综合征603
第十三节 心-面-皮肤综合征604
第十四节 Jadassohn-Lewandowsky综合征604
第十五节 Kasabach-Merritt综合征605
第十六节 KID综合征605
第十七节 Klippel-Trenauney-Weber综合征606
第十八节 多发性痣综合征606
第十九节 Louis-Bar综合征607
第二十节 Maffucci综合征607
第二十一节 Naegeli-Franceschetti-Jodassohn综合征608
第二十二节 Netherton综合征608
第二十三节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609
第二十四节 Noonan综合征610
第二十五节 Olmsted综合征610
第二十六节 变形综合征611
第二十七节 Rothmund-Thomson综合征611
第二十八节 Rud综合征611
第二十九节 SAPHO综合征612
第三十节 Sj?gren-Larsson综合征612
第三十一节 皮肤僵硬综合征613
第三十二节 Touraine-Solente-Gole综合征613
第三十三节 Turner综合征613
第三十四节 Turner-Kieser综合征614
第三十五节 Werner综合征614
第三十六节 黄甲综合征615
第三十七节 Zinssen-Cole-Engman综合征615
第四十一章 性传播疾病617
第一节 性传播疾病概论617
第二节 梅毒626
第三节 淋病636
第四节 非淋菌性尿道炎641
第五节 尖锐湿疣647
第六节 生殖器疱疹654
第七节 软下疳659
第八节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663
第九节 艾滋病667
第十节 其他性传播疾病680
一、生殖器念珠菌病680
二、细菌性阴道病682
三、阴道毛滴虫病683
附录1 参考书目686
附录2 部分皮肤性病科学相关网址687
附录3 皮肤性病学常用名词中英文对照688
附录4 病原微生物名词中英文对照707
附录5 缩写名词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