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伟志全集 散文卷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邓伟志全集 散文卷 1](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5035471.jpg)
- 邓伟志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10737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邓伟志-全集;杂文集-中国-当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邓伟志全集 散文卷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首语1
1956年1
快快“勒马”1
1957年2
“提前完成”析2
农民脑子里的思想问题3
武松重要还是老虎重要5
要求提高待遇到底对不对?——重读《老共青团员谈往事》有感6
“塞翁失马”8
1958年9
需要什么,就读什么9
1959年11
拆铁盒11
既要深人实际 也要钻研理论13
必须倾听逆耳之言15
谈“乱”16
1960年19
在生活领域里插上红旗19
立共产主义雄心大志22
“万事皆人为”27
美帝是亚洲人民最凶恶的敌人30
1961年34
任务与政策34
永不满足现状36
画松说38
永远保持心灵的纯洁40
“天有多高”42
野蛾扑窗之类44
1963年46
说长道短——“好八连”赞之八46
1964年48
田头、灶头、心头48
1967年50
关于定调子问题50
1968年52
巩固和发展革命的大联合52
1970年56
“开源”与“节流”56
1971年59
说“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战士》读后59
1977年61
从历史反革命到现行反革命——评张春桥的反革命道路61
1978年69
初识庐山真面目69
科学需要交流72
“少见”必“多怪”74
1979年76
庐山醉石76
“橘生淮北则为枳”——谈一切从实际出发79
从诺贝尔奖金说起81
赵一曼、曹聚仁及其他83
科学的希望在于青年85
1980年87
美与丑87
我摸了老虎屁股89
计划生育溯源91
漫谈天才92
1981年100
净土不净100
重唱一句歌词102
杂家也是专家104
婚姻瘤及N射线106
画鬼与见鬼108
从《向导》批评孙中山说起110
还得继续打鬼112
科学的巨人 文笔的矮子——朗道轶事114
1982年116
请他们入“主宾席”116
1983年118
“马太效应”外一章118
从马克思的成熟说起120
“特别值得注意”122
“阿堵”勿却124
在听汇报时126
对名人有二忌128
1984年130
劝君数一数微机130
并非艺术夸张132
“影象”的印象133
从邓志伟家走出以后135
在北京长城饭店137
算账算到“只剩一块砖”139
为“夜光杯”谈夜光杯141
从“糌粑”说到生活方式143
登嘉峪关145
站在长城上的思考147
“保护生态平衡”提法不妥149
刮目看敦煌人151
“海市蜃楼”又一解153
不知读者以为然否?155
1985年157
为苍蝇打抱不平157
写在伯乐还乡之后159
充分的自由是不可逾越的阶段160
为错误争一席163
不正之风知多少165
自由时间的功能167
流行色没有国界——进入世界消费新潮流(一)169
日本人美国人苏联人的步速171
闲暇不闲——进入世界消费新潮流(二)173
要有自己的观点175
抱瓮与蹲墙根177
由“锁链理论”所想到的179
发展电视意识181
且说生活质量183
1986年185
旅游者的“三求”心理185
对“三毛阿爹”意见的由来187
山崩于前189
行在流行前191
变化中的生活方式193
无不可“思议”195
“食洋不化”考196
先“读”为快198
高干子女问题199
1987年201
聪明的改革,改革中的聪明201
后进赶先进的聪明学203
需要作这样的一个概括——“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5
清静之余207
漏室铭209
1988年211
“特”字的引力——海南归来有感211
关于“对话”的要领213
现代社会的黄牌警告216
对文化的特殊关心 学会运用文化手段218
科学地观察,科学地思考220
国际大循环的必然222
《红高粱》有益于“治愚”223
献给某些领导一个数字224
不读书则无用226
“窝里斗”总归是丑陋的228
王实味的待遇230
出路在于年轻化——写在告别年轻时代的前夕232
澄清两个问题234
年轻化和改革速度236
稿费的两极238
刊物的经济政策也忌一刀切239
让不让球应当是自愿的241
站在中流砥柱上242
从足球说开去244
1989年247
年历片的感染力247
关于企业家的送“杯”精神——兼谈文企联盟248
建议出版《招呼集》250
提高“德先生”的社会地位252
怎样说话254
辩证法在向我们招手256
一则酒令257
人与牛258
评《诬告有益论》260
1990年262
岔开话题262
安定需要方法263
社会稳定的两点论264
催人爱山河 促人爱祖国266
怎样看条件267
学会不说“不”269
赞广开言路270
三十年疑窦一夕解272
试论两岸十缘274
坐冷板凳——嘉业藏书楼一瞥276
包公祠里的笑声278
人比雀儿累280
我的皮鞋285
我坐过花轿287
我爱竹篱笆289
春风已改旧时装291
牛鉴毁于仪仗293
也谈黄逸峰294
我与相思豆296
养狗的哲学298
忆邓式月饼300
假冒“雪马”引起的思考302
下来更比上去难303
1991年306
无舵船306
在“繁荣”上多花力气——寄语《新论》500期308
增强“自荐意识”309
饮食观念势在必改312
还是以创造第一314
对付乱开会的诀窍316
地缘的力量318
可把送“梨”当送“礼”320
到了天尽头以后321
阳台上的“萤火虫”323
有线电视的无限力量324
以茶会友——追记枫围的一次茶会326
类乎“工人”的问题328
后记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