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文丛 二编 第3册 “民国文学”的概念与文学史观的反思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文丛 二编 第3册 “民国文学”的概念与文学史观的反思
  • 李怡主编;张福贵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86322306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文丛 二编 第3册 “民国文学”的概念与文学史观的反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代序 新世纪「民国文学」研究述评(杨丹丹)1

1、「民国文学史」的时间和事件2

2、「民国文学机制」的情境和叙事7

3、「民国文学研究」的论争与路径13

一、「民国文学」:从意义概念返回到时间概念19

1、意义概念的含义:「现代」的文学19

2、时间概念本质:「民国时期」的文学21

二、文化转型与政治分野:从「民国文学」到「共和国文学」的发展历程25

1、文化整体批判时期的文学(1911~1927)26

2、文学的政治分野与文化批判(1927~1937)29

3、政治的分合与文化的复兴(1937~1949)32

4、政治与文学的一体化时期(1949~1978)38

5、政治变革与文化转型期的文学(1978~2000)40

三、「民国文学」与「共和国文学」:两种「文学时代」的差异47

1、文学史分期的逻辑与事实47

2、两种文学时代的本质差异48

四、革命史体系与现代文学史写作中的逻辑缺失61

1、革命史体系文学史观:单一的阶级性与党派性62

2、文学史观的扩大与超越:人类观与人性论的建立64

3、「战争文学」的书写:「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辨析66

五、学术前提的反思与「现当代文学」学科性的确认69

1、走向深刻的捷径:对于学术前提的反思69

2、「教科书时代」与教科书思想体系70

3、教科书思想体系的一致性与「现代文学史」写作的模式化72

4、思想困境与学术难题:走不出的「教科书时代」74

5、学科性的理解与学术常识的确认75

六、学术的边界与学科的边界:经典文学史书写与文学史观的反思85

1、「三大发现」与文学史的边界86

2、「现代性」的起点与历史贯穿91

七、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两种反现代意识95

1、自我意识的弱化与人类意识的匮乏96

2、乡村文化尺度的确立与农民意识的强化100

八、文学史研究的范式与历史心态107

1、文学史文本的真实性问题107

2、文学史观的个性化与连续性问题109

3、研究者的历史心理学问题111

九、「灰色化」的过程:百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向民众的三种认同113

1、道德人格的认同:由自崇走向自卑113

2、阶级意识的认同:由自我走向群体116

3、情感方式的认同:由浪漫走向实在120

十、文学史与思想史:三十年代中日「无产阶级小说」思想形态比较123

1、「红色的三十年代」的思想源流123

2、「去个人化」:无产阶级文学的主题模式125

3、人性与「党性」的纠结127

十一、《讲话》的重新理解与当代批评品格的确立135

1、批评逻辑的理解:历史性与现代化135

2、批评对象的理解:政治性与学术化138

3、批评主体的理解:同一性与个性化140

十二、缺少同情与关怀的冷漠之作:《潘先生在难中》的错位批判143

1、卑微的生存状态与「卑谦的利己主义」143

2、职业道德的底线与「没有社会意识」之说145

3、「永远高尚」或「不许平庸」的社会评价问题146

十三、再论《潘先生在难中》:宽容的道德哲学与知识分子的职业化149

1、道德的多层次性:无私的崇高和无害的平庸150

2、社会责任与知识分子的职业化151

十四、人性弱点与文化罪恶的范本:《原野》中仇虎形象批判157

1、私仇的残酷:「暴民」的传统与人性的弱点157

2、惯性的观念:「顺民」的传统与文化的罪恶161

十五、灵与肉的纠葛:张资平小说性爱主题论167

1、性爱悲剧:以思想的名义进行的生命反叛167

2、被本质化而又被局限化的女性意识:与男性平等的性爱权利要求171

3、「三角恋爱」:人性多重需要与两性关系的变异形态175

4、道德感与名利欲:亲缘社会对性爱的压抑与刺激179

结语 新世纪文学的哀叹:回不去的「八十年代」187

后记1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