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循经考穴五十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循经考穴五十年](https://www.shukui.net/cover/2/35047000.jpg)
- 李鼎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81121272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721页
- 文件大小:125MB
- 文件页数:738页
- 主题词:针灸疗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循经考穴五十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针道纵横1
“循经考穴”五十年——历年针灸教学研究成果追记&李鼎1
重唱东风第一篇——重修《针灸学释难》序&李鼎12
《针灸学释难》原序解说李鼎17
针道金陵五十年——记1957年南京《针灸学》出版前后&李鼎24
《经脉学说起源·演绎三千五百年》序&李鼎33
经络探踪六十年——与刘澄中先生关于经脉现象研究的讨论&李鼎36
《易经》的经传与三才之道——英译本《易经》后记&李鼎42
学科推进46
文献研究,针灸学进步的推手&黄龙祥46
深化针灸高等教育改革,推进针灸医学全面发展&吴富东49
针灸大家李鼎教授学术思想探蕴&梁繁荣 高玉杰 杨洁56
释疑解惑,彰理明义——李鼎先生对针灸学贡献简述&胡玲62
李鼎教授针灸经典文献研究特色&张潮 徐平67
李鼎教授对奇经八脉的学术贡献&高希言 陈岩73
试论当代针灸的文化迷失与回归&刘 兵 赵京生 高树中83
“膏肓”正误88
何以“膏肓”一误再误?——“鬲(膈)贲”“荒、肓”“幕、膜”各字音义判析&李鼎88
释难解惑,开启“明堂”之窗——读新版《针灸学释难》&黄龙祥 武晓冬97
治“膏肓”之“病”——读李鼎先生《何以“膏肓”一误再误&赵京生101
“令各有形,先立《针经》”——读《针灸学释难》的点滴体会&艾炳蔚103
经脉探源107
经脉病候考源&黄龙祥107
经络循行线是如何确定的&黄龙祥114
论经脉理论的两种模式&赵京生 史欣德122
从经脉的循行变化探讨其概念内涵的演变——由“十一脉”至“十二经脉”循行变化引发的思考&李素云 赵京生131
从表述形式探讨《经脉篇》的成书和经络理论的完善过程&张建斌138
《灵枢·经脉》六阳经“是主所生病”探析——六阳经分主“津、液、气、血、筋、骨”病&袁宜勤151
古今经络图对比研究——以足少阳胆经图为例&李恒155
最系统的经络全书——《经络学》在针灸学科中的贡献&王定寅171
六经分部178
六经皮部、根结与“关、阖、枢”辨析&李鼎178
“思求经旨,演其所知”——《伤寒六经证治与经络》序&李鼎190
根结理论的解读&赵京生193
论经络系统的综合层次&徐平 王静 张潮 虎力201
《内经》针灸理论分部思想探讨&杨峰208
《伤寒杂病论》中的病证与经络学说的传承关系&[韩]金永日213
腧穴归类222
《内经》论腧穴归类&牛淑平222
关于“十二原”和“十二原穴”的思考&吕金山231
“功夫深处却平夷”——读李鼎老师《校改》一文有感&吕金山238
文稿的校改和补正&李鼎243
交会穴应该怎么看——试谈对交会穴的认识&虎力 王静 张潮245
明堂考穴251
《明堂孔穴》源流考——兼论与《内经》的关系&孙树建251
明堂难了此生缘——从师三载 受益终生&孙树建284
《明堂经》腧穴主症的临床链接&韩锺289
十四经穴常用功效标准化的参考方案&刘立公 顾杰 沈雪勇 李科元302
李鼎教授谈中封穴的定位问题——兼论从“宛”至“宛宛中”&李恒325
奇穴寻踪331
经外奇穴源流与正误考辨&吴九伟331
奇穴初探&叶明柱 冯禾昌373
“阿是”穴命名辩&叶明柱 冯禾昌378
针方发展382
《甲乙经》治疗部分内容辨析&周庆辉382
针灸处方的发展与腧穴主对的关系&周庆辉386
针灸处方发展概要&周庆辉391
或源或委,导而疏之——我读《针灸学释难》&周庆辉404
歌赋用穴409
针灸歌赋的发展及其治疗用穴的研究&应跃明409
诗歌引导入医门——点校本《医学入门》序&李鼎436
行针调气438
李鼎教授循经考穴、调气治神的求索之路&徐平 张潮438
调气治神在针灸临床的运用——李鼎教授针灸临床论治思想探析&何金森446
针方导引两相通——李鼎教授针法调气的临床应用&李恒451
李鼎教授经络辨证施治特色介绍&陈瑞莹 徐平457
损益思想与针刺补泻&张树剑 赵京生464
导气“同精”的文化诠释&朱玲 杨峰471
《刺卫无伤荣》的皮部治法——《实用腕踝针疗法》序&李鼎476
刺灸诸法478
“缪刺”音义问题评议&张翠红 张潮478
解读《素问缪刺论》中的几个问题&丁习益486
“伏针”古今谈&叶明柱 冯禾昌 杨文彩491
《名医类案》灸法应用规律探讨&袁宜勤495
《理瀹骈文》针药结合思想探析&王耀帅 余芝 鞠传慧 徐甜501
针法与一指禅推拿的融通&卞勇骞506
《脉书》揣摩509
“脉”的视、听到触觉诊查——运用“身体感”对汉代早期医学手写本的新解读&[英]许小丽509
古医籍中几对形近致误字考辨——“脞”与“?”,“怒”与“恐”,“前”与“俞”,“膏”与“鬲”(膈)&[韩]金永日535
《脉书》对中医理论体系影响之探讨&[韩]金永日543
东医针灸550
《东医宝鉴》针灸篇研讨&[韩]申东源550
许任《针灸经验方》简介&[韩]李相昌579
针籍撷珍589
《针灸集书》文献学研究&肖元春589
《杨氏家传针经图像》考岗&卫娟596
张介宾对针灸理论的研究和阐释&张建斌 赵京生676
妇科病针灸治法的发展及理论探讨&兰凤利683
耳鼻咽喉病症针灸治法历史源流简述&谢强690
医事交游696
“京都三月会,海屋十年程”——记李鼎教授的几次对日讲学&胡军696
“海天浩渺,台岛回旋”——记李鼎老师两次来台&[日]柯利仁 何怡慧 洪毓嬬703
李鼎老师教学研究二三事&周文新708
寿仙翁——贺李鼎老师八十寿诞&李磊712
乳燕飞——呈李鼎教授&炎继明714
因《针灸学释难》结下的书缘&刘红菊717
校改后记&李鼎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