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苏联经济思想史 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苏联经济思想史 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5053769.jpg)
- 向祖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4788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70页
- 文件大小:137MB
- 文件页数:487页
- 主题词:经济思想史-研究-苏联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苏联经济思想史 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奠基篇 列宁后期的经济思想3
导论 列宁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3
第一节 列宁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4
第二节 列宁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6
第一章 列宁的经济思想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12
第二节 新经济政策学说的形成和理论贡献21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商品货币关系32
第四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45
第五节 农业合作制思想55
第六节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67
第七节 反对经济工作中的官僚主义79
第八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开放91
探索篇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思想103
导论 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学界的主要思潮103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消亡论及其演变105
第二节 苏联30年代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113
第三节 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孕育和诞生116
第四节 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形成的标志——苏联第一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评介121
第二章 布哈林的经济思想127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族类型”理论128
第二节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132
第三节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发展理论135
第四节 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140
第三章 托洛茨基的经济思想146
第一节 不断革命论147
第二节 由市场加以控制是新经济政策的核心150
第三节 加快发展大工业的计划153
第四节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和方法155
第五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的关系156
第四章 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经济思想15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16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的定义162
第三节 价值规律在过渡时期的作用165
第四节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与价值规律的斗争167
第五章 瓦尔加的经济思想170
第一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171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变化周期173
第三节 国民经济军事化是资本主义腐朽性的表现175
第四节 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不是经常发生的176
第五节 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177
第六章 康德拉季耶夫的经济思想180
第一节 长波理论的提出181
第二节 长波理论诠释185
第三节 长波产生的原因186
第四节长波理论的经济贡献与局限性188
第七章 沃兹涅先斯基的经济思想191
第一节 创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必要性193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计划工作的理论分析19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货币关系及价值规律196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的内部矛盾198
第八章 斯大林的经济思想201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一国建成社会主义”20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高速工业化22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全盘集体化232
第四节 对外经济战略思想243
第五节 理论总结——《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252
第九章 奥斯特罗维季扬诺夫的经济思想273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对象的定义27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27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278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和经济改革的实质内容281
变革篇 后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思想287
导论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变化287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历史嬗变290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所有制变革理论的演变299
第三节 苏联市场理论的发展历程305
第四节 苏联经济学的终结——苏联最后一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评介315
第十章 康托罗维奇的经济思想321
第一节 解乘数法322
第二节 “客观制约估价”理论的经济涵义和性质325
第三节 客观制约估价的应用意义327
第四节 对客观制约估价理论的评价329
第十一章 涅姆钦诺夫的经济思想332
第一节 生产力布局的理论问题33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值与价格335
第三节 从“计划—任务”到“计划—订货”337
第四节 经济数学方法和模型339
第十二章 利别尔曼的经济思想344
第一节 利别尔曼建议及其大讨论345
第二节 “计划—经济核算”——新计划机制348
第三节 利润是衡量企业经济效果的尺度350
第四节 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商品交换关系353
第五节 利别尔曼建议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354
第十三章 加托夫斯基的经济思想358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的社会方面35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362
第三节 商品货币形式是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必要因素364
第四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经济366
第十四章 卡普斯金的经济思想370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371
第二节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374
第三节 完善分配关系的首要任务是工资制度改革376
第四节 社会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国际形式379
第十五章 布坚科的经济思想382
第一节 发达社会主义概念的形成和内容38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386
第三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辩证关系388
第四节 作为世界体系的社会主义390
第十六章 梅德维杰夫的经济思想394
第一节 必须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遗产395
第二节 《资本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9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产因素399
第四节 所有制关系的变革是改革的核心401
第五节 利润率是企业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404
第十七章 阿巴尔金的经济思想406
第一节 形成现代经济思维的必要性407
第二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40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结构及实现机制410
第四节 计划管理和市场调节412
第五节 经济机制的内涵、结构和改造途径413
第十八章 阿甘别吉扬的经济思想416
第一节 经济改革的构想417
第二节 经济改革“三浪潮”说421
第三节 利用经济杠杆完善计划管理423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货币关系的新内容424
第十九章 布尼奇的经济思想42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机制的含义和理论根据427
第二节 经济机制模型的结构系统42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机制的特征432
第四节 自筹资金和产品价值的分配435
第二十章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思想438
第一节 加速战略 出师不利439
第二节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实质443
第三节 向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完全市场经济过渡449
第四节 经济改革由空转走向混乱454
主要参考文献459
后记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