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财政与金融 第5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财政与金融 第5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35064039.jpg)
- 刘邦驰,王国清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041160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财政金融-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财政与金融 第5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财政概论1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及其发展1
一、财政的一般概念1
二、财政的产生和发展2
三、财政的公共性5
第二节 财政的本质7
一、从财政现象入手考察财政的本质7
二、财政本质特征的两个层次7
三、财政本质的一般特征8
四、财政本质的社会特征9
第三节 财政的职能和作用10
一、财政职能和作用的关系10
二、社会主义财政的职能1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的作用14
第二章 财政支出16
第一节 公共产品与财政支出16
一、公共产品及其特征16
二、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条件17
三、公共产品与财政支出范围18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与结构19
一、财政支出的分类19
二、财政支出的结构20
第三节 财政支出原则22
一、效率原则22
二、公平原则23
三、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原则24
第四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25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量度标准25
二、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分析27
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因素28
四、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控制30
第三章 购买支出31
第一节 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31
一、行政管理和国防的属性31
二、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及其控制31
三、国防支出的内容及其管理32
第二节 科学、文教、卫生支出33
一、科教文卫的属性33
二、科学技术支出及其重点33
三、教育事业支出及其重点34
四、文卫事业支出及其重点35
第三节 发展农业支出36
一、农业经济的特殊属性36
二、政府发展农业支出的主要内容36
第四节 基础产业支出38
一、基础产业及其特点38
二、基础产业的属性及支出重点39
三、基础产业投资的管理39
第四章 转移支出41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含义与特点41
一、社会保障的含义41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41
三、社会保障的特点42
四、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43
五、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43
六、社会保险资金筹集模式44
第二节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45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45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47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构想49
第三节 财政补贴51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基本内容51
二、财政补贴的功能和必要性52
三、财政补贴的改革53
第五章 财政收入54
第一节 筹集财政收入的原则54
一、发展经济,广开财源54
二、兼顾国家、生产单位、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55
三、效率与公平,合理负担56
四、内部积累为主,利用外资为辅56
第二节 财政收入来源构成57
一、财政收入的社会产品价值构成57
二、财政收入的国民经济构成58
三、财政收入的社会经济所有制构成59
第三节 财政收入形式59
一、财政收入形式的选择59
二、财政收入形式的分类60
第四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61
一、财政收入规模受制约的因素61
二、财政收入占国民(内)生产总值的规模界限63
第六章 税收65
第一节 税收理论基础65
一、税收的特征和性质65
二、社会主义税收存在的条件66
三、社会主义税收职能67
四、税收的经济效应68
五、税收原则69
六、税收负担71
七、税负转嫁与归宿73
第二节 税收制度74
一、税收制度及模式74
二、税制构成要素75
三、税收分类77
第三节 流转额课税78
一、增值税78
二、消费税80
三、营业税81
四、关税81
第四节 收益额课税83
一、收益额课税的特点和作用83
二、现行收益额课税的税种84
第五节 其他税种课税88
一、资源税类89
二、财产税类90
三、行为税类91
第七章 国际税收93
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述93
一、什么是国际税收93
二、国际税收的起源和发展95
第二节 国际税收关系的内容96
一、税收管辖权及其类型96
二、国际税收涉及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97
三、跨国关联企业征税98
第三节 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免除100
一、国际重复征税100
二、国际重复征税的原因100
三、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101
第四节 国际避税和反避税103
一、国际逃税103
二、国际避税103
三、反国际避税、逃税的措施104
第五节 国际税收协定104
一、国际税收协定的必要性104
二、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105
三、签订国际税收协定必须遵循的原则106
四、国际税收协定签订的程序107
第八章 非税收入109
第一节 国有资产收入109
一、国有资产收入的含义109
二、国有企业的分类109
三、国有企业与财政分配关系110
四、财政参与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制度110
五、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趋势113
第二节 国有资源收入114
一、国有资源的含义114
二、国有资源收入的内容及形式115
第三节 政府收费收入116
一、行政性收费收入116
二、事业性收费收入117
三、完善行政事业收费117
第九章 公债119
第一节 公债概述119
一、公债的概念119
二、公债的产生与发展119
三、公债的分类120
四、公债的基本功能122
第二节 公债的发行与偿还123
一、公债的发行规模、期限与利率123
二、公债的发行价格和方式124
三、公债的付息与偿还125
第三节 公债的负担与限度126
一、公债的负担126
二、公债的限度127
第四节 公债市场129
一、公债市场的概念与功能129
二、公债发行市场129
三、公债流通市场130
第五节 地方公债及其风险控制131
一、地方公债的概念131
二、西方国家地方公债131
三、中国地方公债133
第十章 国家预算136
第一节 国家预算的特点及其体系136
一、国家预算的概念136
二、国家预算的特点136
三、国家预算体系的构成138
第二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139
一、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139
二、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原则139
三、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141
四、转移支付制度143
第三节 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国家决算145
一、国家预算编制的原则145
二、国家预算编制的基本要求145
三、国家预算的执行147
四、改革财政资金缴拨方式,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147
五、国家决算148
第四节 复式预算148
一、复式预算的概念148
二、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的区别148
三、中国实行复式预算的必要性149
四、中国复式预算的组成150
五、零基预算150
第十一章 金融概论151
第一节 金融的构成151
一、金融的含义151
二、金融的构成151
三、金融工具153
第二节 信用的职能和形式155
一、信用的产生和发展155
二、信用的职能157
三、信用的基本形式158
第三节 银行概述159
一、银行的产生159
二、银行的发展160
三、银行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160
第四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息161
一、利息和利息率161
二、利息的本质162
三、利息的作用162
四、利率的类别163
第五节 中国的金融体系164
一、什么是金融体系164
二、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发展164
三、中国现行金融体系构成状况165
第十二章 货币和货币流通172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172
一、货币的本质172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173
三、货币的职能174
四、中国的货币商品176
第二节 货币流通与货币流通渠道177
一、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177
二、货币流通渠道177
三、中国的货币制度179
四、人民币的发行原则和程序181
第三节 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182
一、货币流通规律182
二、纸币流通规律183
三、货币供给量的层次划分184
四、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84
第四节 现金管理186
一、什么是现金管理186
二、国家实行现金管理的意义186
三、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187
第十三章 中央银行189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发展概况189
一、中央银行的起源与建立189
二、最具代表性的中央银行190
三、中国的中央银行191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责定位194
一、中央银行的特殊职责194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195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形式196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职能197
一、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198
二、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201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203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能207
一、金融稳定的主要内容207
二、中国的金融稳定状况209
第五节 中央银行的金融服务职能210
一、金融服务的重要意义210
二、金融服务的主要内容211
第十四章 商业银行216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216
一、商业银行的发展216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218
三、商业银行的国际化218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219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220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业务228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229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229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管理230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232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234
一、新《巴塞尔协议》与银行资本风险管理234
二、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234
第十五章 政策性银行236
第一节 政策性银行概述236
一、政策性银行的含义和特征236
二、政策性银行的职能237
三、中国建立政策性银行的必要性239
第二节 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与经营业务240
一、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240
二、政策性银行的经营业务243
第三节 中国的政策性银行246
一、国家开发银行246
二、中国进出口银行248
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49
第十六章 中国的非现金结算251
第一节 非现金结算概述251
一、非现金结算的产生与发展251
二、非现金结算的实质251
三、非现金结算的作用252
第二节 非现金结算的原则253
一、恪守信用,履约付款253
二、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253
三、银行不予垫款253
第三节 非现金结算的方式254
一、银行汇票结算254
二、商业汇票结算254
三、银行本票结算255
四、支票结算255
五、汇兑结算256
六、委托收款结算256
七、异地托收承付结算256
八、银行卡(信用卡)结算257
九、信用证结算257
十、网上支付258
第十七章 国际金融260
第一节 外汇与外汇汇率260
一、国际金融的特点和范围260
二、外汇的概念260
三、汇率260
四、汇率制度分类261
五、国际金融实践中基本的汇率概念262
六、人民币汇率的确定262
第二节 外汇管理263
一、外汇管理的含义263
二、外汇管理的目标264
三、中国的外汇管理264
第三节 国际收支267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267
二、国际收支的主要内容268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269
第四节 利用外资270
一、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270
二、利用外资的政策选择272
第五节 国际结算273
一、国际结算的概念和内容273
二、国际结算的主要工具274
三、国际结算方式274
第十八章 保险276
第一节 保险概述276
一、保险的概念276
二、保险的要素276
三、保险的特征277
第二节 保险的职能与作用278
一、保险的职能278
二、保险的作用279
第三节 保险的种类280
一、保险的分类280
二、中国举办的主要险种282
第四节 保险合同284
一、保险合同的概念284
二、保险关系的建立、变更和终止(消灭)284
三、保险合同的法律特征285
四、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286
第五节 保险业务的经营287
一、保险经营的原则287
二、保险的理赔288
第十九章 金融市场290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与功能290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与构成要素290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291
三、金融市场的功能293
第二节 货币市场294
一、货币市场的特点及作用294
二、货币市场的构成295
第三节 资本市场298
一、资本市场的特点及作用298
二、资本市场的构成299
第四节 外汇和黄金市场304
一、外汇市场304
二、黄金市场305
第二十章 财政金融宏观调控307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307
一、什么是宏观调控307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起源和发展307
三、宏观调控政策体系308
四、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309
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基础310
一、财政政策310
二、货币政策318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组合模式分析322
一、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322
二、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323
三、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324
四、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324
参考文献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