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电图鉴别诊断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忠义编著 著
- 出版社: 齐齐哈尔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心电图鉴别诊断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P波改变6
第一节 P波高尖8
肺性P波8
先天性P波9
窦性心动过速9
第二节 P波增宽11
二尖瓣型P波11
心房内传导阻滞11
第三节 P波低平14
第四节 P波倒置14
一、窦性激动时的P波倒置16
左、右上肢电极接反所致的伪差16
右位心18
心房肌梗塞18
二、异位激动所致的P波倒置18
冠状窦性激动及心律19
左房心律19
交界性逸搏及逸搏性心律21
交界性期前收缩22
交界性并行心律22
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22
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23
交界区内游走性心律24
双重性交界区性心律24
交界性反复搏动及心律25
伴有逆行传导的室性异位激动25
第五节 P波形态多变29
呼吸性P波变化29
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30
窦房结—交界区游走性心律31
交界区内游走性心律31
房性逸搏及逸搏性心律33
房性期前收缩34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34
房性并行心律35
房性融合波35
多源性房性期前收缩37
第六节 P波数量多于QRS波群40
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41
心房分离41
紊乱性心房律42
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44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44
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45
跨越式P波45
第七节 P波数量少于QRS波群47
窦性心律失常伴无逆行传导的室性逸搏48
窦性心律伴无逆行传导的室性期前收缩48
窦性心律伴无逆行传导的室性并行心律48
窦性心律失常伴无逆行传导的交界性逸搏48
窦性心律伴无逆行传导的交界性期前收缩48
窦性心律伴无逆行传导的交界性并行心律48
干扰性房室脱节48
逸搏一夺获性心律(伪反复性心律)48
交界性反复搏动及心律48
第八节 P波消失48
窦性静止49
窦房阻滞50
高血钾50
心房扑动与颤动51
心室扑动与颤动5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6
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56
第三章 P—R间期改变57
第一节 P—R间期延长58
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59
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59
干扰性P—R间期延长59
心室夺获时的P—R间期延长60
心房内传导阻滞60
双侧束支主干传导阻滞62
三支阻滞62
第二节 P—R间期缩短64
预激症候群65
伴逆行传导的交界性异位激动及心律68
房室干扰68
第三节 P波发生于QRS波群之后71
交界性异位激动及心律71
交界性反复搏动及心律71
伴逆行传导的室性异位激动及心律71
第四节 P—R间期多变71
一、单纯窦性心律时的P—R间期多变71
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71
伴文氏现象的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72
阵发性预激症候群72
间歇性三支阻滞72
二、窦性心律伴发其它心律失常时的P—R间期多变72
窦房结—交界区游走性心律72
房室交界区内游走性心律72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72
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72
心房分离72
紊乱性心房律72
双重性交界性心律72
并发伴有逆行传导的交界性异位激动72
并发房性异位激动72
房室干扰72
干扰性房室脱节73
第四章 QRS波群改变76
第一节 Q波异常81
一、异常Q波83
心肌梗塞83
左心室肥大83
右心室肥大83
左束支传导阻滞83
心脏顺钟向转位83
急性肺心病83
B型预激症候群84
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84
心尖纤维化84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84
横位心脏85
二、在V1或/及V2导联中出现Q波85
前间壁心肌梗塞85
B型预激症候群85
心脏顺钟向转位85
急性肺心病85
重度右心室肥大85
左心室肥大85
左束支传导阻滞85
左前半支阻滞85
三、从V3到V6导联中Q波逐渐变小,甚至消失88
四、在Ⅰ、aVL、V5及V6导联中无q波88
左束支传导阻滞88
预激症候群88
室间隔心肌梗塞89
第二节 R波增高89
左心室肥大90
右心室肥大92
双侧心室肥大95
右束支传导阻滞95
预激症候群95
后壁或侧壁心肌梗塞96
室性异位激动及心律96
室内差异性传导96
左室高电压96
第三节 R波减低98
肢体导联低电压98
心脏顺钟向转位98
右位心99
胸前导联低电压99
前侧壁或广泛性前壁心肌梗塞99
第四节 S波改变100
一、在Ⅰ、 Ⅱ、Ⅲ导联中同时存在S波101
正常变异101
前壁或心尖部心肌梗塞102
右心室肥大和心脏顺钟向转位102
二、在Ⅰ、aVL导联中S波明显102
左后半支阻滞102
右心室肥大102
急性肺心病102
右束支传导阻滞103
三、在Ⅱ、Ⅲ、aVF导联中S波明显103
左前半支阻滞103
左心室肥大103
左束支传导阻滞103
四、在V5、 V6导联中S波增深,R/S≤1或S波宽阔、粗钝103
右心室肥大103
右束支传导阻滞103
左前半支阻滞103
心脏顺钟向转位104
急性肺心病104
五、V1V5导联中S波都增深,R/ S均小于1104
心脏顺钟向转位104
广泛性前壁心肌梗塞104
六、V 1 ~V5导联中S波逐渐缩小104
S波的正常特征104
先天性右位心104
七、V1导联中S波消失104
右心室肥大104
A型预激症候群104
八、V 1V5导联中S波消失104
A型预激症候群104
九、S v1+Rv5> 3.5 或4.5 毫伏104
左心室肥大104
左室高电压104
B型预激症候群104
十、S v5+Rv1>1.2 毫伏105
右心室肥大105
后壁心肌梗塞105
心脏顺钟向转位105
右束支传导阻滞105
第五节 QR S波群电压交替性变化105
交替电压106
二、三联律106
双向性心动过速106
呼吸性QR S波群改变107
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108
间歇性预激症候群108
第六节 QRS波群增宽109
右束支传导阻滞109
左束支传导阻滞110
室内传导阻滞112
预激症候群112
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115
室性异位激动及心律122
奎尼丁影响129
普鲁卡因酰胺影响129
心室扑动与颤动129
高血钾129
第五章 S —T段及T波改变130
第一节 S—T段改变的特征及类型131
一、S —T段下降132
1、单纯J点下降132
2、近似缺血型J点下降132
3、缺血型(水平型)下降133
4、下垂型下降133
二、 S—T段升高133
1、单向曲线样升高133
2、下凹型升高,Q—T间期不缩短133
3、下凹型升高,Q—T间期缩短134
第二节 T波改变的特征及类型135
一、正常变异137
体位性T波变化137
餐后T波变化137
过度换气后T波变化138
两点半综合征138
二、心外疾病所引起的T波变化138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38
内分泌疾病139
三、其它疾患139
四、心脏疾患时的T波改变139
1、继发性T波改变139
2、原发性T波改变139
第三节 原发性与继发性ST—T改变139
一、原发性S T— T改变139
急性心肌梗塞139
心室壁瘤143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全143
心绞痛143
变异型心绞痛143
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全143
心肌炎146
心肌病147
心包炎148
洋地黄作用148
血钾改变149
与心律失常并发的原发性ST— T改变149
二、继发性ST—T改变151
右束支传导阻滞151
左束支传导阻滞151
预激症候群152
室内差异性传导152
室性异位激动及心律153
三、继发性合并原发性ST—T改变153
第四节 辅助ST—T诊断的心电图试验156
第六章 Q—T间期改变162
第一节 Q—T间期延长164
一、先天性Q—T间期延长164
Q—T间期延长综合征164
War α—Romαno—Bαrlow综合征164
二、获得性(继发性)Q—T间期延长165
第二节 Q— T间期缩短165
第七章 U波改变166
一、U波增高166
二、U波双向或倒置166
第八章 心电轴偏移168
第一节 心电轴左偏175
左心室肥大175
左束支传导阻滞175
左前半支阻滞175
高血钾175
预激症候群175
胸腔积液或气胸175
下壁心肌梗塞或纤维化175
假性电轴左偏175
第二节 心电轴右偏176
右心室肥大176
右束支传导阻滞176
心脏顺钟向转位176
右位心177
左右上肢导联电极接反所致的伪差177
急性肺心病177
S ⅠSⅡ SⅢ综合征177
某些高血钾者177
少数高位或前壁心肌梗塞177
左后半支阻滞177
其它178
第九章 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179
第一节 概述179
一、心律失常的分类179
二、分析心律失常心电图的注意事项181
三、梯形图的应用184
第二节 心室率过快节律规则的心律失常191
第三节 心室率过缓节律规则的心律失常195
第四节 心室率正常节律规则的心律失常202
第五节 心室率不规则的心律失常211
一、伴有QR S波群增宽的心律不齐213
二、出现过长心室间歇的心律不齐214
三、QR S波群提前发生或呈“二联律”样节律的心律不齐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