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创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创新](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5084586.jpg)
- 易可君主编;唐瑾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553878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代序)1
第一章 湖南县域经济工业化战略转型1
第一节 湖南县域经济工业化现状及整体水平评价1
一、湖南县域经济工业化现状分析1
二、湖南县城经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评价6
第二节 湖南县域经济工业化战略转型的任务及原则10
、湖南县域经济工业化转型的任务11
二、湖南县域经济工业化转型的认识误区和原则15
第三节 县域经济工业化战略转型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9
一、县域经济工业化战略转型中的宏观关系19
二、县域经济工业化战略转型的微观关系22
第二章 湖南县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27
第一节 县域产业与产品结构调整27
一、湖南县域产业和产品结构的现状28
二、要从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湖南县域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33
三、立足县域实际,培植品牌产品39
第二节 县域经济的所有制结构调整43
一、当前湖南县域经济在所有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43
二、入世后县域经济所有制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48
第三节 县域经济区域结构的调整与县域主导产业的培育52
一、县域经济生产区域结构调整的原则52
二、立足于县域实际,培植主导产业,形成合理的县域经济区域布局55
三、选择培植县域主导产业要注意的几个问题59
第三章 湖南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63
第一节 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63
一、县域经济是容纳了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国民经济的缩影63
二、县域民营经济的内涵与形式64
三、县域民营经济的地位与作用68
第二节 湖南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状况与特点70
一、开发本地资源,工商企业蓬勃发展70
二、涌现了一批打工能人企业71
三、闯出了一条特色发展的路子73
第三节 湖南县域民营经济发展需解决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思考74
一、县域民营经济中存在的若干问题74
二、湖南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78
第四章 湖南县域工业发展战略及模式选择83
第一节 湖南县域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83
一、规模偏小,所有制结构不合理83
二、县域工业关联度低,集聚效应不明显85
三、县域公有制企业包袱重,改制任务艰巨86
第二节 湖南县域工业发展思路88
一、解放思想,依托资本市场,盘活存量89
二、千方百计,扩大增量投入91
第三节 湖南县域工业发展模式选择94
一、小狗经济模式94
二、“饭店扎堆效应”模式96
三、龙型工业发展模式97
四、工业园区带动型98
五、邵东模式=商贸城+工业镇+专业村99
第四节 县域工业的集聚发展模式与竞合剩余效应100
一、县域工业离散型集聚产生低层次聚集效应100
二、县域工业同质型集聚产生竞争剩余效应101
三、县域工业产业链集聚产生竞合剩余效应102
第五章 县域经济中工业园的发展战略105
第一节 工业园的发展模式106
一、工业园的布局106
二、工业园的开发管理模式108
三、工业园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110
第二节 工业园的政策与运行112
一、工业园的优惠政策112
二、工业园的管理与服务115
三、工业园的招商引资118
第三节 工业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21
一、工业园与县(市)的关系问题121
二、工业园管理体制创新的问题123
三、工业园发展的资金问题124
四、工业园的城市化滞后问题125
五、工业园的恶性竞争问题125
第六章 县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128
第一节 县域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128
一、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及基本特征128
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130
第二节 县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133
一、县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则134
二、县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136
第三节 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对策措施139
一、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139
二、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143
第四节 涉农上市公司与县域农业结构调整150
一、湖南涉农上市公司的基本现状150
二、涉农上市公司的地位和作用151
三、依托涉农上市公司,促进县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154
第七章 积极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进程156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理念的全面创新156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农业产业化的内涵156
二、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产物159
三、农业产业化是小规模农户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相衔接的结果159
四、农业产业化是县域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基础160
五、县域农业产业化的重点在于农业工业化161
六、农业产业化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165
七、农业产业化是农民现念创新的动力机制166
第二节 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169
一、湖南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169
二、湖南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171
三、产业化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178
第三节 努力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进程182
一、大力培育与扶持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182
二、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机制184
三、构筑强大的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187
四、实施区域化布局,确定有资源特色的县域主导产业和产品195
五、加强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引导与调控作用196
第八章 农地流转机制的完善与创新199
第一节 农地流转产生的背景199
一、现有农地制度的内在缺陷是农地流转产生的制度背景199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是农地流转机制形成的诱致条件202
第二节 农地流转的主要模式204
一、小规模农地流转的主要方式204
二、较大规模农地流转的模式及案例205
第三节 湖南省农地流转的现状分析210
一、湖南省农地流转的发展态势和主要成效210
二、我省农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213
第四节 农地流转机制的完善与创新215
一、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流转观215
二、完善机制,依法促进农地流转217
三、尝试创新,推进农地流转218
第九章 湖南县域第三产业发展创新220
第一节 湖南县域第三产业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220
一、湖南县域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220
二、湖南县域第三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222
第二节 湖南县域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及环境优化224
一、湖南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必要性225
二、湖南加快县域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228
三、湖南县域第三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化231
第三节 湖南县域第三产业发展创新232
一、湖南县域第三产业发展创新的指导思想232
二、湖南县域第三产业中各主要行业的发展创新233
第十章 湖南县域城镇建设241
第一节 湖南县域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241
一、城镇建设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242
二、湖南县域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244
第二节 湖南县域城镇的扩容提质及城镇体系建设247
一、湖南县域城镇的扩容提质247
二、县域城镇体系建设254
第三节 县域城镇建设创新——经营城镇257
一、经营城镇的基本涵义和特征257
二、经营城镇的意义和作用258
三、经营城镇的必然性259
四、经营城镇的方式和原则261
五、县域城镇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63
六、经营城镇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264
第十一章 湖南县乡财政增长266
第一节 县乡财政增长的必要性266
一、县乡财政增长是实现政府职能的需要266
二、县乡财政增长是由县乡财政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270
第二节 湖南县乡财政的现状与原因272
一、湖南县乡财政形势272
二、湖南县乡财政困难的原因分析275
第三节 湖南县乡财政的改革与发展279
一、调整思路,转变方式,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279
二、培育财源280
三、统一财权和事权,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284
四、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促进乡镇公共财政建设289
五、逐步实现县乡财政管理的规范化294
第十二章 新形势下的县域农民增收297
第一节 现阶段县域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新的特征297
一、农民收入增长持续缓慢298
二、农民收入结构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299
三、农民收入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301
第二节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304
一、农产品价格下降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304
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滞后于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农民增产不增收306
三、县域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307
四、对农业投入的弱化,使农民增收缺乏后劲308
五、农民转移就业难度加大308
六、农民负担过重,挤占了农民的收入份额310
七、农民思想文化素质整体偏低310
八、加入WTO对农民增收带来了一些冲击311
九、体制障碍影响农民增收311
第三节 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313
一、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提高农民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313
二、推动“三化”进程,提高农民的非农业收入318
三、推行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减少农民的非消费性支出322
第十三章 湖南贫困县的反贫困战略326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326
一、反贫困战略的提出326
二、新世纪反贫困战略的必然性330
第二节 湖南贫困县的现状332
一、湖南省扶贫开发所取得的成就332
二、贫困县的现状分析334
三、湖南省反贫困战略的重点、制约因素及问题336
第三节 县域反贫困战略的模式选择341
一、反贫困战略的几种典型模式341
二、湖南省反贫困战略模式的选择344
第四节 县域扶贫攻坚战略的思路创新348
一、从贫困地区自身角度考虑349
二、从湖南省角度考虑354
第十四章 县域经济环境优化与政府职能转变356
第一节 当前湖南省县域经济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356
一、当前我省县域经济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356
二、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360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政府职能的定位362
一、对县域经济总量、结构平衡和经济增长进行宏观调控363
二、深化企业制度改革,造就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363
三、参与某些经济领域的资源分配,提供公共物品364
四、制定并实施分配与再分配政策,形成收入与财产公平分配机制365
五、创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和环境366
第三节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县域经济环境367
一、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优化政策环境367
二、加大改革、整治、监督力度,从根本上清除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优化市场环境369
三、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精简各级政府公文,转变会议模式,努力改善政府的行政决策方式,优化政务环境371
四、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扩大开放服务范围,提高政府管理的国际化水平,优化社会人文环境374
五、加强依法行政、监政,规范政府行为,使政府工作真正转到法制轨道上来,优化法制环境376
后记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