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权力控制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共权力控制论
  • 吴建华著 著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780011810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廉政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共权力控制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反腐倡廉:中国共产党成功执政和取信于民的历史经验8

第一节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下的反腐败斗争9

一、民主革命阶段的反腐败斗争9

二、从建国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阶段的反腐败斗争12

三、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阶段的反腐败斗争17

第二节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下的反腐败斗争19

一、反腐败要靠法制19

二、改革开放和惩治腐败两手并重21

三、反腐倡廉要求领导干部率先垂范23

第三节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领导下的反腐败斗争25

一、“反腐败三项工作”成效显著26

二、把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点工作推向深入27

三、在实践中形成了反腐倡廉的基本经验27

四、党的十六大为推进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导航30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史经验的反思31

一、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启示31

二、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反腐败理论创新35

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风廉政建设40

第二章 拒腐防变:领导干部面临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深刻变化的考验45

第一节 新时期的显著特点46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6

二、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48

三、迎接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51

四、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52

第二节 特殊环境和条件对领导干部的严峻考验54

一、面临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考验54

二、面临国内环境深刻变化的考验56

三、面临领导干部队伍新老交替的考验59

四、面临党长期执政的严峻考验60

第三节 新时期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素质规范64

一、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本质论64

二、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内涵67

第四节 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其廉政素质74

一、领导干部廉政道德的政治道德内涵75

二、领导干部廉政道德的底线道德内涵77

三、做人民的“廉吏”81

第三章 权力异化:新时期腐败现象的本质86

第一节 新时期反腐倡廉任重道远86

一、新时期权力腐败的严重性87

二、新时期权力腐败的形式、特点和规律89

三、新时期权力腐败的危害性97

第二节 新时期腐败成因的哲学反思103

一、权力本身具有异化的内在可能性104

二、“吏治”不力是权力异化的重要“源头”110

三、权力制约机制不完善是新时期权力异化的土壤113

四、领导干部思想道德防线坍塌是权力异化的主体性因素120

第三节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反腐败斗争形势127

一、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新时期的腐败现象127

二、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新时期反腐败斗争形势130

第四章 匡正权力观:廉政建设的核心136

第一节 世界观与权力观137

一、在权力来源问题上认识的对立137

二、世界观决定权力观143

第二节 正确权力观的核心内涵是执政为民145

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45

二、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必须用于为人民谋利益148

三、执政为民是领导干部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由之路153

第三节 拒斥“权力拜物教”157

一、反对“权力拜物教”对于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的价值157

二、“权力拜物教”的形而上学片面性分析163

第五章 以德治“官”:廉政建设的基础168

第一节 “德治”与“法治”辩证统一的方法论168

一、道德与法律具有功能上的相互依赖性169

二、“德治”与“法治”是治国理念中的一对矛盾171

三、反对“道德无用论”和“道德万能论”174

四、以德治国重在以德治“官”176

第二节 “官德”建设的继承与借鉴178

一、中国古代“官德”建设的精华179

二、借鉴西方“官德”建设成功的经验181

三、重视“官德”建设是我党的优良传统184

第三节 执政为民是“官德”建设的核心188

一、新型的“官”民关系188

二、为人民服务是最基本的“官德”准则189

三、“官德”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社会的道德导向191

第四节 科学的理想信念是“官德”建设的支柱194

一、忠于共产主义事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道德追求195

二、科学的理想信念是领导干部人生的精神支柱201

三、信仰、信念危机是深层次的价值危机206

第五节 新时期“官德”建设的主要途径207

一、教育是“官德”建设的基础208

二、自律是“官德”建设的关键211

三、他律是“官德”建设的保证223

第六章 以法制权:廉政建设的保障225

第一节 以法制权的理论思考226

一、以法制权的客观必然性226

二、以法制权的理论探索231

三、以法制权与政治文明239

第二节 我国以法制权实践的反思241

一、必须加强和改善人大以法制权的职能241

二、以法制权首先要有法可依244

三、以法制权关键要依法行政247

四、司法独立是以法制权的保障248

五、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从根本上以法制权248

第三节 用法律规范严格制约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254

一、以法制权的环境缺失254

二、从严治党的关键是从严制权255

三、以法制权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前提262

第七章 有效监督:廉政建设的关键26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权力监督的理论思考269

一、对西方监督理论的扬弃269

二、对权力监督的理论思考271

第二节 新中国权力监督的历史与显著特点276

一、新中国权力监督历史的简要回顾277

二、我国权力监督的显著特点278

三、新时期权力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280

第三节 对领导干部的党内监督是权力监督的核心283

一、对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党内监督284

二、对领导干部的党内监督不力必然滋生腐败286

三、领导干部监督失控表象背后的深层次根源288

四、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291

第四节 对领导干部要加强民主监督298

一、对领导干部要加强群众监督298

二、对领导干部要加强民主党派的监督301

三、对领导干部要加强新闻舆论监督305

主要参考文献311

后记3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