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据时期台湾警察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日据时期台湾警察制度研究
  • 李理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凤凰出版社
  • ISBN:978755061790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228页
  • 主题词:警察-制度-研究-台湾省-1895~1945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日据时期台湾警察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序言1

绪论1

一 研究目的1

二 相关研究之历史回顾3

三 研究方法6

第一章 台湾警察制度的创始7

第一节 日本近代警察制度的形成及特点7

一 近代警察制度的萌起7

二 近代警察制度的确立8

三 日本警察制度的特点10

第二节 日据时期台湾警察制度的创始13

一 宪兵执行警察职务期及警察的招募13

二“军事警察”时期地方警察的草创15

三 民政复归后的宪兵警察关系16

四 三段警备制的实施17

第三节 初期警察组织的变迁19

一 军政时期警察组织制度的肇始19

二 复归民政后警察组织的变迁21

小结24

第二章“儿玉一后藤”时代的警察政治25

第一节 警察政治的准备阶段26

一 以警察力为中心的“民政主义”理念的确立26

二 排除军方势力废止“三段警备制”28

三 进行行政整理、加强警察力量33

第二节 警察政治的形成36

一 警察组织高度统一的实现36

二 通过支厅制度巧变“警察管区”为“行政管区”39

三 警察对民政事务的广泛参与41

四 利用支厅制度将地方行政警察化42

第三节 警察政治的特点45

一 行政官厅与警察官厅重合的警察国家化46

二 警察执行事务上的行政与法律结合的密切化49

三 警察人员的日本化50

四 警察与保甲关系密切化51

小结52

第三章 保甲壮丁团53

第一节 保甲制度实施的历史轨迹53

一 保甲制度的利用和改造53

二 保甲制度的强化——儿玉、后藤的“土匪”对策55

第二节 保甲制度的组织结构56

一 保甲的编成56

二 保甲的职员58

三 保甲职员的监督及惩罚59

四 保甲的事务59

五 保甲民的责任59

六 过怠金处分60

七 保甲民的奖赏及救恤62

八 保甲会议63

九 壮丁团63

十 保甲的经费64

第三节 保甲制度的性质与职能65

第四节 保甲制度的作用68

一 维持地方治安的作用68

二 保甲组织对警察系统的辅助作用69

三 社会风气的改善作用70

四 教育及道路等行政援助事务上的作用70

五 战时的作用71

第五节 台湾人民对保甲制度的态度71

第四章 警察制度的规范化及高等、经济警察73

第一节 地方行政组织的改革及警察制度改革74

一 地方行政组织及警察制度的大改革74

二 该时期警察组织的特点79

第二节 高等警察82

一 高等警察创始初期82

二 高等警察组织的完备84

三 高等警察对台湾社会的全面监控85

第三节 经济警察的设置及后期警察之特点87

一 经济警察的设置87

二 后期警察之特点93

第五章 台湾警察实务与日本警察的对比95

第一节 日本内地警察的实务95

一 安宁警察95

二 宗教警察98

三 卫生警察99

四 风俗警察101

五 营业警察101

六 河港警察102

七 道路警察103

八 建筑警察103

九 田野警察104

十 渔猎警察104

第二节 台湾警察实务104

一 台湾警察外勤的责任及分担区(巡、警视区)105

二 台湾警察外勤的簿册类106

三 台湾警察的查察心得、执行及援助事务109

四 最能体现警察对社会控制力量的标志——营业临检115

小结118

第六章 警察对抗日运动及民族运动的镇压119

第一节 警察对武装抗日运动的镇压119

一 宪兵警察对武装抗日的镇压119

二 由宪兵转向警察镇压阶段122

三 警察镇压时期123

第二节 警察对民族运动的压制130

一 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130

二 台湾文化协会133

三 台湾共产党135

四 台共的外围组织——农民组合137

五 台湾赤色救援会组织运动139

第七章 警察对原住民的绥抚与镇压141

第一节 恩威并用时期(1895—1906)141

一 从“绥抚”向警察“取缔”政策的转变141

二 将番地行政归纳到警察事务145

第二节 镇压时期(1906—1915)147

一“隘勇线包围”政策147

二 武力讨伐前期149

三 武力讨伐后期151

第三节 抚育同化时期(1915—1945)155

一 同化教育156

二 帮助授产160

小结161

第八章 警察制度对日本殖民台湾的作用163

第一节 警察在台湾卫生行政及经济方面的作用163

一 警察在卫生行政方面的作用163

二 警察在经济方面的作用170

第二节 从警察法理学上来分析评价173

一 权力论177

二 环境论179

三 人性弱点论(诱惑论)180

第三节 从殖民统治者自己的评价来分析181

第四节 综合再评价183

第九章 台湾与朝鲜、满洲警察制度的对比186

第一节 朝鲜的警察制度186

一 宪兵警察阶段186

二 完全警察制度的确立189

第二节“满洲国”警察与台湾警察的对比193

一 雄厚完备的警察基础193

二 军警合一的一元化警察体系196

三 警政重点的差别198

结束语203

主要参考文献204

附录2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