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安身立命 传统中国国宪的形态与运行 宪法学视角的阐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安身立命 传统中国国宪的形态与运行 宪法学视角的阐释
  • 吴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4964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宪法-法制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安身立命 传统中国国宪的形态与运行 宪法学视角的阐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传统中国国宪问题的提出2

二、相关基本概念4

三、文献与史料综述9

四、研究的意义21

第一章“宪法”与“国宪”的意涵考辨24

第一节 宪法:政治共同体“安身立命”的根本依据24

一、经典宪法定义的反思25

二、西方宪法观念的溯源28

三、宪法就是政治共同体“安身立命”的根本依据33

第二节“国宪”词汇的知识考古40

一、难分伯仲:古籍中的“宪法”与“国宪”41

二、旧瓶新酒:近代constitution的翻译46

三、出口内销:“宪法”压倒“国宪”51

四、昙花一现:“国宪”伴舞“省宪”53

第三节“国宪”词汇的意义激活58

一、激活“国宪”词汇的理论意义58

二、进行传统国宪研究的现实动因62

第二章 传统中国国宪的基本理念68

第一节 何谓传统国宪理念?68

第二节 传统国宪的基本理念73

一、“天下为公,立君为民”74

二、“天命有德,天讨有罪”82

三、“民为邦本,敬天保民”91

四、“天秩有礼,法天象地”99

五、“允执厥中,皇建有极”107

六、“怀柔远人,羁縻藩属”116

七、“家天下”与“公天下”之辨124

第三节 传统国宪理念的逻辑与意义131

一、传统国宪理念的逻辑结构131

二、国制灵魂:传统国宪理念的意义132

第三章 传统中国的基本宪制及其规范135

第一节 何谓传统国宪基本宪制及其规范?135

第二节 关于社稷宗庙的基本宪制及其规范141

一、关于社稷宗庙的基本宪制141

二、社稷宗庙宪制的基本国宪规范145

第三节 关于皇权皇统的基本宪制及其规范152

一、关于皇权皇统的基本宪制153

二、皇权皇统宪制的基本国宪规范156

第四节关于中央政制的基本宪制及其规范167

一、关于中央政制的基本宪制168

二、中央政制宪制的基本国宪规范171

第五节 关于地方政制的基本宪制及其规范176

一、关于地方政制的基本宪制176

二、地方政制宪制的基本国宪规范181

第六节 关于台谏风宪的基本宪制及其规范186

一、关于台谏风宪的基本宪制186

二、台谏风宪宪制的基本国宪规范190

第七节 关于军征武备的基本宪制及其规范195

一、关于军征武备的基本宪制195

二、军征武备宪制的基本国宪规范199

第八节 关于田制农税的基本宪制及其规范205

一、关于田制农税的基本宪制206

二、田制农税宪制的基本国宪规范210

第九节 关于理藩化夷的基本宪制及其规范217

一、关于理藩化夷的基本宪制217

二、理藩化夷宪制的基本国宪规范221

第四章 传统中国国宪的渊源体系227

第一节 先王成宪227

一、先王成宪的基本界定228

二、作为传统国宪渊源的先王成宪231

第二节 祖宗家法234

一、祖宗家法的聚焦考察235

二、作为传统国宪渊源的祖宗家法239

第三节 儒家经典242

一、儒家经典的历史演进242

二、作为传统国宪渊源的儒家经典244

第四节 行政典章249

一、行政典章的编纂沿革249

二、作为传统国宪渊源的行政典章254

第五节 政治盟誓257

一、政治盟誓的典型事件257

二、作为传统国宪渊源的政治盟誓260

第六节 自治惯例264

一、自治惯例的含义新诠264

二、作为传统国宪渊源的自治惯例268

第五章 传统中国国宪的实施保障272

第一节 忠孝道德的督促272

一、忠孝道德的基本内涵273

二、忠孝道德的护宪意义274

第二节 儒家道统的驯化277

一、儒家道统与驯政主张277

二、儒家驯政的主要方式279

第三节 言官清议的规谏281

一、言官清议的发展演变282

二、言官清议的护宪意义284

第四节 留档存鉴的威慑286

一、留档存鉴的史学传统286

二、留档存鉴的护宪意义288

第五节 誓咒信仰的感迫291

一、誓咒信仰的效力基础291

二、誓咒信仰的护宪意义293

第六节 自治主体的博弈295

一、自治博弈的理性基础296

二、自治博弈的护宪意义298

第六章 传统中国国宪的运行——以“异姓不王”为例300

第一节“异姓不王”的渊源与实质300

一、“赐姓命氏”的实质:授予治理权301

二、宗法分封与“异姓不王”304

三、“异姓不王”的精神实质309

第二节“异姓不王”的政治悖论311

一、通史的考察311

二、悖论的实质317

第三节“异姓不王”悖论的破解318

一、通过政治行为宣示“异姓不王”原则以防觊觎318

二、通过迂回策略形成宗法血缘利益共同体再分封320

三、通过系列手段消解“异姓封王”带来的危害324

第七章传统中国国宪的宪法史意义333

一、传统国宪是中国古代政权的根本组织规则333

二、传统国宪承载了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338

三、传统国宪蕴涵了人类政治生活的共同规律343

四、传统国宪对近代以来中国宪政建设的影响349

余 论追寻华夏文化政治共同体“安身立命”的现实依据355

参考文献359

后 记3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