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场勘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马丽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275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刑事犯罪-现场勘察-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场勘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犯罪现场1
第一节 犯罪现场的概念2
一、现场的概念2
二、犯罪现场的概念2
第二节 犯罪现场的规律、特点4
一、犯罪现场的规律4
二、犯罪现场的特点6
第三节 犯罪现场的分类8
一、犯罪准备现场、犯罪实施现场和犯罪逃匿现场8
二、主体现场(中心现场)和关联现场(外围现场)8
三、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10
四、杀人现场、盗窃现场、强奸现场、抢劫现场和放火现场等11
五、真实现场和伪造现场12
六、其他分类方法13
第四节 犯罪现场构成14
一、犯罪现场构成概述14
二、犯罪现场构成要素的基本形态15
第二章 现场勘查概述20
第一节 现场勘查的概念20
一、现场勘查的概念20
二、现场勘查的意义22
第二节 现场勘查的任务23
一、查明事件性质,确定是否立案23
二、查明犯罪活动情况24
三、发现、固定、提取、检验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及其他信息25
四、记录现场情况25
五、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25
六、登录和存储现场信息资料26
第三节 现场勘查的原则26
一、现场勘查的原则26
二、现场勘查的纪律29
第三章 现场保护30
第一节 现场保护概述30
一、现场保护的概念30
二、保护现场的意义32
第二节 现场保护的任务34
一、核实情况,迅速报案34
二、划定保护区的范围,布置警戒,封锁现场35
三、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紧急措施36
四、进行初步调查访问37
五、向侦查人员报告保护现场的情况37
第三节 现场保护的方法38
一、室内现场的保护方法38
二、室外现场的保护方法39
第四章 现场勘查的组织与指挥44
第一节 现场勘查的管辖44
一、部门管辖44
二、级别管辖45
三、地域管辖45
四、指定管辖46
五、专属管辖46
第二节 现场勘查的组织和分工48
一、现场勘查小组的组成及其职责48
二、现场勘查指挥员的职责48
三、现场勘查人员的职责49
第三节 现场勘查的指挥49
一、现场勘查指挥的概念49
二、现场勘查指挥的职能50
三、现场勘查指挥员的确定51
四、现场访问的指挥51
五、实地勘验的指挥53
六、对勘查后的现场处理工作的指挥55
第五章 现场勘查程序57
第一节 现场勘查的启动58
一、受理报案的渠道58
二、受理报案的要求58
三、受理报案询问要点59
四、受理报案后的处置59
第二节 进入犯罪现场的常规处置60
一、检查现场保护情况60
二、掌握重要知情人60
三、了解掌握现场的情况60
四、邀请现场勘查见证人61
五、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专家和技术人员61
六、做好勘查前的其他准备61
第三节 现场勘查的实施62
一、开展现场访问62
二、进行实地勘验62
三、组织现场分析,做好善后处理工作63
第四节 现场勘查的结束63
一、结束勘查的条件63
二、结束勘查的善后处理64
第五节 现场的复验与复查65
一、现场复验、复查的概念及内容65
二、现场复验、复查的作用65
三、现场复验、复查的实施66
第六章 现场访问69
第一节 现场访问概述70
一、现场访问的概念70
二、现场访问的意义70
三、现场访问的任务71
第二节 现场访问对象73
一、被害人73
二、事主73
三、其他知情人74
第三节 现场访问基本步骤76
一、现场访问的准备76
二、访问的实施步骤78
第四节 几种现场访问对象的访问要领79
一、对被害人、事主的访问方法79
二、对知情人的访问方法81
三、对不同年龄知情人的访问方法81
第五节 对现场访问结果的评判82
一、通过对访问对象的感知器官的观察和了解进行审查判断83
二、审查访问对象的思想品德及与案件的关系83
三、审查访问对象陈述的来源83
四、审查访问对象的陈述自身有无矛盾83
五、审查访问对象的证言与其他证据有无矛盾84
六、通过审查侦查人员对访问对象的态度、访问的方法和访问地点的安排进行判断84
第七章 现场勘验、检查86
第一节 现场勘验、检查概述87
一、现场勘验、检查的概念87
二、现场勘验、检查的对象87
三、现场勘验、检查的任务89
四、现场勘验、检查的原则90
五、现场勘验、检查时注意对现场的保护91
第二节 现场勘验、检查的准备91
一、现场勘验、检查的日常准备91
二、出发前准备94
三、到现场后的准备95
第三节 现场勘验、检查的顺序和步骤95
一、现场勘验、检查的顺序95
二、现场勘验、检查的步骤97
第四节 现场勘验、检查的方法100
一、观察、记录法100
二、提取原物、扣押法101
三、封存法102
四、拍照法102
五、人身检查法102
六、实验法103
七、搜索法103
八、尸体检验法103
九、保存、复制电子数据法105
十、其他技术检验法105
第八章 现场搜索107
第一节 现场搜索的概念、任务和要求108
一、现场搜索的概念108
二、现场搜索的任务108
三、现场搜索的要求108
第二节 现场搜索的范围和重点109
一、现场搜索的范围109
二、现场搜索的重点110
第三节 现场搜索的步骤和方法110
一、现场搜索实施的步骤110
二、现场搜索的方法111
第四节 现场搜索中的盘查和缉捕112
一、盘查112
二、缉捕113
第九章 现场痕迹、物证的发现和提取117
第一节 现场痕迹的发现与提取118
一、手印的发现与提取118
二、现场足迹的发现与提取127
三、现场工具痕迹的发现和提取130
四、现场车辆痕迹的发现和提取133
五、现场枪弹痕迹的发现和提取134
六、现场整体分离痕迹的发现和提取137
七、现场牙齿痕迹的发现和提取138
第二节 现场物品的发现与提取138
一、现场一般物品的发现与提取138
二、生物检材的发现与提取139
三、文书材料的发现与提取143
四、微量物质的发现与提取143
第十章 现场实验147
第一节 现场实验概述148
一、现场实验的概念148
二、现场实验的作用149
第二节 现场实验的种类和规则149
一、现场实验的种类149
二、现场实验的规则150
第三节 现场实验的步骤和方法152
一、现场实验的步骤152
二、现场实验的方法154
第四节 现场实验记录与结论的评判158
一、现场实验记录158
二、现场实验结论的评判158
三、现场实验结论的运用160
第十一章 现场勘验记录163
第一节 现场勘验记录概述164
一、现场勘验记录的概念164
二、现场勘验记录在侦查工作中的作用164
三、现场勘验记录各种形式之间的关系165
四、制作现场勘验记录的要求165
第二节 现场勘验、检查笔录167
一、现场勘验、检查笔录的作用、原则与要求167
二、现场勘查笔录的内容168
第三节 现场绘图170
一、现场绘图的特点170
二、现场图的种类171
三、现场图的构成177
四、绘制现场图的步骤方法178
五、绘制现场方位图的方法180
六、绘制室内现场平面图的方法185
七、绘制现场平面展开图的方法185
第四节 现场照相188
一、现场照相的概念188
二、现场照相的作用188
三、现场照相的种类及拍照要点188
四、现场照相的方法190
第五节 现场录像与录音194
一、现场录像的概念194
二、现场录像的特点194
三、现场录像的步骤和方法195
四、现场录像的要求197
五、现场录像的制作198
六、现场录音199
第十二章 现场分析与现场重建202
第一节 现场分析203
一、现场分析的概念与任务203
二、现场分析的步骤203
三、现场分析的方法205
四、现场分析的具体内容207
第二节 现场重建224
一、犯罪现场重建的概念225
二、犯罪现场重建的功能225
三、犯罪现场重建的种类226
四、犯罪现场重建的依据229
五、犯罪现场重建的步骤230
六、犯罪现场重建面临的问题和局限性231
第十三章 杀人案件的现场勘查234
第一节 杀人案件的现场勘查概述235
一、杀人案件现场的概念、特点235
二、杀人案件现场勘查的概念、目标236
第二节 杀人案件的现场访问237
一、发现案件的情况、现场的原始状态237
二、作案时间及经过237
三、被害人的基本情况238
四、犯罪嫌疑人或可疑人员的体貌特征238
第三节 杀人案件现场的实地勘验238
一、勘验现场环境238
二、尸体检验239
三、现场痕迹、物证检验240
第四节 杀人案件现场分析与重建247
一、确定致死原因、方式247
二、研究死者被害过程248
三、研究作案人的杀人的动机或不良内心倾向249
四、利用现场血迹进行案情分析和现场重建250
第十四章 盗窃案件的现场勘查256
第一节 盗窃案件现场勘查概述257
一、盗窃案件现场勘查的任务257
二、盗窃案件现场的特点258
第二节 入室盗窃案件的现场勘查259
一、室内盗窃现场的实地勘验260
二、入室盗窃案件的现场访问264
第三节 盗窃机动车案件的现场勘查265
一、常见的盗车方法266
二、对盗窃机动车案件现场的勘查266
三、盗窃机动车案件的现场访问267
第十五章 抢劫案件的现场勘查270
第一节 抢劫案件的现场勘查概述271
一、抢劫案件概述271
二、抢劫案件现场勘查概述273
第二节 抢劫案件的现场访问275
一、询问被害人275
二、询问被害人的亲友和知情人276
第三节 抢劫案件现场的实地勘验277
一、入室抢劫案件的勘验重点277
二、拦路抢劫案件的勘验重点277
三、交通工具上发生的抢劫案件的勘验重点278
四、抢劫案件现场分析279
第十六章 强奸案件的现场勘查281
第一节 强奸案件的现场勘查概述282
一、强奸案件现场勘查的任务282
二、强奸案件现场的特点283
第二节 强奸案件的现场访问284
一、对被害人的访问284
二、对其他知情人的访问285
第三节 强奸案件现场的实地勘验286
一、拦路强奸案件现场的勘验286
二、入室强奸案件现场的勘验288
三、强奸案件人身检查和衣物检查289
第四节 强奸案件的现场分析291
一、收集信息291
二、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与评价292
三、现场分析292
第十七章 爆炸案件的现场勘查295
第一节 爆炸案件的现场勘查概述296
一、爆炸的分类及其特点296
二、爆炸装置的构成297
三、爆炸案件现场298
第二节 爆炸案件的现场访问300
一、现场访问的对象300
二、现场访问的内容300
第三节 爆炸案件现场的实地勘验302
一、炸点勘验302
二、爆炸残留物的勘验304
三、爆炸抛出物的勘验306
四、爆炸伤的勘验306
第四节 爆炸案件现场的分析308
一、对爆炸案件的性质分析308
二、对爆炸中心点的分析308
三、对爆炸物的分析309
四、对爆炸物品起爆方式的分析309
五、对安置爆炸物品方法的分析309
六、对自杀性爆炸犯罪现场与非自杀性犯罪现场的分析310
七、对死伤人员与爆炸关系的分析310
八、因果关系分析311
第十八章 投放危险物质案件的现场勘查314
第一节 投放危险物质案件的现场勘查概述314
一、危险物质的分类与特点315
二、投放危险物质案件现场316
三、投放危险物质案件现场勘查的任务317
四、搜寻、收集现场上的痕迹物证319
第二节 投放危险物质案件的现场访问320
一、目击者和知情群众320
二、案件的发现人、报告人320
三、幸存的被害人321
四、医务人员321
五、死者亲属321
六、其他知情人321
第三节 投放危险物质案件的实地勘验322
一、对中心现场的勘验322
二、对外围现场的勘验323
三、对尸体的检验323
四、对嫌疑人的勘验检查324
五、提取检材中应注意的问题325
第十九章 放火案件的现场勘查327
第一节 放火案件的现场勘查概述328
一、常见的起火原因328
二、几种不同原因起火现场的特点329
第二节 放火案件的现场访问330
一、现场访问的对象330
二、现场访问的任务331
三、现场访问的重点331
第三节 放火案件现场的现场勘验333
一、巡视现场334
二、现场进出口的勘验334
三、起火点的勘验335
四、现场变动状况的勘验337
五、尸体的检验337
六、现场痕迹、物品的勘验338
七、现场外围搜索338
第四节 放火案件现场分析339
一、起火原因的准确分析339
二、现场进出口和起火点的分析、研究339
三、确定起火时间339
第二十章 计算机案件的现场勘查341
第一节 计算机案件的现场勘查概述341
一、计算机案件现场勘查的概念341
二、计算机案件现场勘查的特点342
三、计算机案件现场勘查的内容342
四、计算机案件现场勘查的任务343
五、计算机案件现场勘查的要求344
第二节 计算机案件现场勘查的组织领导345
一、计算机案件现场勘查的组织与分工345
二、计算机案件现场勘查的领导指挥346
三、现场勘查人员的纪律347
第三节 计算机案件现场勘查的实施347
一、计算机犯罪现场的确定347
二、计算机案件现场的保护348
三、计算机案件现场的勘查348
第四节 计算机证据的搜查350
一、计算机证据的搜查与扣押规则350
二、计算机搜查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法律问题355
第五节 计算机现场勘查规范356
一、计算机案件现场勘查的指导原则356
二、计算机案件现场勘查程序357
第六节 计算机物证的固定原则359
一、多备份原则359
二、环境安全原则359
三、严格管理过程原则359
四、责任原则360
第七节 计算机案件侦查员的必备素质360
一、政治素质360
二、专业素质360
三、业务素质361
四、文化素质361
五、身体素质361
六、敏锐的观察素质362
七、顽强的意志素质362
八、独立工作素质362
九、社会活动素质362
参考文献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