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图像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图像技术
  • 杨玉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9152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司法摄影-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事图像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刑事图像技术概论1

第一节 刑事图像技术的现状和发展2

一、刑事图像技术的现状2

二、刑事图像技术的发展3

三、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字影像技术发展提供空间5

四、刑事数字影像技术的基本应用6

五、数字图像处理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7

第二节 刑事照相概论8

一、刑事照相的概念8

二、刑事照相的任务9

三、刑事照相的作用9

四、刑事照相的体系10

第三节 刑事图像技术实验室工作用房技术要求和人员基本素质要求11

一、刑事图像技术实验室工作用房技术要求11

二、刑事图像技术人员基本素质要求14

第二章 刑事照相的光学基础16

第一节 针孔成像与透镜成像16

一、针孔成像16

二、透镜成像17

第二节 光阑19

一、光阑及其作用19

二、孔径光阑和光瞳19

三、相对孔径和光圈系数20

四、视场光阑和视场20

第三节 景深的原理与应用21

一、景深与焦深21

二、影响景深大小的因素23

三、超焦点距离及其运用25

四、景深表28

第四节 镜头像差30

一、轴上单色像差——球面像差30

二、轴外单色像差31

三、球面色差33

第五节 摄影透视成像34

一、透视34

二、摄影镜头的透视成像35

第三章 照相机37

第一节 照相机的结构、种类和记录原理37

一、照相机的结构37

二、照相机的种类38

三、照相机的记录原理42

第二节 摄影镜头43

一、镜头的光学结构43

二、镜头的种类和特点44

三、镜头的光学性能47

第三节 取景器50

一、取景器的概念和作用50

二、取景器的参数50

三、取景器的种类51

第四节 调焦机构52

一、调焦机构52

二、验焦机构52

第五节 快门53

一、快门的作用53

二、快门的参数54

三、快门的种类55

四、快门的使用56

第六节 自动控制机构57

一、测光系统57

二、自动曝光57

三、自动输片58

四、自动对焦58

五、自动闪光58

六、DX编码自动识别59

七、全自动摄影模式59

第七节 机身及其他59

一、机身59

二、卷片机构60

三、计数机构和上弦机构60

四、附加装置61

第四章 感光材料62

第一节 黑白感光材料63

一、黑白感光材料的种类63

二、黑白感光材料的基本结构66

第二节 彩色感光材料68

一、色彩的基本知识68

二、彩色感光材料及成色原理72

三、光源色温与彩色片75

四、彩色片的拍照77

第三节 感光材料的摄影特性81

一、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曲线81

二、感光材料的摄影性能84

第四节 DX胶卷和APS胶卷88

一、DX胶卷88

二、APS胶卷89

第五章 拍照技术91

第一节 摄影构图艺术91

一、摄影构图的概念91

二、摄影画面的布局与方法93

三、拍摄点的选择97

四、摄影构图形式100

五、构图原理103

第二节 摄影的光源与用光107

一、摄影的光源107

二、摄影的用光110

三、闪光灯及其使用116

第三节 摄影的调焦119

一、调焦的原理119

二、调焦的方法120

第四节 摄影的曝光控制120

一、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120

二、影响曝光的因素121

三、曝光的控制123

四、测光方法125

第六章 黑白照相暗室技术127

第一节 黑白胶片的冲洗127

一、潜影的形成和显影原理127

二、显影液的组成128

三、显影液的配方及配制方法131

四、影响显影效果的因素133

五、定影及定影液的组成和作用136

六、胶片的冲洗程序及方法138

第二节 黑白照片的制作139

一、印相技术140

二、放大操作程序140

第三节 刑事照相底片档案管理146

一、收集和整理146

二、保存和管理146

三、刑事照相底片档案归档程序和要求147

四、档案的查阅使用147

五、保管147

第七章 数码摄影技术148

第一节 数码摄影的基本概念和数码摄影系统148

一、数码摄影的基本概念148

二、数码摄影系统149

第二节 数码照相机的原理与结构150

一、数码照相机的工作原理150

二、数码照相机的基本结构150

第三节 数码照相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51

一、数码照相机镜头的“相当焦距”151

二、数码照相机镜头的“数码变焦”151

三、数码照相机分辨率152

四、数码照相机的彩色深度与白平衡153

五、数码照相机的相当感光度与数码噪音153

第四节 数码照相机的选择153

一、光学取景器式数码照相机153

二、单镜头反光式数码照相机154

三、多媒体式数码照相机154

第五节 数码照相机的使用154

一、注意影像质量与感光度的选择154

二、注意色彩模式与白平衡的选择155

三、注意浏览、删除功能的使用155

四、注意曝光、闪光与聚焦模式的调节156

第六节 刑事数字影像技术157

一、刑事数字影像技术专用器材157

二、刑事数字影像技术的文件格式、大小与分类158

三、刑事数字影像技术的基本原则158

四、刑事数字影像原始图像的保存158

五、刑事数字影像的案卷制作159

六、刑事数字影像的保存与管理159

第八章 现场照相160

第一节 现场照相要求规则160

一、现场照相的概念和要求160

二、现场照相的受理权限161

三、现场照相应具备的设备材料162

四、现场照相的主要内容163

五、现场照相的主要方法170

六、现场照相的实施步骤174

七、现场照相的记录176

第二节 现场照片案卷制作规范177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77

二、案卷构成177

三、纸张180

四、照片181

五、粘贴183

六、标引184

七、符号,代号184

八、文字说明185

九、装订186

十、审签186

第九章 辨认照相187

第一节 辨认照相概述187

一、辨认照相的概念187

二、辨认照相的任务187

三、辨认照相的体系和内容187

第二节 犯罪嫌疑人面貌辨认照相189

一、犯罪嫌疑人面貌辨认照相的概念、作用及要求189

二、犯罪嫌疑人面貌辨认照相的器材和拍照方法190

第三节 尸体面貌辨认照相193

一、尸体面貌辨认照相的概念193

二、尸体面貌辨认照相的拍照要求194

三、尸体面貌辨认照相拍照步骤和方法194

四、尸体面貌辨认照片的制作195

第四节 其他辨认照相198

一、相貌合成198

二、颅像重合辨认照相199

三、物证辨认照相200

第十章 物证照相202

第一节 照相检验鉴定书的制作202

一、照相检验鉴定书的形式(种类)202

二、照相检验的基本方法203

三、照相检验鉴定书的基本格式和内容203

四、鉴定书示例205

第二节 近距照相206

一、近距照相的概念及原理206

二、近距照相的形式207

三、加用近摄接圈(或近摄皮腔)增大影像208

第三节 翻拍和脱影照相209

一、翻拍209

二、脱影照相218

第四节 配光检验技术220

一、配光检验的光源220

二、配光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221

三、定向反射照明技术225

四、暗视场照明技术227

五、均匀照明技术230

六、侧光照明技术231

七、掠入射照明技术232

八、无影照明技术234

九、透射照明技术235

十、配光照明技术在指纹检验中的应用237

第五节 分色偏振光照相238

一、分色照相238

二、偏振光照相243

三、分色偏振光照相245

第六节 红外线和紫外线反射照相246

一、红外线、紫外线性质246

二、红外线反射照相技术250

三、紫外线反射照相技术256

四、红外线成像技术260

第七节 光致发光照相261

一、光致发光照相技术方法的选择261

二、光致发光照相器材的选择原则268

三、光致发光照相技术269

第八节 激光检验照相271

一、激光与激光器271

二、激光检验照相271

三、多波段光源273

第九节 显微照相275

一、刑事技术中常用的显微镜275

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276

三、显微镜的主要光学参数277

四、显微照相的基本方法279

第十一章 刑事录像概论283

第一节 刑事录像的概念、任务和特点283

一、刑事录像的概念283

二、刑事录像的任务283

三、刑事录像的特点284

第二节 刑事录像的要求、作用和体系285

一、刑事录像的要求285

二、刑事录像的作用286

三、刑事录像的体系288

第十二章 录像设备289

第一节 电视信号及其形成289

一、像素与像素的传递289

二、扫描与隔行扫描289

三、扫描的同步与消隐290

四、视频图像信号290

五、高频电视信号290

六、彩色电视的兼容性291

七、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291

八、彩色副载波的选择291

九、正交平衡调幅292

十、同步检波和色同步信号292

十一、彩色全电视信号292

十二、彩色电视的制式292

第二节 彩色电视摄像机293

一、彩色电视摄像机的种类293

二、彩色电视摄像机的组成293

三、彩色电视摄像机上的自动控制系统295

四、彩色电视摄像机上的寻像器296

五、彩色电视摄像机的使用与维护296

第三节 磁带录像机298

一、磁带录像机的种类298

二、磁带录像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98

三、磁带录像机的使用注意事项302

四、录像磁带302

第四节 彩色电视接收机与监视器305

一、彩色电视接收机与监视器的概念305

二、彩色电视接收机与监视器的主要区别305

三、彩色电视接收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306

四、彩色监视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307

五、彩色电视接收机与监视器的正确使用307

第五节 电子编辑系统与电视特技效果发生器308

一、电子编辑系统的作用308

二、电子编辑系统的组成308

三、电子编辑的方式309

四、电子编辑系统的使用310

五、电视特技效果发生器310

第十三章 录像基础311

第一节 电视录像片的画面与镜头311

一、电视录像片的画面311

二、电视录像片的镜头312

第二节 摄像方法与技巧316

一、摄像持机方法316

二、摄像持机技巧317

三、摄像三要素318

四、拍摄方式319

第三节 电视摄像的画面构图319

一、摄像构图的含义319

二、摄像构图的特点320

三、摄像构图的技巧321

第四节 电视录像片的后期制作325

一、电视录像片的后期制作概述325

二、蒙太奇328

三、镜头组接330

四、录像片的稿本与格式333

第五节 非线性编辑系统335

一、概念335

二、非线性编辑系统组成335

三、非线性编辑和线性编辑的对比335

四、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功能——录像剪辑与录像包装337

五、P-PEG和MPEG-Ⅱ(帧内压缩和帧间压缩)338

第十四章 刑事录像实务339

第一节 现场录像339

一、现场录像的概念和作用339

二、现场录像的内容339

三、现场录像的原则和步骤344

第二节 其他刑事录像345

一、刑事辨认录像345

二、物证检验录像351

三、显微录像352

四、红外线电视录像353

五、X射线电视录像355

第十五章 计算机图像处理356

第一节 图像输入部分356

一、图像采集356

二、数字图像传输与输入358

第二节 图像的处理359

一、图像增强359

二、变形图像校正361

三、图像复原361

四、数字图像重建362

五、通用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应用363

六、专用图像处理软件应用370

七、加密处理374

第三节 数字图像输出377

一、扩印、打印377

二、保存和管理部分377

主要参考文献3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