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新进展大系 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研究新进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新进展大系 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研究新进展
  • 王清海,陶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4162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疗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新进展大系 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研究新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历史、困境与出路1

第一节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起源与发展1

第二节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的困境2

一、高血压的中医理论未获得突破2

二、中医在防治高血压中的作用未被认同3

三、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方案未形成共识3

第三节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的出路3

一、鼓励开展高血压的中医理论探讨3

二、提供令人信服的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证据4

三、逐步形成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的诊治方案4

第二章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点的新探索6

第一节 高血压防治的进步及局限性6

第二节 脉胀理论的提出与定义6

一、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的难题6

二、脉胀理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的结合点7

三、脉胀的定义7

第三节 脉胀的理论源流8

第四节 高血压脉胀理论的内涵与外延8

一、血脉理论:脉胀(高血压)的理论基础8

二、血脉与血压的生理基础9

三、脉胀与高血压的病理基础10

第五节 脉胀(高血压)的诊断11

一、单纯脉胀的诊断11

二、有并发症脉胀的诊断12

三、脉胀的临床分型13

第六节 脉胀(高血压)的治疗13

一、脉胀的治疗原则13

二、脉胀的治疗目标13

三、确定治疗方法13

第七节 脉胀理论作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点的合理性14

一、中西医基础理论的一致性14

二、脉胀理论作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点的合理性15

第三章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探索16

第一节 脉胀的诊断标准16

一、高血压的定义16

二、中医诊断标准17

三、临床分型18

第二节 防治目标与治疗原则18

一、防治目标18

二、治疗原则18

第三节 治疗方案19

一、病在血19

二、病在脉20

三、病在脏腑21

第四节 急症的处理21

一、辨证治疗22

二、针刺治疗22

第五节 中医传统特色治疗22

一、针刺法22

二、中药熏洗法22

三、穴位贴敷23

四、穴位注射23

第六节 生活调护23

一、起居有常23

二、饮食有节23

三、劳逸有度23

四、调畅情志23

五、适当运动23

第四章 高血压中医药防治模式的新探索25

第一节 高血压中医药防治目标的变化25

一、中医药降压作用的肯定25

二、“治未病”思想作用的发挥25

三、指导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治疗26

四、整体观念的介入26

第二节 高血压传统的辨证论治26

高血压的中医药辨证治疗26

第三节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防治中的应用28

一、合理膳食防治高血压28

二、怡情养性防治高血压29

三、劳逸结合防治高血压29

第五章 高血压中医论治思想荟萃分析31

第一节 高血压从血脉论治31

一、从血脉论治高血压的理论依据31

二、中医名家从血脉论治高血压的经验33

第二节 高血压从脏腑论治34

一、从脏腑论治高血压的理论依据34

二、中医名家从脏腑论治高血压的经验36

第三节 高血压从痰瘀论治40

一、从痰瘀论治高血压的理论依据40

二、中医名家从痰瘀论治高血压的经验41

第四节 高血压从阴阳论治43

一、从阴阳论治高血压的理论依据43

二、中医名家从阴阳论治高血压的经验45

第六章 高血压中医药干预机制研究进展48

第一节 调节神经内分泌作用48

一、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作用48

二、改善肾性水钠潴留49

三、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49

四、改善胰岛素抵抗50

五、调控钙离子通道50

第二节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51

一、调节ET、NO和CGRP51

二、调节TXA2/PGI2的平衡51

第三节 对动脉血管的影响52

一、改善动脉血管的僵硬度52

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52

第四节 对于基因环节的作用53

第七章 高血压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进展55

第一节 根据高血压进程辨证论治55

第二节 根据体质辨证论治56

第三节 根据地域特点辨证论治56

第四节 常见中医证型出现率研究59

第五节 辨证分型的创新性研究60

第八章 高血压非药物治疗新进展62

第一节 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新认识62

第二节 心理调节对高血压治疗的影响62

一、心理调节对降压的影响62

二、音乐疗法对降压的影响63

第三节 生活方式对降压的影响63

一、低盐对降压的影响63

二、药膳对降压的影响64

三、戒烟对降压的影响64

四、限酒对降压的影响65

五、运动对降压的影响65

第四节 传统中医特色疗法对降压的影响65

一、针刺治疗65

二、灸法治疗66

三、贴敷治疗67

四、推拿治疗67

五、足浴疗法67

六、药枕治疗67

第九章 高血压中医慢病管理方法研究69

第一节 慢病管理的概念及现状69

一、慢病管理的概念69

二、国外高血压慢病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69

三、中国高血压慢病管理的现状70

第二节 高血压的中医慢病管理方法71

一、中医慢病管理的概念71

二、高血压中医慢病管理方法71

第三节 高血压中医慢病管理的措施72

一、基本资料文档管理72

二、健康教育75

三、中药养生茶及饮食指导78

四、自我管理80

五、患者家庭成员健康教育81

六、中医体质辨识与慢病管理82

七、体质调养90

八、四时调摄与高血压慢病管理95

第十章 中药单方验方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97

第一节 治疗高血压的单方97

第二节 治疗高血压的验方98

第三节 展望101

第十一章 高血压中药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103

第一节 单味中药药理研究103

第二节 降血压的常用方剂药理研究106

第三节 降血压的复方制剂药理研究107

第十二章 高血压中药新药研究111

第一节 复方中成药制剂111

一、具有平肝潜阳功效的中成药制剂111

二、具有平肝泄热功效的中成药制剂112

三、具有健脾息风化痰功效的中成药制剂113

四、具有祛风止痛功效的中成药制剂113

五、具有滋阴息风功效的中成药制剂114

六、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成药制剂115

第二节 单方中成药制剂116

第三节 系列中成药制剂117

第四节 述评117

第十三章 高血压的现代防治新理念119

第一节 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应参与国家心血管病防治战略119

第二节 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应从普及家庭血压测量开始120

第三节 生活方式和药物的长期有效干预是防治高血压的基石122

第四节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理念122

一、启动降压阈值、控制靶目标的讨论122

二、ACEI、ARB、CCB的再认识123

三、对CCB特别是非二氢吡啶类CCB的再认识124

四、对利尿剂特别是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的再认识124

第五节 控制高血压,从“循证”治疗模式向“循值”模式转变125

第十四章 高血压现代临床诊治新进展127

第一节 高血压概念的更新127

第二节 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127

一、病史127

二、体格检查128

三、实验室检查128

四、血压监测128

第三节 评估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129

一、心脏129

二、血管130

三、肾脏132

四、眼133

五、脑133

第四节 降压治疗与保护血管策略134

一、降压应达标134

二、降压药物与血管保护134

三、基因治疗与血管保护137

四、高血压疫苗的研究137

第十五章 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方法新进展139

第一节 基因组学研究139

第二节 系统生物学研究140

第三节 转化医学研究141

第十六章 代谢综合征与高血压143

第一节 代谢综合征的定义143

第二节 代谢综合征与高血压的关系143

一、血糖异常与高血压143

二、腹型肥胖与高血压144

三、血脂异常与高血压144

四、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144

五、炎症与高血压146

第三节 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治疗147

一、初级干预147

二、二级预防148

第十七章 血管内皮功能与高血压150

第一节 血管内皮功能150

第二节 内皮功能损伤与高血压151

一、高血压和血管舒缩调节功能障碍151

二、氧化应激与高血压血管内皮损伤151

三、炎症与血管内皮损伤152

第三节 新的内皮损伤标记物152

一、内皮祖细胞(EPCs)152

二、内皮微颗粒(EMPs)152

第四节 内皮功能的评估152

第五节 血管内皮功能保护153

第六节 展望153

第十八章 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155

第一节 同型半胱氨酸的生物学特性155

一、同型半胱氨酸的来源和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155

二、Hcy的代谢过程155

三、Hcy的检测方法156

四、正常人Hcy在血浆中的浓度156

第二节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56

一、HHcy产生的主要因素157

二、HHcy的分型158

三、HHcy的致病机理158

第三节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高血压158

一、H型高血压的定义159

二、H型高血压的发病机制159

三、H型高血压的临床意义159

四、H型高血压的防控策略160

第四节 血浆Hcy水平与高血压中医辨证及病机160

一、血浆Hcy水平与高血压中医证型相关性161

二、病因病机161

第五节H型高血压的治疗162

一、西药治疗162

二、中药治疗163

第六节 问题与展望165

第十九章 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新认识及干预价值167

第一节 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新认识167

一、高血压的危险因素167

二、高血压的其他危险因素169

三、血压升高的危害性170

第二节 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干预价值170

一、限盐171

二、限制饮酒171

三、合理膳食171

四、减轻体重172

五、规律的体育锻炼172

六、戒烟173

七、生活方式174

第二十章 高血压循证医学研究荟萃分析176

第一节 高血压降压理念与循证医学研究176

一、老年高血压降压策略—降压达标177

二、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进展178

三、降压获益的最大化与J型曲线的研究179

第二节 高血压药物临床试验荟萃分析180

一、利尿剂180

二、β受体阻滞剂181

三、钙离子拮抗剂182

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183

第二十一章 血管保护和高血压研究新进展186

第一节 概念的提出和完善186

第二节 免疫反应与高血压血管损伤的关系186

一、高血压与血管损伤相互影响187

二、炎症免疫反应与高血压中血管损伤的关系188

第三节 细胞因子与高血压的关系191

第四节 氧化应激与高血压血管损伤的关系192

一、氧化应激的概述193

二、连接氧化应激与高血压的分子和细胞机制193

三、高血压和氧化应激在临床中的关系194

第五节 内皮祖细胞与高血压血管损伤修复的关系195

第二十二章 高血压药物治疗新认识196

第一节 总危险因素治疗196

第二节 何时开始药物治疗降压197

第三节 降压治疗目标的新认识197

第四节 降压治疗原则的新认识198

一、有效治疗与终生治疗原则198

二、平稳降压的原则199

三、个体化治疗原则199

四、保护靶器官原则199

五、联合用药原则199

第五节 降压药物的新评价200

一、钙离子拮抗剂(CCB)200

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200

三、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201

四、利尿剂201

五、β受体阻滞剂201

附录1 2014年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 节选)203

附录2 2014年美国成人高血压指南(JNC8)简表209

附录3 2013版欧洲高血压指南解读214

附录4高血压中医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年)219

附录5高血压病中成药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建议2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