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钱穆口述;林毅夫作序;叶龙整理 著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 ISBN:978755027473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经济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初探5
一、黍与稷为中国最早农作物6
二、古人重黍稷轻稻粱7
三、高地农作物反映陵阪文化8
四、由黍稷到粟麦到稻9
第二章 上古时代的井田制度(公元前770—前221年)11
一、古代井田制度沿自封建12
二、井田制的变迁14
三、商鞅为何废除井田制?17
四、“辕田”制度——农民交换耕田18
五、井田制与西方庄园不同20
第三章 封建时期的工商业(公元前770—前221年)21
一、工商业的兴起22
二、战国时代的商业大都市23
三、封建崩溃与郡县兴起24
四、封地与私产的界定25
五、经济兴旺靠水利陆路26
第四章 秦代经济(公元前221—前207年)29
一、秦代土地兼并及土地私有制30
二、秦代经济农工商并重32
三、秦代的工业发展33
四、货币与度量衡制利商业35
五、苛捐重役致秦灭亡37
第五章 西汉时期经济(公元前206—公元9年)39
一、西汉币制的变迁40
二、西汉货币币值及用途41
三、汉代的役赋与田租43
四、汉代有“素封”千户侯44
五、先秦诸子对农商的评价46
六、高祖武帝轻商恤农政策47
七、汉武帝时代经济思想学说51
1.司马迁经济思想学说52
2.董仲舒经济思想学说54
八、西汉的盐业与铁业发展55
九、王室财政与政府财政之划分60
十、对汉武帝财政政策的评论63
1.均输、平准两策63
2.祭宗庙“酎金”与“榷酤”酒税65
3.“鬻爵”制度供买爵免役减罪66
4.厉行告缗出于惩罚心理68
5.武帝币制乱而返正69
6.盐铁均输两策非全不可取70
7.武帝轻取民财滥用钱财71
第六章 新朝时期经济(公元9—23年)73
一、王莽辅政,兴利除弊74
二、针对贫富悬殊,行均田废奴婢75
三、王莽四改币制扰民77
四、新朝的五均六筦制度79
五、政策推行过急致新朝败亡81
第七章 东汉时期经济(公元24—220年)83
一、稳经济释奴婢行“度田”84
二、东汉主要财政收入来源85
三、东汉财政支出两缺口:军费及俸禄86
四、东汉的屯田政策成功87
五、东汉兴水利改农具重视农业90
六、东汉其他各行业情况91
1.手工业较前代进步91
2.东北及西北畜牧业兴盛92
3.汉代丝织业发展93
4.汉代冶铁工业技术高94
5.汉代铜铁铸造业发达96
6.汉代造船、制车业先进97
7.汉代陶瓷工业技艺高98
8.两汉的盐政和制盐业99
9.汉代的酿酒与制糖业100
10.汉代已发展林业101
七、东汉五铢钱的兴废102
八、汉代黄金存量及用途104
1.汉代黄金存量极丰104
2.汉代黄金用途广105
3.汉代黄金亦可当做货币107
九、东汉大田庄俨如王国108
十、两汉奴婢众多,工作广待遇优109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公元220—589年)113
一、三国时期的屯田制度114
1.曹操屯田统一中原114
2.邓艾屯田极为成功115
3.孙吴屯田民无饥岁116
4.蜀汉军屯为时短暂117
二、西晋的土地制度118
1.品官占田制按官阶占田118
2.户调制有名无实119
三、魏晋南北朝各时期屯田情况121
1.西晋军屯藉以灭吴121
2.东晋历朝多军屯123
3.南朝屯田政策124
4.北魏屯田成效卓著125
5.北朝屯田更胜南朝126
四、魏晋南北朝赋役制度127
1.东晋赋役繁苛税种多127
2.南朝宋武文二帝轻赋役129
3.南齐高武两帝政绩尚佳132
4.梁武帝废杂调谬赋133
5.五胡十六国赋役概况134
6.北魏前期租调概况136
五、北魏的均田制度138
六、魏晋南北朝的工业发展144
1.官营工业机构概况144
2.冶炼工业趋于成熟145
3.炼丹改进制瓷工业147
4.蜀锦多产闻名全国148
5.西晋藤纸通行全国149
6.产盐业多为官管150
7.造船业及制茶业均盛151
七、魏晋南北朝的黄金使用情况152
1.金银饰物手工制作精巧152
2.金饰的货币用途154
3.佛教用黄金最多155
4.两广地区金银使用情况156
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157
1.刘宋铸钱刻上年号157
2.钱币轻薄质差之弊158
九、豪强垄断与贫富不均159
1.北来侨郡霸占山水资源159
2.帝王官僚营商积财如山160
3.社会贫穷黑暗时期162
十、南北朝商业发展163
1.南朝商旅繁耕夫少163
2.南朝抽商税证商业繁荣164
3.生活奢靡碍南朝统一165
4.北朝经济稍逊南朝166
5.官员奢华凌驾帝王167
十一、魏晋南北朝之寺院经济168
1.洛阳佛刹甲天下168
2.南北朝佛寺经济可自足169
3.寺院财势大,魏、周两灭佛171
十二、洛阳名都为商业贸易地172
十三、北朝重视技工军事174
第九章 隋代经济(公元581—618年)177
一、隋代开丰衣足食之世178
二、探讨隋代致富原因179
三、隋代土地分配及赋徭概况181
四、开运河建义仓两德政183
五、隋代基建及重工业规模浩大184
六、隋朝的金融概况186
1.隋代货币制度晚期不稳186
2.典当及官私贷款187
七、隋代财政支出大损民生188
第十章 唐代经济(唐:公元618—907年;五代十国:公元907—979年)189
一、君臣同心创贞观盛世190
二、唐代经济制度优于汉191
三、唐代创立的租庸调制192
1.租庸调制之内容192
2.为民制产之德政195
3.制度没落的原因196
四、唐代土地多为富豪强占198
五、官员职分田、公廨田及公廨钱200
六、五代十国后周废屯田204
七、从租庸调制到两税制205
1.两税制成立经过206
2.两税制是认田不认人207
八、对两税制度的批评208
1.陆贽评两税不公208
2.两税制加剧贫富悬殊209
3.利商不利农之法210
九、唐代的盐政211
1.颜真卿首征盐税211
2.刘晏设十监劝盐213
十、唐代的漕运改革215
1.唐天宝后始重视漕运216
2.刘晏的“缘水置仓”法217
3.唐代漕运的三个阶段218
十一、唐代蚕桑业及矿冶业219
1.丝织业北早于南219
2.重矿冶业为便铸钱220
十二、唐代主要流通之货币222
十三、唐代的海陆交通及商业贸易224
1.唐有远洋船证海外贸易盛224
2.隋唐大地理家精通中外交通225
3.唐代海上贸易极为繁盛227
4.唐代胡商云集扬州、长安228
5.对外侨政策及胡人就业情况230
6.唐代数十城市水陆辐辏232
7.唐代华商与外邦的贸易及交流236
十四、唐代国营交通驿站242
第十一章 宋元时期经济(宋:公元960—1279年;元:公元1271—1368年)247
一、从封建门第到宋代庄田248
二、宋代“方田制”及“衙前”服役251
三、宋政经思想的南北之争252
四、宋代圩田水利完善256
五、元代劝督农桑行农社制257
第十二章 明清时期经济(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2年)261
一、明代“黄册”、“鱼鳞册”管理户口田地262
二、明代粮长制与生员制264
三、“诡寄”、“飞洒”避田租265
四、“一条鞭法”合并赋役266
五、清代收地丁合一税267
六、清代自乾嘉人口激增的事实268
第十三章 中国货币、漕运及水利问题杂谈271
一、历代货币制度概览272
二、中国漕运与南粮北运问题274
三、中国的水利问题——黄河、长江、淮水的利与害276
1.北方的黄河水患问题277
2.南方的水利农业发展280
出版后记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