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0467682.jpg)
- 朱世斌;曲红梅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12230047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药品和药品管理1
1.1.1 药品的定义1
1.1.2 药品的特殊性1
1.1.3 药品分类2
1.1.4 药品管理3
1.1.5 假药和劣药4
1.2 药品生产企业管理5
1.2.1 药品生产及药品生产管理5
1.2.2 开办药品生产企业5
1.2.3 药品注册管理制度6
1.2.4 药品注册申请的主要术语6
1.2.5 药物临床试验术语7
1.2.6 药品批准文号7
1.2.7 国家药品标准8
1.2.8 药品委托生产9
1.2.9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9
1.2.10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10
1.2.11 药品召回制度11
1.2.12 药品召回实例12
1.3 GMP和GMP认证12
1.3.1 GMP的发展趋势12
1.3.2 我国GMP发展历程14
1.3.3 GMP的基本要求15
1.3.4 GMP认证15
1.4 系统工程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18
1.4.1 工程的概念18
1.4.2 系统工程18
1.4.3 制药企业系统管理19
1.4.4 质量管理工程20
1.4.5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23
1.5 从药害事件中谈质量管理26
1.5.1 药品生命周期26
1.5.2 研发期质量管理26
1.5.3 生产期质量管理27
1.5.4 储运和销售期质量管理28
思考题29
参考文献29
第2章 药厂(车间)设计30
2.1 药品生产环境30
2.1.1 GMP对药厂洁净室的环境控制要求30
2.1.2 空调净化系统设计的原则与程序33
2.1.3 空调净化系统的空气处理33
2.1.4 空气净化设计39
2.2 药厂(车间)设计的基本程序42
2.2.1 药厂(车间)设计的工作阶段42
2.2.2 药厂选址与总图布置43
2.2.3 药厂(车间)设计的常用规范与标准45
2.3 药厂(车间)工艺流程设计46
2.3.1 药厂(车间)工艺流程设计的重要性与任务46
2.3.2 药厂(车间)工艺流程设计的基本程序46
2.3.3 工艺流程设计的技术处理48
2.4 药厂(车间)布置设计50
2.4.1 概述50
2.4.2 车间布置设计的基本要求51
2.4.3 车间的总体布置52
2.4.4 药厂洁净车间设计及技术要求54
2.4.5 设备设计、选型与布置67
2.5 管道布置设计68
2.5.1 概述68
2.5.2 管道、阀门和管件的选择69
2.5.3 管道设计的基本要求72
思考题74
参考文献74
第3章 生产管理75
3.1 生产和生产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内容75
3.2 生产计划和控制76
3.2.1 生产计划77
3.2.2 物料需求计划79
3.2.3 企业资源计划81
3.3 采购和库存管理83
3.3.1 采购的作用83
3.3.2 采购的基本任务和职能层次划分85
3.3.3 库存管理85
3.4 现代企业生产运作模式介绍86
3.5 设备管理88
3.5.1 设备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88
3.5.2 GMP对设备管理的要求89
3.5.3 设备管理的过程89
3.5.4 设备的资产管理、技术资料管理和备品备件管理95
3.6 生产过程管理96
3.6.1 生产指令和批号管理96
3.6.2 物料管理97
3.6.3 生产过程的控制101
3.6.4 生产管理文件107
3.6.5 卫生管理109
3.6.6 医药工业4.0(也可称为医药工业2025)114
3.7 人力资源管理与GMP培训117
3.7.1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117
3.7.2 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119
3.7.3 人员的培训和发展119
思考题121
参考文献122
第4章 质量管理123
4.1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123
4.1.1 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123
4.1.2 21世纪的质量管理124
4.2 质量管理体系125
4.2.1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125
4.2.2 质量风险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126
4.2.3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127
4.2.4 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127
4.3 GMP质量管理文件的管理130
4.3.1 GMP文件系统与文件类型130
4.3.2 GMP文件管理原则132
4.3.3 GMP文件管理要求132
4.4 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的要素133
4.4.1 管理层的职责133
4.4.2 质量管理机构及职责134
4.4.3 人员要求与人员的培训135
4.4.4 药品生产质量受权人制度136
4.4.5 物料和产品放行137
4.4.6 持续稳定性考察138
4.4.7 变更管理140
4.4.8 偏差管理141
4.4.9 供应商的确认和管理144
4.4.10 产品质量回顾145
4.4.11 质量投诉的管理146
4.4.12 药品召回的管理148
4.4.13 实验室管理150
4.4.14 参数放行152
4.5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审核154
4.5.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概念及作用154
4.5.2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内容154
4.5.3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形式154
4.5.4 药品生产企业GMP自检154
4.6 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改进157
4.6.1 质量改进的基本概念157
4.6.2 质量改进对制药企业的现实意义157
4.6.3 质量改进的管理158
4.6.4 质量改进的工作方法158
4.6.5 质量改进的实施159
思考题160
参考文献161
第5章 确认与验证162
5.1 验证概述162
5.1.1 验证的起源162
5.1.2 确认与验证的定义162
5.1.3 确认与验证的意义163
5.1.4 确认与验证的原则要求及范围163
5.2 验证的分类164
5.2.1 前验证164
5.2.2 同步验证169
5.2.3 回顾性验证170
5.2.4 再验证171
5.3 实施验证的程序172
5.3.1 建立验证组织机构172
5.3.2 提出验证项目172
5.3.3 制订验证方案及审批173
5.3.4 组织实施验证173
5.3.5 验证合格标准的确定173
5.3.6 撰写验证报告及批准174
5.3.7 验证文件的管理174
5.4 验证文件174
5.4.1 验证文件的标识编码174
5.4.2 验证文件的形成程序175
5.4.3 验证文件的组成175
5.5 清洁验证专题178
5.5.1 清洁验证概述178
5.5.2 清洁方法的选定178
5.5.3 清洁验证的合格标准179
5.5.4 取样与检验方法学181
5.5.5 清洁方法的优化183
5.5.6 清洁验证方案184
5.5.7 清洁规程的再验证184
5.5.8 清洁验证方案示例184
5.6 设备验证专题186
5.6.1 压片机设备验证示例186
5.6.2 隧道式干热灭菌器验证示例190
5.7 自动化与计算机系统验证194
5.7.1 概述194
5.7.2 计算机系统验证194
5.7.3 验证实施过程195
5.7.4 验证分工与职责196
5.7.5 电子签名及电子数据197
思考题198
参考文献198
第6章 无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199
6.1 无菌药品概述199
6.1.1 无菌和无菌操作法199
6.1.2 无菌检查的局限性200
6.1.3 无菌保证水平201
6.1.4 注射剂的特点202
6.2 洁净生产区的环境控制203
6.2.1 洁净区及其分级203
6.2.2 洁净生产区的高风险操作区203
6.2.3 净化空调系统204
6.2.4 无菌隔离操作技术205
6.2.5 吹/灌/封技术207
6.3 注射剂生产工艺及平面布置207
6.3.1 最终灭菌药品208
6.3.2 非最终灭菌药品209
6.3.3 无菌制剂生产工艺平面布置原则210
6.3.4 生产工艺平面布置示例210
6.4 无菌药品生产管理212
6.4.1 无菌药品生产管理原则212
6.4.2 对物料的要求212
6.4.3 灭菌前微生物控制要求214
6.4.4 无菌配制过程的要求214
6.4.5 对设备的要求214
6.4.6 对无菌药品容器封口的要求215
6.4.7 对卫生的要求215
6.4.8 批的划分和批记录的审查要求215
6.4.9 对无菌操作人员的要求216
6.5 对无菌检验的要求217
6.5.1 微生物实验室控制218
6.5.2 取样218
6.5.3 阳性检测结果的调查218
6.6 预防和清除热原污染219
6.6.1 热原的概念219
6.6.2 污染热原的途径220
6.6.3 预防热原的措施220
6.6.4 除去热原的方法221
6.7 灭菌方法和设备221
6.7.1 概述221
6.7.2 湿热灭菌法222
6.7.3 干热灭菌法225
6.7.4 辐射灭菌法227
6.7.5 气体灭菌法227
6.7.6 过滤除菌法228
6.8 工艺验证229
6.8.1 概述229
6.8.2 灭菌程序验证230
6.8.3 工艺验证的项目230
6.8.4 无菌模拟灌装试验231
思考题232
参考文献233
第7章 制药用水234
7.1 法规对制药用水的要求234
7.1.1 制药用水的概念234
7.1.2 GMP对制药用水的规定236
7.1.3 中国、欧洲、美国的药典制药用水指标对比237
7.2 饮用水处理238
7.2.1 水系统的动态变化和不可靠性238
7.2.2 饮用水的处理方法239
7.3 纯化水的制备239
7.3.1 纯化水的制备方法、原理及水质要求239
7.3.2 纯化水的预处理系统241
7.3.3 纯化水的精处理243
7.3.4 纯化水制备典型流程250
7.4 注射用水的制备251
7.4.1 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的流程251
7.4.2 反渗透法制备注射用水257
7.4.3 储存分配系统257
7.5 制药用水系统内微生物的控制260
7.5.1 制药用水系统中微生物的污染260
7.5.2 制药用水系统中微生物的鉴别261
7.5.3 制药用水系统的消毒灭菌262
7.5.4 制药用水系统水质的警戒限度与纠偏限度263
7.6 制药用水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263
7.6.1 制药用水系统的运行管理263
7.6.2 制药用水系统的维护264
7.7 制药用水系统的日常监控265
7.7.1 日常在线监控、间隙监控及取样分析265
7.7.2 日常监控取样点布置和取样频率266
7.7.3 制药用水系统水质测试指标266
7.8 制药用水系统的验证266
7.8.1 典型注射用水系统的验证267
7.8.2 验证确认后的监控和变更控制269
7.8.3 制药用水系统的再验证270
思考题270
参考文献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