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电镜学研究及关键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徐绍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29131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植物-病原微生物-电子显微镜分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电镜学研究及关键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土传小麦花叶病毒的电镜研究1
一、概论2
二、电镜观察2
1.负染的病毒粒子(杆状)3
2.单体细胞的放大3
3.胞质内的病毒3
4.病毒的纵横切面3
5.放大的病毒横切3
6.健株的叶绿体4
7.病株的叶绿体4
8.淀粉粒淤积5
9.叶绿体多种病变形态5
10.叶绿体片层解体5
11.病健细胞核对比5
12.细胞核畸变6
13.结晶状内含体7
14.不定形体与髓鞘样结构7
第二章 唐菖蒲花叶病毒(北京分离株)的电镜观察23
一、概论24
二、电镜观察25
15.负染的病毒粒子(特长杆状)25
16.表皮细胞的不同变化25
17.表皮细胞的局部放大25
18.筛管细胞中的核损伤25
19.胞质区的病毒分布26
20.病毒与质膜、液泡膜的相关性26
21.细胞核严重病变26
22.细胞核解体,次生液泡增生27
23.线粒体增殖、空泡化27
24.结晶状内含体27
第三章 唐菖蒲花叶病毒(深圳分离株)的电镜观察39
一、概论40
二、电镜观察40
25.负染的病毒粒子(线状)40
26.内含体侵蚀核膜40
27.多个细胞内的病毒及内含体41
28.病毒内含体与线粒体42
29.线粒体内外膜崩解42
30.叶绿体、线粒体畸变42
31.线粒体增生43
32.线粒体、叶绿体严重损伤44
33.细胞核崩解44
34.病毒内含体侵入细胞核45
35.细胞核畸形,核膜瓦解45
36.病毒在胞质区的分布45
37.结晶状内含体45
第四章 唐菖蒲花叶病毒(沈阳分离株)的电镜观察60
一、概论61
二、电镜观察61
38.负染的病毒粒子(线状)61
39.多个细胞内的病毒及内含体61
40.病毒、内含体与线粒体解体61
41.病毒、内含体与叶绿体崩解62
42.线粒体、叶绿体解体与不定形体、环状物62
43.多个细胞中线粒体受损63
三、小结63
第五章 大豆花叶病毒超微结构的研究70
一、概论71
二、电镜观察71
44.负染的病毒粒子(线状)71
45.完整的风轮内含体71
46.管状、卷轴状内含体72
47.带状、束状内含体与病毒粒子73
48.内含体在胞质内的分布73
49.细胞核、叶绿体严重病变73
50.风轮内含体侵入细胞核74
51.细胞核内的不定形体、与液泡膜相融74
52.绍粒体畸变、大量增生75
53.环状内含体、髓鞘样结构75
第六章 四季参卷叶病毒的电镜观察86
一、概论87
二、电镜观察87
54完整的风轮内含体87
55.病毒在细胞内的分布88
56.核膜上见风轮内含体88
57.细胞核畸变89
58.叶绿体畸变89
59.畸形的叶绿体、球状体外溢90
60.淀粉粒淤积,病毒侵染胞壁90
61.叶绿体横切面及多泡体结构91
第七章 玉米矮花叶病毒的电镜观察100
一、概论101
二、电镜观察101
62.特殊形态的风轮状内含体101
63.内含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形式102
64.线粒体、叶绿体严重畸变102
65.叶绿体崩解散落过程103
66.细胞核的病变103
第八章 木瓜环斑病毒的电镜观察110
一、概论111
二、电镜观察111
67.负染的病毒粒子111
68.筛管细胞中的风轮状内含体112
69.胞质内的风轮、卷轴、环状内含体112
70.质膜、液泡膜附近的病毒内含体112
71.线粒体崩解与囊泡结构113
72.细胞核、线粒体周边的风轮状、环状内含体113
73.细胞壁、胞间联丝结构畸变114
74.叶绿体片层结构解体,胞壁崩解114
75.叶绿体片层结构异变及多层环状结构114
76.细胞结构破损及大量囊泡、环状物115
77.细胞核的严重病变115
78.畸形的细胞核呈分枝状115
79.多层环的髓鞘样结构115
第九章 蚕豆萎蔫病毒的电镜观察130
一、概论131
二、电镜观察131
80.负染的病毒粒子(球状)131
81.病毒结晶聚集体132
82.褪绿斑症状区病毒聚集体132
83.病毒聚集体形成的不同阶段132
84.褪绿斑症状区的板式结晶体132
85.病毒聚集体的形成过程132
86.褪绿斑症状区结晶状内含体132
87.细胞核内的病毒聚集体133
88.病毒聚集体侵入细胞核,线粒体增生133
89.核仁区见病毒粒子133
90.病毒多种形式分布于胞质区及囊池、管状结构134
91.病毒聚集线粒体周围134
92.线粒体与多层环状内含体的相关性135
93.细胞中的高尔基体135
第十章 花椰菜花叶病毒的电镜观察151
一、概论152
二、电镜观察152
94.负染的病毒粒子(球状)152
95.病毒以包含体形式存在于细胞中152
96.包含体病毒与多泡体结构152
97.包含体在细胞内的分布与胞间联丝的相关性153
98.细胞中的膜状体结构153
99.质膜系统受损,胞间联丝畸变154
100.多泡体与质膜系统的相关性154
101.髓鞘样结构的两种形态155
102.髓鞘样结构与胞质膜、液泡膜的相关性155
第十一章 菜豆畸矮病毒的电镜观察166
一、概论167
二、电镜观察167
103.负染的病毒粒子(球状)167
104.细胞核内的病毒粒子167
105.完整的表皮细胞中病毒的分布,结构的变异168
106.细胞核内大量的病毒颗粒及不定形体168
107.细胞核、线粒体周边密集大量病毒168
108.核膜孔破裂,内质网增生、畸变168
109.细胞核膜、线粒体内外膜密集大量病毒168
110.病毒与组织内膜结构紧密相连169
111.病毒在胞质区内不同的分布形式169
112.呈长轨式排列的病毒170
113.放大的病毒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170
114.病毒以叠加的形式形成结晶团块170
115.病毒密集于线粒体、液泡膜周边,见髓鞘样结构170
116.液泡膜上密集病毒与结晶聚集体170
第十二章 白粉虱体内菜豆畸矮病毒的电镜观察185
一、概论186
二、电镜观察186
117.白粉虱唾腺体细胞结构186
118.细胞结构的局部放大186
119.弥散分布于胞质中的病毒186
120.弯曲的管状结构上排列着病毒187
第十三章 香蕉花叶病的电镜观察192
一、概论193
二、电镜观察193
121.负染色与组织切片中的病毒粒子(杆状)193
122.免疫电镜技术下的病毒形态特征194
123.感病细胞结构的病理变化194
124.细胞核的畸变194
125.细胞中呈三角形的结晶状内含体195
126.线粒体大量增生与六角形结晶状内含体195
127.输导组织中的质膜体结构195
第十四章 香蕉束顶病的电镜观察204
一、概论205
二、电镜观察205
128.香蕉叶脉输导组织中的BLO205
129.茎段输导组织中的BLO206
130.分裂式繁殖的BLO206
131.类细菌体典型的细胞壁结构206
132. BLO的不同形态207
133. BLO二分裂式的繁殖方式207
134.负染色的BLO颗粒207
第十五章 交脉蚜体内类细菌体的电镜观察216
一、概论217
二、电镜观察217
135.唾腺体内脂肪滴及不定形体217
136.口器中的BLO颗粒217
137.口器中多形态的BLO217
138. BLO颗粒的纵横切面217
第十六章 海带叶卷病的电镜观察222
一、概论223
二、电镜观察223
139.海带叶部细胞全图223
140.海带叶脉组织中多形态类菌原体225
141. MLO袋状式的聚集,从胞间联丝中通过225
142.二分裂式的繁殖过程226
第十七章 枣疯病的电镜观察231
一、概论232
二、电镜观察232
143.韧皮部细胞MLO的分布情况232
144.根部输导组织中的MLO颗粒232
第十八章 聚合草矮缩病的电镜观察236
一、概论237
二、电镜观察237
145.筛管细胞中多形态的MLO颗粒237
146.茎段表皮细胞中的螺旋丝状体及分裂式繁殖过程237
147. MLO颗粒从胞间联丝中通过237
148.细胞核的特异变化238
第十九章 黄地老虎颗粒体病毒的超微结构244
一、概论245
二、电镜观察245
149.脂肪体内颗粒体病毒的分布245
150.病毒的形态结构组成245
151.颗粒体病毒双粒子核髓的排列方式246
152.病毒在昆虫体内装配的全过程由病毒基质聚集开始246
153.逐步形成病毒核髓246
154.形成完整的病毒粒子,开始套装蛋白外壳246
155.颗粒体病毒装配的全过程分解图示247
第二十章 大菜粉蝶颗粒体病毒的超微结构255
一、概论256
二、电镜观察256
156.颗粒体病毒体内装配的初始阶段256
157.形成病毒粒子257
158.套装蛋白外壳最后形成完整的病毒257
159.病毒的形态特征257
160.双粒子的包含体结构257
161.颗粒体病毒纵、横切面的标准图像257
第二十一章 感染病毒的小麦全蚀菌超微结构265
一、概论266
二、电镜观察267
162.培养7天的小麦全蚀菌形态结构267
163.培养20天的菌体结构267
164.小麦全蚀菌形态结构特征267
165.菌体细胞核、核膜区出现破损267
166.菌体的细胞壁结构特征267
167.菌体的垂直横切面,见三层胞壁结构268
168.个别菌体的胞壁12区段由两层组成268
169.病毒弥散分布于菌体线粒体与液泡内268
170.病毒在液泡内呈串球式排列268
171.病毒与液泡膜的密切相关性268
172.菌体细胞隔板形成的初始阶段268
173.隔板形成的中期阶段269
174.隔板已完全形成,见沃罗宁体269
第二十二章 用电镜放射自显影术研究TMV-RNA在烟叶细胞中的复制283
一、概论284
二、电镜观察284
175.健康烟叶,细胞核,未见3H标记的沉淀物284
176.健康烟叶,叶绿体,未见3H标记的沉淀物285
177.健康烟叶,线粒体,未见3H标记的沉淀物285
178.接种病毒6天后的感病细胞核见大量3H标记的沉淀物285
179.病叶细胞核与叶绿体均见3H标记的沉淀物285
180.病叶细胞中线粒体内未见3H标记的沉淀物285
181.病毒颗粒密集区见少量3H标记的沉淀物286
182.病毒颗粒的纵横切面可见极少量3H标记的沉淀物286
183.接种病毒48h后细胞核内同接种6天后的情况一样286
184~185.接种48h后经DNA酶处理,细胞核内仍见银粒沉淀286
186~189.经链霉蛋白酶E和RNA酶处理后细胞核、叶绿体、病毒聚集区内银粒沉淀消失286
第二十三章 电镜制样技术中的关键因素303
一、概论304
1.电镜技术的应用价值及重要性304
2.电镜技术在植物病毒研究中的重要性305
3.电镜技术的局限性306
4.电镜技术中的两大要点307
5.电镜技术与病毒症状学的相关性308
6.取材是电镜技术中的第一关键310
7.电镜制样技术的种类与功能311
二、超薄切片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313
1.戊二醛固定剂的特性与使用时的要点313
2.四氧化锇固定剂的特性与使用时的要点314
3.混合固定剂和补充固定剂的使用要点315
4.样品固定中缓冲液的选择及渗透压的调节316
5.固定过程中的洗涤(冲洗)问题316
6.样品脱水与置换的关键问题317
7.样品树脂包埋技术中应注意的问题318
8.切片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应如何排解320
9.超薄切片的染色323
三、电镜的负染技术325
1.负染技术的形成及应用上的意义325
2.快速浸沾技术的关键问题326
3.病毒提纯液的负染技术与提纯技术相关性的探讨328
四、免疫电镜技术(改进法)331
1.铺展A蛋白酶膜331
2.滴加抗血清331
3.滴加病毒抗原(病毒提纯液)331
4.滴加抗血清修复331
5.双氧铀或磷钨酸负染色331
6.免疫电镜图像分析331
五、电镜放射自显影332
1.电镜放射自显影在植物病毒学研究中的作用与意义332
2.电镜放射自显影的详细方法332
六、几种特殊材料的电镜制样技术要点335
1.禾本科植物及多年生果木的制样技术要点335
2.真菌材料的样品制备要点336
3.昆虫材料的样品制备关键要点338
索引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