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优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优化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0479744.jpg)
- 冷志杰,刘永悦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50889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优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问题的提出1
1.1.1 粮食主产区的现有补贴政策解决不了农民增收的问题1
1.1.2 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观点2
1.1.3 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利益补偿协调机制向产业链和供应链发展的观点3
1.1.4 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问题的聚焦5
1.1.5 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研究意义6
1.2 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内涵7
1.2.1 粮食供应链的概念7
1.2.2 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概念的界定8
1.3 粮食供应链成员间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研究进展10
1.3.1 粮食供应链成员间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国外研究进展10
1.3.2 粮食供应链成员间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国内研究进展13
1.4 粮食供应链成员间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研究评价18
1.5 本书研究框架和导读18
1.5.1 本书研究对象的界定18
1.5.2 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研究目标19
1.5.3 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研究框架及导读19
第2章 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理论23
2.1 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的微观组织模式种类23
2.1.1 以粮食生产者为核心的粮食供应链组织模式23
2.1.2 以加工企业为核心的粮食供应链组织模式23
2.1.3 以销售企业为核心的粮食供应链组织模式24
2.1.4 以物流公司为核心的粮食供应链组织模式27
2.2 粮食供应链协调机制的契约模式研究29
2.2.1 粮食供应链协调机制契约模式应用的风险29
2.2.2 粮食供应链协调机制契约模式应用的前提30
2.2.3 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契约设计的基础模式31
2.2.4 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契约模式选择方法34
2.3 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研究框架36
2.4 小结37
第3章 中国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现状38
3.1 中国主要粮食供应链的选取38
3.1.1 中国粮食自然分布现状38
3.1.2 中国南北粮食供应链分布39
3.1.3 大宗商品粮三级供应链的选取39
3.2 大宗商品粮三级供应链的调研41
3.3 大宗商品粮三级供应链的结构分析42
3.3.1 一般粮食供应链结构分析42
3.3.2 大宗商品粮三级供应链中的“四流”分析42
3.3.3 大宗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协调的组织模式提取44
3.4 大宗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的现状46
3.4.1 粮食生产者与粮食加工企业的利益补偿现状46
3.4.2 粮食加工企业与成品粮经销商的利益补偿现状47
3.4.3 产地在黑龙江省的商品粮三级供应链的利益关系分析48
3.4.4 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的主要种类48
3.5 大宗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的主体和客体分析49
3.5.1 商品粮三级供应链中主体和客体利益补偿的环境影响因素49
3.5.2 商品粮三级供应链中主客体利益补偿要素的影响因素50
3.5.3 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主客体界定52
3.6 大宗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的主要问题和成因52
3.6.1 商品粮供应链上主体间利润不均衡52
3.6.2 商品粮三级供应链主体间缺乏长期利益分享和风险共担意识及体验52
3.6.3 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协调中缺乏长期而自适应的利益补偿协调机制53
3.7 大宗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主要问题的加拿大研究启示53
3.7.1 基于契约固定技术进步带来的标准、服务等协调商品粮供应链发展的研究54
3.7.2 基于博弈改变供应链中敌对关系的利益补偿协调机制实施的支持体系研究55
3.7.3 用于商品粮三级供应链风险管理战略的风险分担利益补偿契约研究56
3.8 小结58
第4章 大宗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优化性重构59
4.1 指导思想59
4.2 基本原则59
4.2.1 信息共享以达成供应链成员目标一致性60
4.2.2 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60
4.2.3 协调粮食生产者高效率及客户安全60
4.3 大宗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优化性重构的内涵60
4.4 粮食生产者与加工企业风险分担的利益补偿契约构建61
4.4.1 基本假设61
4.4.2 符号解释说明62
4.4.3 粮食生产者接受罚金时的风险分担利益补偿契约63
4.4.4 粮食生产者自主集货时的风险分担利益补偿契约65
4.5 商品粮三级单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契约的选择68
4.5.1 商品粮三级单供应链与二级单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对比分析68
4.5.2 商品粮三级单供应链协调结构分析69
4.5.3 粮食生产者与加工企业之间协调契约选择69
4.5.4 粮食加工企业与粮食经销商之间协调契约选择70
4.6 商品粮三级单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组合优化71
4.6.1 基本假设71
4.6.2 符号解释说明72
4.6.3 4种利益补偿协调契约组合及各自利润分析72
4.6.4 4种利益补偿协调组合契约的供应链最优订购量对比分析77
4.7 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多周期契约优化79
4.7.1 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多周期契约框架80
4.7.2 基于博弈论的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多周期契约优化81
4.8 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组合契约规范82
4.8.1 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一种多周期组合契约82
4.8.2 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一种多周期组合契约规范83
4.9 供应链利益补偿机制绩效评价综合指标84
4.9.1 约束条件及单项指标选取的主要原则84
4.9.2 供应链利益补偿机制绩效评价的约束条件和单项指标85
4.9.3 供应链利益补偿机制绩效评价综合指标构建88
4.10 小结89
第5章 大宗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实施的支持体系研究91
5.1 政策激励商品粮三级供应链成员协调的流程模型91
5.1.1 外部政策激励商品粮三级供应链成员协调的流程模型91
5.1.2 核心企业结合政策构建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协调机制的流程模型93
5.2 基于粮食处理中心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的原粮供应链治理模式94
5.2.1 粮食处理中心原粮供应链的治理模式及博弈问题的提出94
5.2.2 文献回顾95
5.2.3 粮食处理中心与粮农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的构建97
5.2.4 粮食处理中心的原粮供应链治理模式优化103
5.3 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实施的政府支持体系104
5.3.1 政府主导的对上游粮食生产者进行利益补偿的支持政策104
5.3.2 政府主导的对粮食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的支持政策105
5.3.3 粮食主销区对主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支持政策106
5.4 运营主体实施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策略研究106
5.4.1 生产主体随环境变化应用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实施策略106
5.4.2 加工主体随环境变化应用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实施策略107
5.4.3 销售主体随环境变化应用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实施策略108
5.5 小结108
第6章 电子商务环境下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激励机制的研究110
6.1 基于农业网站集成农产品供应链盈利模式的设计及效果评价110
6.1.1 基于农业网站的供应链集成盈利模式案例分析111
6.1.2 农产品网站企业盈利模式优化设计112
6.1.3 农产品网站盈利模式效果评价114
6.2 基于定价视角的粮食供应链信息平台企业与生产主体的利益补偿协调机制115
6.2.1 粮食供应链信息平台企业的集成问题及假设条件116
6.2.2 农户与合作社基于粮食供应链信息平台购买的最优定价策略117
6.2.3 基于折扣的粮食供应链信息平台企业的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步骤119
6.3 信息平台企业实施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策略119
6.3.1 信息平台企业的集成粮食供应链的构成119
6.3.2 信息平台企业实施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集成策略120
6.3.3 信息平台企业实施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信誉维护策略121
6.3.4 信息平台企业构建粮食可追溯与甄别信息系统的策略122
6.4 以超市为信息平台企业的粮食可追溯与甄别信息系统123
6.4.1 文献回顾123
6.4.2 系统总体框架的设计124
6.4.3 系统主要功能与流程的设计124
6.4.4 系统的实现128
6.5 互联网平台企业整合大宗粮食供应链的长期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应用128
6.5.1 讷河市粮食供应链构建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之前存在的问题129
6.5.2 以青农公司为核心的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构建131
6.5.3 青农公司整合讷河市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实施133
6.5.4 讷河市粮食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应用效果134
6.6 小结135
第7章 粮食供应链三种服务补偿协调激励机制136
7.1 商品粮的三级农机供应链服务补偿协调机制136
7.1.1 三级农机供应链界定136
7.1.2 农机配套服务的协调优化137
7.1.3 三级农机供应链上服务补偿协调机制138
7.2 商品粮的生产基地基层管理者的人力资源补偿协调机制138
7.2.1 垦区基层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139
7.2.2 高等农业大学对生产基地基层管理者的人力资源补偿协调机制及应用142
7.3 粮食物流园的增值服务补偿问题与对策144
7.3.1 粮食物流园先进增值服务的功能和项目144
7.3.2 大庆市粮食物流园增值服务的调研145
7.3.3 粮食物流园实现增值服务的补偿对策145
7.4 协调面食敏捷型供应链和原粮效率型供应链的物流服务补偿协调激励机制146
7.4.1 哈尔滨面食供应链分销渠道的推拉平衡点定位调查148
7.4.2 面食供应链分销渠道的物流服务模式比较148
7.4.3 基于推拉平衡点的哈尔滨面食供应链分销渠道的物流服务补偿协调激励机制149
7.5 小结150
第8章 大宗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应用研究151
8.1 黑龙江省产地加工企业不能协调种植者和经销商的案例151
8.2 黑龙江省产地经销主体协调商品粮供应链的案例152
8.2.1 讷河市优质高蛋白大豆联合社供应链现状152
8.2.2 大豆联合社构建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之前存在的问题152
8.2.3 高蛋白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目标153
8.2.4 高蛋白大豆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构建与实施154
8.2.5 高蛋白大豆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应用效果155
8.2.6 联合社进行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持续实施的政府保障措施156
8.3 黑龙江省产地加工企业协调商品粮供应链的案例157
8.3.1 黑龙江北大荒丰威食品有限公司小麦供应链现状157
8.3.2 黑龙江北大荒丰威食品有限公司小麦供应链利益协调的主要问题157
8.3.3 黑龙江北大荒丰威食品有限公司小麦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重构158
8.4 黑龙江省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应用条件159
8.4.1 不同核心主体应用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条件分析159
8.4.2 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各主体规模约束条件分析160
8.4.3 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方式分析161
8.5 大宗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应用流程和效果161
8.5.1 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契约选择161
8.5.2 黑龙江省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契约的应用效果162
8.6 基于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的杂粮产业链升级落实机制162
8.6.1 指导思想和原则162
8.6.2 杂粮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机制重构的内涵163
8.6.3 整合大庆市杂粮产业链的物流共同配送协调机制研究164
8.6.4 大庆市杂粮产业链升级的政府协调机制167
8.7 黑龙江省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契约应用中的反馈问题169
8.8 黑龙江省商品粮三级供应链利益补偿协调契约规范的应用保障措施169
8.8.1 政府干预路径169
8.8.2 政府干预措施170
8.9 小结171
参考文献172
附录1著者与本书相关的论文与课题181
附录2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者协调模式调查问卷183
附录3粮食加工企业协调模式调查问卷184
附录4粮食经销商(零售商)协调模式调查问卷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