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 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 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卷
  • 于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ISBN:710602335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92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18页
  • 主题词:电影史-研究-中国;电影制片-研究-中国;电影发行-研究-中国;电影放映-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 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编者的话7

序:电影产业经营的特点9

第一部分3

第一章 梅花香自苦寒来(1898—1922)3

第一节 只有外国电影的时代3

一、电影诞生来自艺术和商业的结合3

二、雷玛斯到林祝三:中国放映业的启蒙5

第二节 中国人开始自己拍电影7

一、外国人在中国拍摄影片7

二、丰泰照相馆的艰难尝试8

三、亚细亚公司——外国人办的中国第一家制片公司9

四、第一部国产影片的诞生11

五、“华美”和“幻仙”的尝试12

六、商务印书馆——民族资本家涉足电影业13

七、电影产业的起步15

第二章 此时无声胜有声(1922—1936)16

第一节 三国争雄:公司化运作启动中国制片业(1922—1925)16

一、政治经济形势稳定促进电影制片业16

二、独立制片公司的出现17

三、明星、大中华、天一的三足鼎立19

1.明星公司19

2.大中华百合公司22

3.天一影片公司23

4.其他生存下来的制片公司25

四、发行放映的产业格局25

1.外国资本在中国电影业中主要从事发行和放映25

2.国产电影的发展必须要拥有自己的发行放映渠道27

第二节 电影产业化的发展(1927—1930)28

一、相对稳定的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形势28

二、市场竞争使制片业开始规模经营29

1.明星公司的改革30

2.天一公司的内部竞争法和南洋市场30

三、小公司的再度涌现31

四、发行放映业逐步繁荣发展32

1.影院数量剧增32

2.影院公司扩大连锁经营33

3.电影贸易公司:华威公司的出现35

五、“六合”斗“天一”——看天一公司的成功灵活经营35

六、电影类型片是电影商业性的最好体现38

1.天一公司始创“古装片”的类型38

2.明星公司带动武侠神怪片的兴起39

3.联华公司的新现实主义电影40

第三节 电影产业化模式的初步形成(1930—1932)41

一、联华公司的出现改变了电影业的现状41

1.联华公司出现的社会背景41

2.联华公司逐步壮大的过程42

3.联华公司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贡献45

二、联华公司的衰落47

1.外在环境的恶化47

2.扩张太快,管理无法跟上47

3.资金周转不灵48

4.出品速度太慢48

5.人才流失严重48

第四节 电影产业与时代发展和技术革新息息相关(1932—1936)48

一、时代背景和社会形势对中国电影业影响重大48

二、三国鼎立到四分天下:艺华公司的应时而生49

三、左翼电影大放光彩50

四、无声片的无奈和有声片的开始52

第三章 平地一声惊雷起(1937—1949)55

第一节 社会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55

一、抗日统一战线的成立(1937.7—1941.12.8)55

二、“大后方”电影56

1.“中制”艰难开启抗战电影之门56

2.根据地电影从纪录片起步58

三、“孤岛”电影——特殊环境下的特殊产物59

1.畸形繁荣的电影市场——“孤岛”59

2.老牌公司的陨落和新华影业公司的跃起59

3.“孤岛”电影的发展状况60

四、香港电影借内陆之风而起61

第二节 电影发展停下脚步——太平洋战争爆发了(1941.12—1945)63

一、“孤岛”被日伪占领63

1.从放映入手63

2.再垄断发行64

3.最后向制片业下手64

二、中联的失败65

第三节 国共战争时期的电影(1945—1949)68

一、四大家族开始掠夺电影资产68

1.接收敌伪电影资产68

2.排挤民营公司68

3.垄断发行放映市场69

4.压制左翼进步电影69

二、国民党制片的失败70

三、中美条约让中国对好莱坞大开国门70

1.好莱坞占领中国市场70

2.干涉发行业71

3.进攻放映业71

四、解放区电影业的起步71

五、上海的电影生产73

1.昆仑影业公司73

2.国泰影业公司73

3.文华影业公司74

第四节 小结75

第二部分79

第一章 在艰难中起步(1949—1955)79

第一节 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电影业79

一、新中国电影业的先天不足79

二、电影业重画蓝图80

第二节 制片业的复苏和发展81

一、长春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82

二、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诞生85

三、新中国政府接管上海电影业86

四、八一电影制片厂应运而生87

五、私营制片厂改头换面88

六、建国初的制片管理模式89

第三节 建国初电影发行的新格局90

一、发行格局重整河山90

二、苏联“计划模式”的影响92

第四节 电影放映业的起步和发展93

第五节 新中国电影的输出输入工作95

第二章 在政治中沉浮(1956—1965)98

第一节 “反右”对制片业的冲击98

第二节 五六十年代影片供应办法100

一、中影公司的成立及运作方式100

二、海外影片的发行及变化102

第三节 高度计划下的电影放映103

一、排片方式各有特色103

二、献礼片的放映高潮105

第四节 新中国的电影奖项107

第三章 在浩劫中挣扎(1966—1976)109

第一节 “文革”对电影业的破坏109

第二节 八大样板戏的拍摄112

第三节 “文革”时期的故事片114

第三部分121

第一章 恢复与探索(1977—1993)121

第一节 一成不变(1977—1980)121

第二节 改革的前奏(1980—1993)123

一、制片业觉醒:收入按单片拷贝量结算(80年代初)123

二、电影业重新定位(1984年)125

三、电影发行业中的承包制(1987年前后直至1993年)126

第二章 大刀阔斧的变革(1993—2000)129

第一节 “(3)号文件”震动电影发行(1993年)129

一、背景129

二、“(3)号文件”的诞生和意义132

第二节 制片厂期待突围139

一、制片厂的窘境139

1.人员多,包袱重140

2.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老化问题严重140

3.流动资金严重不足141

4.设备更新问题亟等解决142

5.制片、发行分配利润不公,制片厂资金回收困难143

二、制片厂的自救144

三、合作制片的热潮153

四、民营独立制片公司呈现158

第三节 发行市场:进口大片的“独角戏”(1994— )163

一、进口“大片”引领票房163

二、“大片”的历史163

第四节 WTO与中国电影(1999)167

一、入世后中国电影业面临的冲击167

二、中国电影的对策171

第五节 放映业的春天(2000)176

一、院线制诞生176

二、中国院线“犹抱琵琶半遮面”179

第三章 电影业的宽松(2001至今)182

第一节 政策环境182

一、新时期的新条例182

二、新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电影业已经基本开放183

第二节 华夏出世186

一、华夏电影发行公司的组建标志着发行环节的重大举措186

二、中影与华夏187

结语189

参考书目1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