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纲
  • 刘仕敏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4885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毛泽东思想-学习参考资料;邓小平理论-学习参考资料;“三个代表”思想-学习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1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8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9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10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0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16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17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18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8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25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26

第一章 近代中国社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论30

第一节 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30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30

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33

三、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前途34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36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36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41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44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46

一、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46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54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59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论65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65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65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68

三、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69

第二节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74

一、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4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6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77

第三章 社会主义社会论8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80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80

二、社会主义的两类社会矛盾84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8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本质论87

一、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探索和实践87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89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特征及其理论意义9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9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9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和基本特征95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97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103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10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0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11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12

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115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117

第二节 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19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及其重要地位120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122

三、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125

第三节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127

一、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27

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131

三、宏观调控机制的主要经济政策133

四、转变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加强政府职能建设134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论137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137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思想的提出137

二、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39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141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部署143

一、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143

二、关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148

三、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53

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61

第一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169

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169

第六章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论169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71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73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75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77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紧迫性和长期性177

二、发展人民民主政治179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83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88

第三节 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88

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0

三、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193

第七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19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196

一、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196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198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特性200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201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201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202

三、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205

第三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10

一、先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210

二、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14

三、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和科技事业215

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19

第八章 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外交战略论223

第一节 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223

一、人民军队建设的宗旨、原则和任务223

二、人民战争思想225

三、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228

第二节 社会主义中国的对外关系232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33

二、新时期我国的对外关系235

三、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38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战略243

一、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243

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245

三、新形势下我国的国际战略248

第九章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和祖国统一论253

第一节 构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253

一、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统一战线253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257

三、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261

第二节 “一国两制”与祖国和平统一266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与发展266

二、“一国两制”的科学含义和基本内容268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及其伟大意义270

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275

第一节 加强党的领导,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282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82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与党的建设论282

二、党的领导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原则287

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290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97

第二节 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新的伟大工程299

一、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299

二、正确认识党的性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304

三、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08

后记3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