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盐池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盐池县志
  • 盐池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著
  • 出版社: 盐池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 ISBN: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027页
  • 文件大小:2MB
  • 文件页数: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盐池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概述1

第一章 行政区划1

第一节 疆域演变1

第二节 现代区划2

第三节 县城公社8

第二章 人口24

第一节 历代人口24

第二节 现代人口24

第三章 自然地理26

第一节 地貌地物26

第二节 山脉水系29

第三节 土壤32

第四节 气候35

第五节 自然资源45

第六节 自然灾害47

第二编 历史53

第一章 沿革53

第一节 先秦时期53

第二节 秦汉时期56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60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62

第五节 宋西夏元时期71

第六节 明清时期73

第七节 民国时期81

附 历代职官88

第二章 盐业96

第一节 汉代盐业96

第二节 唐五代盐业97

第三节 宋西夏元盐业99

第四节 明代盐业102

第五节 清代盐业105

第六节 民国盐业106

第七节 陕甘宁边区盐业114

第八节 盐池移交116

第三编 军事120

第一章 历代军事120

第一节 古代军事120

第二节 民国军事135

第三节 现代军事139

第二章 古今战役选例154

第一节 古战役154

第二节 现代战役161

第四编 革命斗争168

第一章 土地革命168

第一节 党在盐池县的早期活动170

第二节 西征红军解放盐池171

第三节 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73

第四节 党和政府的初期工作174

第二章 抗日战争180

第一节 党组织和政权的发展与巩固180

第二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83

第三节 整风运动189

第四节 大生产运动191

第五节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202

第六节 支援抗日战争205

第三章 解放战争208

第一节 二次土改209

第二节 盐池第一次失陷与收复211

第三节 盐池第二次失陷后的斗争214

第四节 光复盐池223

第五编 政治231

第一章 党组织建设231

第一节 历届党代会232

第二节 机构和党员234

第三节 人民武装240

第四节 党校242

第五节 群众团体243

第六节 政协252

第二章 政权建设254

第一节 人大常委会254

第二节 人民政府261

第三节 民政工作265

第四节 公检法机关267

第三章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272

第一节 土地改革272

第二节 抗美援朝280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283

第四节 “三反”、“五反”287

第五节 贯彻婚姻法290

第六节 普选292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297

第一节 贯彻总路线297

第二节 粮食统购统销………………………………………29?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302

第四节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06

第五节 “三反”、“双反”310

第六节 审干和肃反312

第五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315

第一节 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315

第二节 贯彻总路线掀起大跃进318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320

第四节 整风整社 巩固人民公社324

第六章 国民经济调整329

第一节 纠正“左”倾错误 战胜暂时困难329

第二节 全党动员 大办农业331

第三节 “五反”和“五反补课”334

第四节 社会主义教育337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346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卫兵“造反”346

第二节 联合夺权派性斗争348

第三节 成立革命委员会 发行“红宝书”351

第四节 清理阶级队伍 整党建党353

第五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55

第六节 干部下放劳动358

第七节 “一打三反”359

第八节 批林整风 批林批孔360

第九节 反击“右倾翻案风”361

第八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363

第一节 深入揭批林彪、“四人帮”363

第二节 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366

第三节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68

第四节 平反冤、假、错案369

第六编 经济375

第一章 农业375

第一节 农业概况375

第二节 农业机构381

第三节 建国前农业生产383

第四节 建国后农业生产384

第五节 农民生活变化407

第二章 畜牧业410

第一节 畜牧业概况410

第二节 畜牧业机构412

第三节 解放前畜牧业生产415

第四节 建国后畜牧业生产415

第五节 群众放牧经验433

第三章 林业438

第一节 林业机构438

第三节 建国后林业441

第二节 建国前林业441

第四章 水电450

第一节 水电机构450

第二节 建国后水利452

第三节 建国后电力462

第五章 副业463

第一节 副业机构463

第二节 副业资源和门路463

第三节 副业生产466

第六章 农业机械471

第一节 农机机构471

第二节 农机的发展472

第三节 农机队伍475

第七章 气象479

第一节 县气象站479

第二节 公社气象网点480

第八章 工业483

第一节 机构沿革483

第二节 建国前工业484

第三节 建国后工业485

第四节 主要工业企业503

第九章 交通运输525

第一节 古代交通运输525

第二节 建国前交通运输540

第三节 建国后交通运输540

第十章 邮电549

第一节 古代驿道549

第二节 建国前邮电554

第三节 建国后邮电555

第十一章 城镇建设564

第一节 建国前城镇564

第二节 建国后城镇565

第十二章 财政572

第一节 建国前财政572

第二节 建国后财政573

第十三章 税收576

第一节 建国前税收576

第二节 机构沿革580

第三节 税收的作用581

第四节 税制的改革582

第十四章 金融586

第一节 建国前金融586

第二节 机构沿革587

第三节 建国后金融588

第十五章 粮食599

第一节 粮食机构599

第二节 粮库(站)建设601

第三节 粮食加工602

第四节 粮食政策603

第十六章 商业608

第一节 私营商业608

第二节 外国洋行和七月会628

第三节 国营商业630

第十七章 供销665

第一节 建国前供销合作社665

第二节 建国后供销合作社667

第十八章 工商管理687

第一节 工商管理机构687

第二节 工商管理的作用688

第十九章 物资管理693

第一节 物资管理机构693

第二节 物资管理的作用694

第一章 文化艺术696

第一节 建国前文化艺术696

第七编 文化696

第二节 建国后文化艺术697

第二章 教育711

第一节 解放前的教育711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期的教育713

第三节 建国后的教育714

第三章 卫生747

第一节 建国前的卫生747

第二节 建国后的卫生749

第三节 计划生育771

第四章 体育779

第一节 体育运动委员会779

第二节 “文革”前体育活动781

第三节 体育事业的新发展786

第一节 科学技术简况791

第五章 科学技术791

第二节 科研活动及成果795

第三节 科技外事往来803

第六章 新闻广播810

第一节 县广播站810

第二节 有线广播812

第三节 新闻通讯队伍818

第四节 电视819

第五节 报纸820

第七章 艺文荟萃822

第一节 古代散文822

第二节 古代诗词829

第三节 现代文艺844

第四节 民间歌谣850

第五节 民间传说870

第一章 历史文物889

第一节 秦汉文物889

第八编 文物古迹889

第二节 隋唐及宋夏文物894

第三节 明清文物896

第四节 碑刻898

第二章 革命文物905

第一节 革命烈士纪念塔905

第二节 土地革命时期文物907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文物910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文物915

第三章 古迹917

第一节 长城917

第二节 城堡924

第三节 盐池926

第四节 其它928

第九编 人物929

第一章 传略929

第二章 革命烈士950

第三章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956

第一节 先进集体956

第二节 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959

第十编 社会967

第一章 民族信仰967

第一节 民族967

第二节 宗教信仰967

第二章 风俗974

第一节 回族风俗974

第二节 汉族风俗984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风996

第四节 民间谚语1003

附录1014

一、大事年表1014

二、编后1024

三、编志机构及人员10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