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南古佛 中峰明本与元代禅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纪华传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5905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中峰明本-人物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江南古佛 中峰明本与元代禅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元代社会政治文化与江南禅宗6
第一节 元代的佛教政策与社会文化7
一 从成吉思汗多元平等到忽必烈教派差别的宗教政策7
二 元朝对佛教的尊崇、管理及其弊端10
三 儒释道三教关系15
四 汉传佛教各宗派18
第二节 元初的崇教抑禅政策与江南禅宗22
一 教禅廷辩与崇教抑禅23
二 江南禅师对元朝统治的抵制29
三 江南禅宗的分化与衰落33
附:元代江南禅宗法系简表36
第二章 中峰明本的生平行履38
第一节 早年事迹与佛法因缘(1263-1281)38
一 初见高峰原妙40
第二节 跟随高峰原妙禅师出家与参学(1282-1295)40
二 出家与参学42
第三节 住幻住庵,励志修习头陀行45
(1296-1303)45
一 吴山云居禅庵45
二 弁山幻住庵48
三 平江幻住庵50
第四节 隐遁于山林江河,拒绝住持禅宗名刹(1304-1313)54
一 初次住持师子禅院54
二 平江顺心庵与庐州六安山55
三 拒绝住持灵隐禅寺57
四 提倡十方选贤,批评“以院易嗣”之弊59
一 西天目山幻住庵61
第五节 晚年弘法天目山,名闻于天下(1314-1323)61
二 丹阳大同庵62
三 皇帝及王臣之尊崇63
四 一代祖师入寂65
第六节 明本与元代禅师的交往67
一 原妙弟子断崖了义与布衲祖雍67
二 祖先系虚谷希陵等禅师69
三 崇岳系、之善系及居简系禅师71
第三章 明本的主要著述76
第一节 《中峰和尚广录》的主要内容与文献价值77
第二节 《中峰和尚广录》的版本与流传82
一 《中峰和尚广录》主要版本83
二 颁赐入藏与《普宁藏》的刊刻85
三 明初吴山云居禅庵的重刊87
四 《碛砂藏》本《中峰和尚广录》略辨89
第三节 《明本禅师杂录》及其他著作91
一 《明本禅师杂录》的主要内容与文献价值91
二 《幻住庵清规》的重要内容与民众信仰94
三 《三时系念》与净土修行仪轨98
第四章 明本的看话禅与工夫论101
第一节 看话禅的渊源及明本提倡看话禅的原因101
一 明本对传统禅法流弊的批评101
二 看话禅的含义与思想渊源110
三 明本对话头之简别115
第二节 明本看话禅的主要内容与禅法特点120
一 看话禅的前提:“参禅无秘诀,唯有生死切”120
二 觉悟的根本:“灵知心体,离言说相”123
三 修行的方法:“不起第二念,即是疑情”129
四 “道在目前,不离声色”与平常心133
第三节 “参则真参,悟则实悟”的工夫论138
一 妄解情见与彻悟正见139
二 “禅不离心,心不离禅”140
三 “禅不在坐,亦不离坐”142
第五章 明本的禅净一致与禅教会通思想148
第一节 明本的禅净一致思想148
一 对弥陀净土信仰的提倡149
二 勘辨“四料拣”,提出“禅即净土之禅,净土乃禅之净土”的禅净融合明本的思想152
第二节 明本的禅教会通思想159
一 禅教会通思想的历史回顾159
二 明本论禅与教之差异160
三 以“一心”会通禅教164
第三节 对禅门五宗与佛教各派的融合167
一 论禅门五家宗旨167
二 论佛教四宗要旨169
第四节 小结172
第六章 明本的法脉传承及其影响176
第一节 明本的嗣法弟子千岩元长177
一 明本的法系传承及主要嗣法弟子177
二 千岩元长生平及其禅法181
第二节 明本嗣法弟子与元代云南禅宗186
一 元代云南佛教概况186
二 玄鉴禅师与元代云南禅宗的再传190
三 玄鉴等云南禅师的禅法思想196
附:《太华山佛严寺无照玄鉴禅师行业记》201
第三节 明本与日本入元求法禅僧206
一 元僧东渡与日僧入元206
二 参学与嗣法于明本的日本禅僧传略208
三 明本的嗣法弟子与日本幻住派215
第七章 佛法金汤:明本与元代士大夫222
第一节 明本与赵孟頫的佛学因缘222
一 赵孟頫的生平简介223
二 赵孟頫与明本的交往225
三 赵孟頫与中峰和尚书札的主要内容与文献价值230
第二节 明本与冯子振等士大夫的交往239
一 明本与冯子振的诗文酬唱239
二 明本与元代其他士大夫246
第三节 明本与高丽忠宣王王璋249
一 高丽忠宣王王璋与佛教250
二 王璋与明本的书信问答253
三 王璋登天目山问法与嗣法256
第四节 明本的德行与外护的力量259
附录一 文献资料261
(一)明本传记资料:《中峰和尚行录》、《智觉禅师法云塔铭》、《普应国师道行碑》、《普应国师舍利塔记》261
(二)《怀净土诗》一百八首、《天目山赋》273
(三)和冯海粟《梅花诗百咏》282
(四)跋语:《莲宗宝鉴跋》、《一山国师语录跋》325
(五)赵孟頫致中峰和尚书札326
附录二 中峰明本年谱简编338
参考文献352
后记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