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委工作全书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委工作全书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0561522.jpg)
- 刘德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7525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510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747页
- 主题词:公安-政治工作-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委工作全书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1
第一章 政委工作概述1
第一节 政委工作的地位和作用1
第二节 政委工作的目的和任务6
第三节 政委要严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开展工作11
第二章 政委的政治素质17
第一节 政治素质概述17
第二节 政委政治素质的内容19
第三节 政委良好政治素质的体现26
第三章 政委的道德素质29
第一节 政委讲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29
第二节 政委应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率37
第三节 政委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51
第四章 政委的心理素质67
第一节 政委心理素质概述67
第二节 政委的个性心理要求70
第一节 政委身体素质概述81
第五章 政委的身体素质81
第二节 政委提高身体素质的方法84
第六章 政委的语言艺术89
第一节 领导者讲话艺术的基本知识89
第二节 政委主持会议的语言艺术98
第三节 政委作报告的语言艺术110
第四节 政委即席讲话的语言艺术120
第七章 领导方法129
第一节 领导方法概述129
第二节 政委基本领导方法130
第三节 政委一般领导方法133
第八章 领导方式137
第一节 领导方式概述137
第二节 现代领导方式138
第三节 我国领导方式141
第九章 领导思想145
第一节 领导活动的根本宗旨145
第二节 领导者要站得高,看得远148
第三节 领导者要识大局,谋大事150
第四节 领导者要善谋与决断152
第十章 领导原则155
第一节 实事求是的原则155
第二节 坚持授权的原则157
第三节 领导要抽身谋大计158
第四节 重视群体思考中不同意见的原则160
第一节 领导责任概述163
第十一章 领导责任163
第二节 如何变反对者为支持者165
第三节 领导者的“台下”功167
第四节 为官一任应育才一批168
第十二章 领导风范171
第一节 领导者要树立公仆意识171
第二节 领导者须加强自我修养173
第三节 领导者要有领导风度178
第四节 领导者力戒“好谀”181
第五节 品高自能拒诱惑182
第十三章 领导效能187
第一节 领导效能的内容和意义187
第二节 提高政委领导效能的方法与途径189
第十四章 领导者选人用人193
第一节 选拔、培养人才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193
第二节 领导者选人用人的基本原则199
第三节 领导者选拔、使用人才的方法与艺术210
第二节 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219
第一节 领导者的影响力219
第十五章 领导者的影响艺术219
第三节 领导者实施影响力的方式222
第十六章 领导者的授权艺术225
第一节 领导者授权的意义225
第二节 领导者授权的原则和形式226
第三节 领导者授权的方法和控制229
第十七章 领导者人际协调艺术233
第一节 人际协调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233
第二节 人际协调的基本方式和方法235
第三节 沟通是实现人际协调的主要渠道238
第十八章 政委处理与上级关系的方法241
第一节 与上级交往要适度241
第二节 与上级信息沟通的特点、内容与形式244
第三节 建立与上级领导等距关系的方法247
第四节 向上级提出要求的方法250
第五节 向上级提出忠告的方法254
第六节 更新上下级关系的方法258
第一节 树立威信的方法265
第十九章 政委处理与下级关系的方法265
第二节 处理与下级关系要坚持公平的原则269
第三节 满足下级合理要求的方法274
第四节 让下级充分发表意见的方法278
第五节 表扬下级的有效方法282
第六节 批评下级的正确方法285
第七节 取信于下级的有效方法290
第一节 领导者同级关系的特点与作用295
第二十章 政委处理与同级关系的方法295
第二节 政委正确处理同级关系的原则297
第三节 政委正确处理同级关系的艺术298
第二十一章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概述301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各项工作的生命线301
第二节 党中央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对策与措施302
第三节 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提出的新思想315
第四节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32
第五节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开展反腐败斗争351
第六节 正确理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方略,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362
第七节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与提高政工干部素质375
第八节 以改革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386
第二十二章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途径393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393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继承、借鉴与创新396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根本依据和主要原则409
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决策方法416
第五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法430
第六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453
第七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形式462
第八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470
第二十三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概述481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48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490
第三节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496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地位501
第二十四章 毛泽东思想概述501
第二节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508
第三节 关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515
第四节 论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526
第五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534
第六节 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546
第二十五章 邓小平理论概述55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551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561
第三节 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569
第二十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述571
第一节 “三个代表”的提出571
第二节 “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及内涵573
第三节 “三个代表”的重要作用及意义579
第四节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584
第二十七章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589
第一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589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600
第三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610
第四节 力求实现全面协调发展619
第五节 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632
第六节 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645
第二十八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57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述657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做法693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77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775
第二十九章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775
下卷775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实践与探索787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794
第三十章 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797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行动指南797
第二节 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800
第三节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802
第四节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807
第三十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81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813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816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819
第三十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823
第一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823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827
第三节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840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纲领847
第三十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847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855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861
第四节 党的纲领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868
第三十四章 党的基本经验871
第一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871
第二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877
第三节 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81
第四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886
第五节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891
第六节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894
第七节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897
第八节 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902
第九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推进共同发展907
第十节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912
第三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919
第一节 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919
第二节 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924
第三节 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行动上930
第三十六章 共产党员的权利和义务939
第一节 党员权利和义务概述939
第二节 党员权利的具体内容与正确行使党员权利942
第三节 党员义务的具体内容与履行党员义务的自觉性948
第四节 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全面履行权利和义务955
第三十七章 党务工作概述957
第一节 党务工作导论957
第二节 党务工作的作用和基本职能963
第三节 党务工作者975
第四节 党务工作的基本方法982
第三十八章 党的组织工作987
第一节 党的组织工作的地位、作用、任务与原则987
第二节 党的组织制度990
第三节 党的干部工作993
第四节 发展党员工作998
第五节 党员教育工作1012
第六节 党员管理工作1025
第一节 党建理论的发展和总体要求1047
第三十九章 党的建设工作1047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1051
第三节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52
第四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054
第五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1056
第六节 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建设1061
第四十章 党的宣传工作1065
第一节 宣传工作的历史地位1065
第二节 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1071
第三节 宣传工作的主要原则与基本方针1089
第四节 党群工作方面的宣传工作1104
第五节 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的宣传工作1118
第六节 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宣传工作1126
第七节 政治文明建设方面的宣传工作1142
第八节 军队、国防和祖国统一方面的宣传工作1156
第九节 对外宣传工作和信息化建设1169
第一节 党的纪律的性质、作用和要求1183
第四十一章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1183
第二节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性质和任务1187
第三节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方针和原则1189
第四节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程序1190
第五节 党风廉政建设与党的纪律处分1193
第四十二章 党的统一战线工作1203
第一节 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特点1203
第二节 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意义和作用1204
第三节 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1208
第四节 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范围、对象和组织形式1210
第五节 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内容1212
第四十三章 党对群众组织的工作1217
第一节 群众组织的地位和作用1217
第二节 党与群众组织的关系1221
第三节 加强和改善党对群众组织的领导1223
第四十四章 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1227
第一节 加强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的必修课1227
第二节 党员党性修养与锻炼的主要内容1243
第三节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性修养1249
第四节 党性修养与锻炼的主要途径1269
第四十五章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1275
第一节 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义1275
第二节 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指导原则1285
第三节 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方法步骤和组织领导1294
第四节 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涵和特点1304
第五节 “三个代表”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要求1313
第六节 崇高的思想境界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前提1343
第七节 过硬的实践本领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手段1355
第八节 先锋模范作用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体现1364
第九节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1373
第十节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1385
第四十六章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395
第一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1395
第二节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1406
第三节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1415
第四节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1425
第五节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1433
第六节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1440
第七节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1450
第八节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1456
第四十七章 行政公文1465
第一节 行政公文概述1465
第二节 命令(令)1468
第三节 议案1470
第四节 决定1472
第五节 指示1474
第六节 公告1476
第七节 通告1477
第八节 通知1478
第九节 通报1481
第十节 批复1484
第十一节 函1485
第十二节 会议纪要1487
第十三节 报告1490
第十四节 意见1491
第四十八章 常用文书1493
第一节 工作简报1493
第二节 信息1494
第三节 调查报告1496
第四节 计划、规划、安排1498
第五节 总结1499
第六节 先进事迹材料1500
第七节 经验材料1501
第八节 会议记录1502
第九节 批示1503
第十节 讲话稿1504
第十一节 值班日记1505
第十二节 述职报告1506
第十三节 汇报提纲1507
第十四节 人物鉴定1508
第十五节 大事记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