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本书编写组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9186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国-现代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开篇的话 1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5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5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9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4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7

一、军事侵略17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7

二、政治控制19

三、经济掠夺21

四、文化渗透23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25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25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26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28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28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30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33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33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33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35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37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37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38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39

一、戊戌维新运动39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42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45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45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45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47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48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49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50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50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51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53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53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55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61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61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63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70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74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74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74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74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78

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7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81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81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84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87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89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89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90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95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95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95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97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98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102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02

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104

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106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08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108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108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109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111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111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111

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12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113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115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115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115

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116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16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117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119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120

五、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121

六、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123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126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126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126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127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130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130

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30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133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134

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134

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135

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136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139

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139

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140

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141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142

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143

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143

二、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144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146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53

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153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 156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 158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61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161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161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162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64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164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165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169

第三节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169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170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172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175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78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178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178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179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183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 183

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87

三、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 192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195

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195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196

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198

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199

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202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2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202

二、改革开放的起步203

三、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205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207

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207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20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211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214

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214

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21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218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21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定221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22

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226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226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227

结束语 234

附录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记 236

后记 243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