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方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方法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30578964.jpg)
- 王如松,徐洪喜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0463935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185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城市环境: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研究-扬州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方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态市建设概论3
1.1 规划编制背景3
第一篇 总纲3
1.2 扬州生态市建设的机遇与挑战6
1.3 生态市建设的内涵、原则及目标7
第二章 生态市建设的复合生态评价13
2.1 生态市评价指标体系13
2.2 扬州生态市建设的基市条件与基础考核指标14
2.3 扬州生态市建设系统评价指标18
2.4 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综合指标20
第三章 扬州复合生态系统区划31
3.1 区域复合生态系统评价31
第二篇 复合生态系统区划与生态环境保育31
3.2 分区生态建设控制指标35
3.3 生态资产类型划分36
3.4 区域复合生态建设的空间框架39
3.5 复合生态区划40
第四章 扬州水生态建设与管理规划57
4.1 水生态服务功能57
4.2 扬州市水复合生态系统辨识59
4.3 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的胁迫效应60
4.4 人类活动对水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61
4.5 人类活动对水生态服务功能的当量测算65
4.6 水生态服务功能退化机理67
4.7 扬州市水生态建设规划68
5.2 大气环境生态建设83
5.1 污染防治的生态建设原则83
第五章 寓污染防治于生态建设中 83
5.3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84
5.4 噪声控制规划85
5.5 农田生态保育规划85
5.6 森林资源保护85
5.7 生物多样性保护86
5.8 土地资源保护86
5.9 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修复86
5.10 能源建设的生态转型87
第三篇 扬州城镇体系与沿江主体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第六章 人口发展与区域城镇体系建设93
6.1 人口发展93
6.2 扬州城镇体系的生态建设97
6.3 城镇的空间组织106
第七章 扬州市沿江主体城市景观生态建设111
7.1 概论111
7.2 景观生态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12
7.3 城市景观生态结构与功能规划112
7.4 城市景观格局与交通网络体系建设116
7.5 生态缓冲园、带的建设118
7.6 典型区域景观生态建设122
第八章 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建设131
8.1 重视人居环境的生态要求131
8.2 推广生态建筑和生态小区建设131
8.3 推广生态村、镇和生态居住区示范建设131
8.4 人居环境建设的生态示范工程133
9.1 昔日扬州经济和产业的光辉137
9.2 扬州产业发展态势137
第四篇 扬州市产业生态转型及生态产业建设规划第九章 扬州产业发展概况137
9.3 扬州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139
第十章 扬州产业的发展和生态转型141
10.1 产业的生产模式和特点141
10.2 产业的生态转型144
10.3 产业生态转型的原则146
10.4 产业生态转型的策略146
10.5 扬州产业建设和生态转型目标与指标150
10.6 产业布局152
第十一章 光合资源产业和传统农业的生态转型157
11.1 扬州农业和农村可能的产业转型157
11.2 农业生态转型理念、目标和经营方式158
11.3 扬州农村和农业向知识型、服务型、网络型、效益型、规模型的转化158
11.4 光合资源产业建设159
11.5 光合资源产业生态转型及发展的途径和措施161
11.6 光合资源业发展的体制、收策等软件的完善167
第十二章 传统工业的生态转型171
12.1 扬州传统工业发展现状171
12.2 传统工业的生态转型171
12.3 生态产业园——新兴技术和优势产业的区域组合和传统产业的生态耦合172
12.4 工业产业基地建设173
第十三章 人居生态住区建筑业175
13.1 人居生态住区背景175
13.2 生态建筑和生态住区的内涵175
13.3 生态建筑和生态住区主题和要求176
13.4 人居住区与环境建设业发展重点177
13.5 人居建筑业发展措施179
14.2 扬州市旅游业发展优势、约束、机遇和挑战181
第十四章 旅游业和生态旅游业181
14.1 发展生态旅游181
14.3 扬州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原则183
14.4 扬州旅游发展总体构想184
14.5 扬州旅游发展策略187
第十五章 人文商旅业191
15.1 人文商旅业发展重点191
15.2 人文商旅业发展措施192
第十六章 扬州生态型产业示范项目193
第五篇 生态文化与能力建设199
第十七章 扬州生态文化建设规划199
17.1 生态文化建设目标与指标199
17.2 维扬文化演替史与发展态势204
17.3 扬州生态文化建设战略210
18.1 可持续能力建设221
第十八章 扬州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与生态市规划实施保障措施221
18.2 科技发展能力建设225
18.3 人力资源建设226
18.4 融资渠道和激励机制227
18.5 生态整合能力建设228
18.6 生态监测及监督管理能力建设230
18.7 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231
18.8 国内、国际合作能力建设233
18.9 风险分析和减绥对策234
第十九章 典型示范工程及优先发展项目237
19.1 项目类型237
19.2 项目投资237
附录 扬州循环经济生态建设案例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