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测量学 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测量学 第4版
  • 李秀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8587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测量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测量学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测量学的任务与作用1

一、测绘学与测量学1

二、测量学的分支学科1

三、测绘学的发展简括2

四、测量学的任务2

五、测量学的作用2

第二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3

一、地球的形状3

二、参考椭球定位3

第三节 地面点位的确定4

一、测量坐标系4

二、测量高程系7

第四节 地球曲率对测量工作的影响7

一、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8

二、地球曲率对高差的影响8

第五节 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9

一、测量的基本问题9

二、测量的基本工作10

三、测量的基本原则10

第六节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11

一、真误差与观测条件11

二、观测误差的分类11

三、偶然误差的特性12

四、衡量精度的指标12

五、误差传播定律13

六、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14

小结16

复习思考题16

第二章 水准测量17

第一节 水准测量原理17

一、高差测量17

二、高程计算17

第二节 水准测量的仪器与工具18

一、微倾水准仪的构造18

二、水准尺和尺垫20

三、微倾水准仪的使用21

第三节 水准测量的方法与校核22

一、水准点22

二、水准路线23

三、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23

四、水准测量的校核25

第四节 水准测量的成果整理26

一、高差闭合差的计算26

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26

三、待定点高程的计算26

第五节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27

一、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原理28

二、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28

第六节 数字水准仪简介29

一、数字水准仪的原理29

二、数字水准仪及条形码尺29

三、数字水准仪的特点30

四、数字水准仪的使用30

第七节 水准测量误差分析及减弱措施30

一、水准测量误差来源30

二、水准测量注意事项31

小结31

复习思考题32

第三章 角度测量33

第一节 角度测量原理33

一、水平角测量原理33

二、竖直角测量原理33

第二节 光学经纬仪34

一、DJ6型光学经纬仪34

二、读数装置与读数方法35

三、经纬仪轴线及其应满足的条件36

四、经纬仪的使用36

第三节 水平角测量38

一、测回法38

二、方向观测法39

第四节 竖直角测量40

一、竖盘的构造40

二、竖直角计算方法41

三、指标差的计算42

四、竖直角的观测43

第五节 电子经纬仪43

一、光栅度盘测角原理43

二、电子经纬仪的使用44

第六节 角度测量误差简析45

一、仪器误差45

二、观测误差45

三、外界条件的影响46

小结46

复习思考题46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48

第一节 钢尺量距48

一、量距工具及方法48

二、钢尺量距的误差来源及注意事项49

第二节 视距测量50

一、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原理50

二、视准轴倾斜时的视距原理51

三、视距测量的观测与计算52

四、视距测量的误差来源52

第三节 光电测距53

一、光电测距的基本原理53

二、相位式光电测距仪的工作原理54

三、光电测距仪的使用55

四、光电测距的成果整理55

五、手持激光测距仪简介56

第四节 直线定向56

一、标准方向的种类56

二、表示直线的方法56

三、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57

四、正、反方位角的关系57

第五节 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58

一、罗盘仪的构造58

二、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58

小结59

复习思考题59

第五章 全站仪及其使用61

第一节 概述61

一、发展61

二、分类62

三、结构62

第二节 全站仪的基本操作63

一、角度测量模式64

二、距离测量模式65

三、坐标测量模式65

四、星键模式66

第三节 全站仪的存储管理66

第四节 使用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68

第五节 高端全站仪简介70

一、测量机器人70

二、三维激光扫描仪71

小结73

复习思考题74

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75

第一节 控制测量概述75

一、国家基本控制网75

二、城市控制网77

三、小地区控制网78

四、图根控制网78

第二节 导线测量79

一、导线的布设形式79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80

第三节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81

一、闭合导线的计算81

二、附合导线的计算84

三、支导线的计算85

第四节 导线测量错误的检查85

一、一个转折角错误的检查方法85

二、一条边长错误的检查方法86

第五节 高程控制测量87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87

二、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89

小结91

复习思考题91

第七章 全球定位系统(GNSS)定位技术92

第一节 GNSS概述92

第二节 GPS定位技术的特点93

第三节 GPS的组成93

一、空间星座部分93

二、地面监控部分94

三、用户设备部分95

第四节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96

一、GPS卫星信号96

二、GPS定位的基本原理96

三、伪距定位97

四、载波相位定位98

五、实时差分定位99

六、GPS的定位模式100

第五节 GPS测量的实施101

一、GPS测量的误差分析101

二、GPS控制网的设计102

三、GPS控制网的施测105

四、GPS控制网限差规定105

第六节 手持GPS及其使用106

一、手持GPS的特点106

二、手持GPS的基本功能106

三、手持GPS的使用107

小结107

复习思考题108

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109

第一节 地形图的比例尺109

一、比例尺的表示方法109

二、比例尺精度109

第二节 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式110

一、地物符号113

二、注记符号113

三、地貌符号113

第三节 地貌的表示113

一、等高线113

二、典型地貌的等高线115

第四节 测图前的准备117

一、图幅的划分117

二、图纸准备117

三、绘制坐标方格网117

四、展绘控制点118

第五节 碎部测量118

一、碎部点的选择118

二、测定碎部点的方法119

三、经纬仪测绘法119

四、地形图的绘制121

第六节 地形图的拼接与整饰121

一、地形图的拼接121

二、地形图的检查验收122

三、地形图的整饰123

小结123

复习思考题123

第九章 地形图的识读125

第一节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125

一、梯形分幅法125

二、矩形分幅法129

第二节 地形图的基本内容129

一、辅助要素129

二、地理要素131

三、数学要素132

第三节 地形图的判读132

一、读图的方法及程序132

二、地物判读133

三、地貌判读133

第四节 电子地图及应用134

一、电子地图的概念134

二、电子地图的优点134

三、电子地图的应用135

小结136

复习思考题137

第十章 地形图的应用138

第一节 地形图的一般应用138

一、点位坐标的量测138

二、点位高程的量测139

三、两点间距离的量测139

四、坐标方位角的量测140

五、地面坡度量测140

第二节 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140

一、在图上设计等坡线140

二、绘制某一方向的断面图141

三、确定汇水周界142

四、计算地表斜面积142

五、土地平整中的土石方量计算142

第三节 地形图的野外应用143

一、地形图定向143

二、确定站立点位置144

三、调绘填图145

第四节 地形图在城镇规划中的应用146

一、城镇建设用地的地形分析146

二、地形条件与建筑布局的关系147

三、地形条件与给排水的关系148

第五节 面积量测148

一、解析法148

二、图解法150

三、求积仪法150

小结152

复习思考题152

第十一章 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155

第一节 数字化测图概述155

一、概述155

二、数字化测图的发展与应用157

第二节 数字化测图的硬件和软件环境157

一、硬件环境157

二、软件环境159

第三节 数字化测图的方法160

一、地理信息的编码与数字测图的作业模式161

二、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164

三、GPS-RTK野外数据采集164

四、数字地形图的绘制167

五、数字地面模型与等高线的生成171

第四节 地形图的数字化173

一、数字化仪(Graphic Digitizer)作业模式173

二、扫描仪及其作业步骤175

小结176

复习思考题176

第十二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178

第一节 角度、距离和高程的测设178

一、角度的测设178

二、距离的测设179

三、高程的测设179

第二节 坡度线与圆曲线的测设180

一、坡度线的测设180

二、圆曲线的测设181

第三节 点的平面位置测设184

一、直角坐标法184

二、极坐标法185

三、距离交会法186

四、角度交会法186

五、全站仪极坐标法186

小结187

复习思考题187

第十三章 工程测量188

第一节 建筑施工测量188

一、建筑基线的测设188

二、建筑方格网的测设189

三、高程控制点的测设190

四、施工测量191

第二节 路线工程测量193

一、踏勘选线193

二、中线测量194

三、曲线测设194

四、路线纵断面测量195

五、路线横断面测量198

第三节 土地平整测量199

一、合并田块平整的测算方法199

二、方格水准测量法计算土方199

第四节 建园放样测量202

一、平原地区建园放样202

二、山丘地区建园放样204

小结206

复习思考题206

附录 测量实验与测量实习指导207

第一部分 测量学实验207

实验1 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208

实验2 普通水准测量210

实验3 光学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211

实验4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212

实验5 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214

实验6 竖直角观测与光学视距测量215

实验7 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217

实验8 钢尺量距与罗盘仪定向218

实验9 经纬仪导线测量及内业计算219

实验10 GPS的认识和使用221

实验11 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地形图221

实验12 数字化测绘地形图223

实验13 地形图的识读223

实验14 地形图的室内应用224

实验15 地形图的野外应用226

实验16 建筑物轴线测设226

实验17 高程测设与坡度线测设227

实验18 圆曲线测设228

第二部分 测量综合实习230

参考文献2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