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郭嵩焘洋务观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郭嵩焘洋务观研究
  • 李新士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508773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郭嵩焘(1818~1891)-思想评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郭嵩焘洋务观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世与创新——郭嵩焘洋务观的湘学渊源和对湘学的创新1

第一节 湖湘之学的演变及特征2

一、胡安国、胡宏父子开创的湖湘之学3

二、王夫之对湘学的近代转换和对晚清湖湘理学群体的影响5

三、曾国藩对湖湘之学的改造8

第二节 郭嵩焘对湖湘之学创新精神的发挥9

一、船山思想对郭嵩焘的影响9

二、湖湘理学经世派的崛起13

第三节 郭嵩焘洋务观的哲学基础15

一、多元道器观16

二、求真务实的知行观17

第四节 郭嵩焘对中西教育的比较19

一、西方教育实事求是20

二、中国教育虚文无实22

三、关心留学事业25

第五节 兴实学以振人心风俗29

一、人心风俗为立国根本29

二、投身教育改善风俗31

三、对湖南新政的影响34

第二章 利用与厚生——郭嵩焘融合中西的经济改良思想39

第一节 对西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看法40

一、对西方科技的认识40

二、对资本主义企业的认识42

三、对西方富强本末的考察44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经济的认识48

一、对传统抑商政策的批判48

二、通筹公私之利53

第三节 融合中西的经济改良思想56

一、工商并重的经济自由之设想57

二、体察本末、循序渐进的发展理论61

三、改良中国农业的建议64

第三章 反思与借鉴——郭嵩焘融合中西的政治改良思想67

第一节 对西方政治体制的考察68

一、对西方政党制度和代议制的看法69

二、对英国法律制度的考察70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政治的看法75

一、批评皇帝的不作为76

二、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缺陷79

三、批判君主集权于一身83

四、倡行法治84

第三节 融合中西的政治改良思想85

一、最早对俄国和日本政治改革所做的宣传87

二、“三百年始有振兴之望”说的提出91

第四章 怀柔与循理——郭嵩焘维护国家主权的和平外交思想97

第一节 对西方列强争夺世界的看法97

一、对洋人(远人)的认识98

二、对西方国家掠夺世界的认识103

第二节 对中国摆脱软弱命运的分析108

一、不进行不必要的武力冲突110

二、朝廷不为杂言所挟持114

第三节 维护国家主权的和平外交思想117

一、发挥善待远人的优良传统117

二、“诚信”“平等”“和平”的外交原则119

三、维护国家主权的近代外交观念之形成122

第五章 迎拒与选择——郭嵩焘洋务观与守旧派思想之比较125

第一节 守旧派的组成和文化主张126

一、组成人员127

二、守旧派的文化心理128

第二节 采用西方自然科学与固守中国传统文化的争论136

一、同文馆的设立137

二、同文馆之争139

第三节 近代海洋观与传统观念的冲突141

一、海防之争141

二、《条议海防事宜》145

第四节 近代交通观念与传统观念的较量149

一、关于铁路的中外之争149

二、洋务派与守旧派的长期论战151

三、郭嵩焘的近代交通观159

第六章 承接与开启——郭嵩焘对早期改良派和近代新学的影响164

第一节 早期改良派的形成165

一、早期改良派的组成165

二、郭嵩焘成为早期改良派的精神领袖167

第二节 郭嵩焘对早期改良派的思想影响169

一、经济自由的富民思想的影响170

二、维护国家主权的观念172

三、政治改良理想的影响和差异176

第三节 近代新学的早期建构177

一、经世致用与西方思想方法的结合180

二、对西学的评判和接纳183

三、改造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190

参考资料192

后记2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