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信用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系列教材 信用管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等学校信用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系列教材 信用管理学
  • 吴晶妹,韩家平主编;卢亚娟,刘红霞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3395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贷款管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信用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系列教材 信用管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信用管理的产生与发展1

第一节 信用3

一、信用的内涵与外延3

二、信用的特征与构成7

三、信用的功能与作用18

四、信用资本论21

第二节 信用管理25

一、信用管理的概念和内容25

二、信用管理的功能与作用29

三、信用管理的发展趋势31

第三节 信用管理与经济交易35

一、信用管理与经济增长35

二、信用管理与信用危机48

三、信用管理与国内外贸易52

第四节 信用管理与社会治理57

一、信用管理与社会信用环境57

二、信用管理与信用记录64

三、信用管理与提升社会治理水平67

第二章 社会信用体系71

第一节 社会信用体系界定与框架73

一、社会信用体系的内涵73

二、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75

三、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76

四、社会信用体系的意义与作用80

第二节 社会信用体系构成与运行86

一、社会信用体系的构成86

二、社会信用体系的四大领域88

三、社会信用体系对社会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影响100

第三节 国外信用体系建设103

一、美国的社会信用体系103

二、欧洲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108

三、日本的社会信用体系110

第四节 失信惩罚机制111

一、失信惩罚机制的含义、构成要素与特点111

二、失信惩罚机制的运行与影响因素113

三、失信惩罚机制——黑名单114

四、对我国失信惩罚机制构建的建议116

第三章 信用管理行业119

第一节 信用管理行业概述121

一、信用管理行业及其分支121

二、信用管理行业的地位和作用123

三、国外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125

四、中国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126

第二节 征信业126

一、征信概述126

二、征信实务129

三、国内外征信行业131

四、征信技术的发展135

第三节 信用评级业136

一、信用评级概述136

二、信用评级实务139

三、国内外信用评级业145

第四节 商账追收与保理业152

一、商账追收概述152

二、国内外商账追收行业的发展155

三、保理业务概述157

四、国内外保理业务的发展159

第四章 信用管理涵盖的领域163

第一节 金融领域165

一、银行信用管理165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管理170

三、资本市场信用管理173

第二节 工商企业领域175

一、企业信用管理176

二、企业客户信用管理182

第三节 消费信用领域201

一、赊购中的信用管理201

二、信用卡202

三、互联网中的信用消费208

第五章 信用管理的行政监管与社会监督211

第一节 政府部门与信用管理213

一、政府部门在信用管理中的基本作用213

二、政府对信用监管的基本内容215

三、我国职能部门的信用监管218

四、政府信用与政府守信示范228

第二节 我国行业协会的信用监督231

一、行业协会信用监督的必要性231

二、行业协会信用监督的内容233

三、行业协会信用监督的作用235

第三节 国际信用监管与监督237

一、相关国家政府信用监管概况237

二、国际行业组织监督概况241

第六章 信用管理数据环境与技术支撑247

第一节 信用管理的数据环境249

一、信用管理所需的数据文件249

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250

三、信用信息检索系统254

第二节 信用管理的数据处理与技术258

一、信用管理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258

二、大数据时代信用管理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260

三、建立分类别信用信息数据库的方法267

参考文献2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