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0711808.jpg)
- 申建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50163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63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477页
- 主题词:植物营养-研究方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植物营养研究方法的进展1
二、植物营养研究方法的内容和课程要求2
第一章 植物营养的培养研究方法5
第一节 培养研究的特点、种类及发展概况5
一、盆钵培养研究方法5
二、植物短期培养研究方法6
三、控制培养条件的其他生物研究方法6
第二节 土壤培养研究方法7
一、土培试验的任务7
二、土培试验的技术7
第三节 溶液培养研究方法12
一、溶液培养研究的特点与任务12
二、配制营养液的原则与依据12
三、常用营养液的种类14
四、营养液的配制20
五、溶液培养的准备、播种与管理22
第四节 砂砾培养研究方法24
一、砂砾培养的特点与任务24
二、砂砾培养的准备工作24
三、装盆和播种26
四、试验期间的管理27
第五节 控制培养条件下的生物研究方法28
一、隔离培养试验28
二、流动培养及更换培养试验32
三、灭菌培养试验33
四、渗滤水研究方法35
五、幼苗法36
第六节 植物营养培养室的建立39
一、植物营养培养室的结构材料39
二、植物营养培养室的组成、设计要求与类型39
三、植物营养培养室的使用与管理41
思考题42
参考文献42
第二章 植物营养的田间研究方法44
第一节 植物营养田间研究方法的概述44
一、田间研究方法的特点44
二、田间研究方法的类型44
三、田间研究方法的进展46
第二节 植物营养田间研究的方案设计48
一、一些基本概念48
二、试验方案设计的原则48
三、试验方案的设计50
四、试验方案的评价59
第三节 植物营养田间研究的方法设计61
一、试验方法设计的原则61
二、试验方法设计的内容62
三、几种常用的试验方法设计65
四、试验方法设计的选择和应用69
第四节 植物营养田间研究的实施70
一、试验地的选择和准备70
二、试验的布置71
三、田间管理与观察73
四、收获和考种74
五、分析样本的采取75
第五节 植物营养田间研究资料的整理和总结76
一、析因试验资料的整理76
二、回归分析试验资料的整理77
三、多点分散试验资料的整理78
四、肥料长期定位试验资料的整理78
五、试验数据缺区估计和异常数据的判别80
第六节 “3414”试验方案的特点和数据处理83
一、“3414”设计的特点84
二、“3414”设计的数据分析85
第七节 植物营养田间研究成果的示范推广89
一、大田示范试验的意义和特点89
二、大田示范试验技术89
三、数据分析90
四、成果推广93
思考题93
参考文献94
第三章 植物营养研究的生物统计方法95
第一节 误差95
一、总体与样本95
二、真值与平均值95
三、误差的概念、种类及产生原因96
四、集中性与变异性的度量96
五、随机误差的分布101
六、置信限与置信概率106
第二节 统计假设检验107
一、统计假设检验的基本方法107
二、t检验110
三、百分数的假设检验116
四、卡方(X2)检验119
第三节 方差分析125
一、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125
二、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141
三、拉丁方设计方差分析157
四、裂区设计方差分析159
五、正交设计方差分析164
第四节 回归分析167
一、回归分析的概念167
二、线性回归168
三、非线性回归187
第五节 相关分析206
一、直线相关206
二、多元相关与偏相关209
三、通径系数与通径分析212
第六节 协方差分析217
一、协方差分析的意义217
二、协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17
思考题227
参考文献228
第四章 植物营养的施肥模型研究方法230
第一节 施肥模型的概述230
一、植物营养施肥模型研究进展230
二、建立施肥模型的原则与一般程序231
三、应用统计学理论建模的方法与步骤232
第二节 施肥模型的建立234
一、线性模型234
二、非线性模型243
第三节 施肥模型的回归设计256
一、二次回归正交设计256
二、二次回归旋转设计272
第四节 正交趋势模型281
一、正交趋势模型的原理281
二、正交趋势模型的应用286
第五节 区域施肥模型研究方法291
一、聚类研究291
二、模糊评判299
第六节 施肥模型的田间校验302
一、田间校验的试验方案303
二、校验系数A的计算303
三、田间校验实例303
思考题304
参考文献304
第五章 植物营养的机理模型研究方法306
第一节 植物营养机理模型概述306
一、机理模型的种类306
二、植物营养机理模型的基本原理307
第二节 植物养分吸收模型316
一、没有竞争的简化根系吸收模型316
二、有竞争的单根根系吸收模型316
三、有竞争的简化根系吸收模型319
第三节 养分吸收动力学模型322
一、Michaelis-Menten方程322
二、主要营养元素吸收动力学模型324
第四节 田间土壤溶质运输和作物生长模型343
一、大田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和作物生长模型的发展344
二、单一栽培作物模型(模拟单种作物模型)345
三、种植后氮素运输与硝酸盐残留模型351
四、混作植被的养分吸收模型352
思考题357
参考文献357
第六章 植物营养的根和根际研究方法362
第一节 根系的研究方法362
一、根系参数与根系生长的影响因素362
二、根系研究概况367
三、几种常用的根系研究方法368
第二节 根分泌物的研究方法383
一、根分泌物的概念、组成和作用383
二、根分泌物的研究概况384
三、根分泌物的收集和提取386
四、根分泌物的分离与测定388
五、几种典型的根分泌物研究方法389
第三节 根际的研究方法398
一、根际的定义398
二、根际环境的研究概况399
三、根际的研究方法402
第四节 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方法423
一、菌根真菌及其作用423
二、丛枝菌根真菌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424
思考题431
参考文献432
附录438
附录1 一些常用的曲线方程及其图形438
附录2 一些常用的数据表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