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智慧南京 城市发展新模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智慧南京 城市发展新模式
  • 唐建荣,童隆俊,邓贤峰等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10321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城市建设-研究-南京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智慧南京 城市发展新模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编 智慧城市内涵3

1 “智慧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3

1.1 城市发展的历程3

1.1.1 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3

1.1.2 不同阶段特征变化的内因分析5

1.2 当前城市发展的困顿7

1.2.1 人居环境问题7

1.2.2 经济社会问题8

1.2.3 规划决策问题11

1.3 未来城市发展的愿景12

1.3.1 未来发展的愿景13

1.3.2 “智慧化”城市与可持续发展16

2 智慧城市的概念与内涵18

2.1 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及相关概念比较18

2.1.1 IBM的“智慧城市”18

2.1.2 中科院的“感知中国”19

2.1.3 智慧城市的核心理念21

2.2 智慧城市的内涵21

2.2.1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21

2.2.2 智慧城市是涉及城市各领域的全新发展模式23

2.3 智慧城市的特征25

2.4 智慧城市战略的价值26

2.4.1 良好的经济效益26

2.4.2 催生新一代IT技术的应用26

2.4.3 改变世界的潜力27

2.5 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27

第二编 智慧城市构架33

3 智慧城市战略规划思路及发展策略33

3.1 智慧城市战略规划的一般方法33

3.1.1 智慧城市的特点34

3.1.2 智慧城市战略规划的影响因素36

3.1.3 智慧城市战略规划的基本思路39

3.1.4 常用战略规划工具40

3.2 信息技术与城市智慧化42

3.2.1 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数据到智慧42

3.2.2 信息系统发展阶段模型44

3.2.3 城市信息化的发展: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50

3.2.4 城市智慧化水平测评51

3.2.5 结论51

3.3 城市定位与城市智慧化发展51

3.3.1 城市定位的内涵52

3.3.2 城市定位的作用52

3.3.3 城市定位的误区53

3.3.4 城市定位的思路55

3.3.5 城市定位的方法56

3.3.6 转型期的城市定位60

3.4 智慧城市的发展策略64

3.4.1 智慧城市建设模式64

3.4.2 智慧城市发展策略66

3.4.3 智慧城市实现路径67

3.5 周边国家与地区智慧城市发展战略69

3.5.1 日本“i-Japan”计划69

3.5.2 新加坡“智慧国2015计划”71

3.5.3 中国智慧台湾计划73

3.5.4 周边国家与地区智慧战略分析76

4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79

4.1 城市信息化测评方法分析79

4.1.1 信息产业测评法79

4.1.2 信息社会测度法80

4.1.3 中国城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方案80

4.1.4 IBM的智慧城市评价方法81

4.2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84

4.2.1 智慧城市网络互联领域评价指标体系85

4.2.2 城市智慧产业领域评价指标体系87

4.2.3 城市智慧服务领域评价指标体系90

4.2.4 城市智慧人文领域评价指标体系93

第三编 智慧城市技术支撑101

5 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101

5.1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101

5.1.1 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101

5.1.2 与物联网相关的概念比较102

5.1.3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联系与区别103

5.1.4 物联网组网构架及其主要相关技术104

5.1.5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06

5.1.6 国内物联网的行业应用实例108

5.2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109

5.2.1 云计算简介109

5.2.2 云计算的原理110

5.2.3 云计算的优势111

5.2.4 云计算的形式113

5.2.5 云计算的发展现状114

5.3 射频识别(RFID)技术116

5.3.1 RFID简介116

5.3.2 RFID的工作原理116

5.3.3 RFID技术与条形码技术的区别117

5.3.4 RFID应用案例119

5.3.5 RFID的发展趋势122

6 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与防范124

6.1 智慧地球理念其深层次原因分析124

6.1.1 符合城市化发展的趋势124

6.1.2 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125

6.1.3 符合IBM的竞争战略126

6.1.4 把握住了后危机时代经济转型发展的时机126

6.2 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分析127

6.2.1 影响信息产业整体布局风险128

6.2.2 数据安全风险129

6.2.3 社会伦理风险130

6.2.4 信息安全主体法律问题分析131

6.2.5 实现智慧地球的技术风险132

6.3 智慧城市核心技术安全风险分析133

6.3.1 云计算的安全风险分析133

6.3.2 物联网的安全风险分析136

6.4 智慧城市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138

6.4.1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分析138

6.4.2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思路140

第四编 智慧南京实践145

7 智慧南京建设的背景与基础145

7.1 南京建设智慧城市的背景145

7.1.1 南京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市场形势146

7.1.2 南京的经济结构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147

7.1.3 南京城市化进程需寻求新的突破点154

7.2 南京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158

7.2.1 南京的历史人文基础159

7.2.2 建设智慧南京的环境基础161

7.2.3 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为智慧南京建设带来新的动力165

7.2.4 “全域统筹一体发展”与智慧南京建设互为基础,相互推进166

7.2.5 南京物联网产业五大平台是支撑智慧南京建设的基础167

7.3 城市文化复兴助推智慧南京的建设168

7.3.1 “城市文化”的含义及意义168

7.3.2 “城市文化”的定位169

7.3.3 欧洲的“城市文化复兴”169

7.3.4 欧洲“城市文化复兴”的理论途径170

7.3.5 智慧南京建设与南京的“城市文化复兴”172

8 智慧南京总体思路及顶层设计构想178

8.1 智慧南京总体思路和目标178

8.2 智慧南京顶层设计思路179

8.2.1 关于“顶层设计”179

8.2.2 智慧南京顶层设计思路180

8.3 智慧南京10大示范工程思考192

8.3.1 “智能交通”工程192

8.3.2 “智慧城市光网”工程198

8.3.3 “智能工业”工程199

8.3.4 “智慧医疗”工程202

8.3.5 “智慧政府服务”工程206

8.3.6 “智能电网”工程208

8.3.7 “智慧青奥”工程210

8.3.8 “智慧城市市民卡”工程212

8.3.9 “智慧生态”工程213

8.3.10 “智慧社区”示范工程214

9 智慧南京保障体系若干思考216

9.1 加大创新力度216

9.1.1 营造一流的创新文化218

9.1.2 完善一流的创新政策220

9.1.3 构建一流的创新载体227

9.2 强化组织领导230

9.3 注重规划引领231

9.4 营造良好环境231

9.5 跟踪前沿技术232

9.6 完善投融资体系233

9.7 实施人才战略238

9.8 营造宣传舆论氛围242

主要参考文献243

后记2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