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史纲 第1卷 殷周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史纲 第1卷 殷周史
  • 翦伯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7464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中国-通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史纲 第1卷 殷周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一 前氏族社会(原始群)9

第一章 中国人种的起源与历史的序幕9

第一节 开天辟地的时代9

第二节 “北京人”的出现11

第三节 中国的伊甸乐园16

第四节 新的人种之外来22

第二章 前氏族社会的经济构造27

第一节 早期旧石器文化与原始采集经济——有巢氏时代27

第二节 中期旧石器文化与采集狩猎经济——燧人氏时代32

第三节 晚期旧石器文化与采集、狩猎经济之发展——伏羲氏时代37

第三章 前氏族社会的生产关系与家族关系43

第一节 有巢氏时代的原始群与血族群婚43

第二节 燧人氏时代的性别、年龄别社会与亚血族群婚48

第三节 伏羲氏时代的氏族社会的萌芽与亚血族群婚家族向对偶婚家族之过渡51

第四章 前氏族社会的意识诸形态56

第一节 言语的发生及其形成的过程56

第二节 宗教的发源及其原始的形态——万物有灵59

第三节 原始的艺术——卵石彩绘、鹿角雕刻及原始舞蹈63

二 氏族社会73

第五章 中国人种的分布与氏族社会的形成73

第一节 世界的新面貌与中国历史的新形势73

第二节 中国人种的大移动与史前文化的大交流78

第六章 氏族社会的经济构造85

第一节 早期新石器文化与畜牧、种植的发明——神农、黄帝时代85

第二节 中期新石器文化与畜牧、种植经济的发展——尧、舜、禹时代93

第三节 晚期新石器文化与田野农业之出现——夏代100

第七章 氏族社会的家族关系与社会组织108

第一节 对偶婚家族与族外婚108

第二节 母系氏族社会及其向父系氏族社会之转化114

第八章 氏族社会的意识诸形态124

第一节 氏族社会的宗教——图腾主义的信仰、咒术与祖先崇拜124

第二节 氏族社会的艺术——陶片上的彩画、骨石的雕刻与舞蹈131

三 古代社会(奴隶社会)141

第九章 商族的起源与古代国家的建立141

第一节 古代的世界与古代的中国141

第二节 史前的商族——其出发点与分布区域144

第三节 商族的大征服与夏族的大移动151

第十章 商代的社会生产力157

第一节 殷墟出土的青铜器文化157

第二节 商代是青铜器时代还是石器时代162

第三节 商末有没有铁器的应用168

第十一章 商代的社会经济构造173

第一节 农业取得了支配地位173

第二节 畜牧退到次要的地位,渔猎娱乐化178

第三节 手工业分工的发达181

第四节 商业交换的繁荣184

第十二章 商代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189

第一节 商代社会关系的构成——奴隶所有者与奴隶189

第二节 商代社会关系的发展——盘庚迁都与商末的东南征伐194

第三节 商代社会关系的决裂——“武王伐纣”、“前徒倒戈”与商代奴隶制国家的灭亡200

第十三章 商代的家族关系204

第一节 一夫一妻制家族形态的成立与“多父”、“多母”之说204

第二节 一夫一妻制家族形态的发展与原始杂婚制的遗风211

第十四章 商代社会的意识诸形态217

第一节 文字的起源及其最初阶段217

第二节 科学的萌芽——历数的发明222

第三节 艺术——铜器上的镂刻、陶器上的花纹、音乐与舞蹈224

第四节 宗教——上帝的出现,骨卜与龟卜,祖妣同祀231

四 初期封建社会239

第一编 初期封建社会的形成239

第十五章 周族的起源与初期封建国家的建立239

第一节 周族的起源与羌族239

第二节 西周时代的世界与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活动244

第三节 西周初期封建国家建立的过程248

第四节 新旧社会秩序的斗争与初期封建国家建立的完成252

第十六章 西周社会的经济构造257

第一节 庄园制度的成立与所谓“井田制”257

第二节 庄园制度下的农业生产与力役地租262

第三节 庄园制度下的手工业与商业269

第四节 庄园经济的发展与西周的没落275

第十七章 西周时代的社会关系284

第一节 等级制度的形成与西周的政治组织284

第二节 爵位的等级制与“五服”、“五等”之说288

第三节 西周的“庶人”是“奴隶”还是“农奴”293

第十八章 西周社会的意识诸形态298

第一节 宗教——天道设教与祖先崇拜298

第二节 科学、文学与艺术304

第二编 初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及其转向第十九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世界与中国311

第一节 世界的新形势311

第二节 中国境内诸民族的大争斗与大融混314

第二十章 春秋、战国时代历史发展的倾向321

第一节 封建地方经济之发展与“五霸继起”的局面之出现321

第二节 封建地方经济发展之均衡与“七雄并峙”的局面之出现330

第二十一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经济构造335

第一节 铁器的普遍应用与生产组织的演变——由领邑制过渡到郡县制335

第二节 农业劳动生产性的提高与地租形态的转化——由力役地租过渡到现物地租340

第三节 庄园经济的解体与初期城市经济之兴起——农民的逃亡,独立手工业者与独立商人之出现346

第四节 新旧土地所有者的斗争与历史的新转向349

第二十二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关系355

第一节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等级制度的演变355

第二节 土地所有关系的改变与爵位制的紊乱357

第三节 农奴的两极分化——向上升华为商人,向下沉沦为皂隶361

第二十三章 春秋、战国社会的意识诸形态366

第一节 宗教——天道观念的动摇与演变366

第二节 哲学的诸流派370

第三节 文学与艺术的发展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