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十一五”节能目标 对策与实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戴彦德,白泉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20000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6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179页
- 主题词:节能-经济政策-研究报告-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十一五”节能目标 对策与实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实施节能管理的经济学依据1
一、节能的经济属性1
二、行政手段3
三、法律手段5
四、经济手段6
第二章 中央政府推进节能的对策及全国节能进展9
一、中央政府推进节能的政策措施9
1.行政手段10
1.1 明确节能的战略地10
1.2 强化节能领导机构11
1.3 节能目标按地区分解及考核12
1.4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17
1.5 组织、推行重大节能行动20
1.5.1 十大重点节能工程20
1.5.2 千家企业行动21
1.5.3 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能效对标活动24
1.5.4 加强节油节电工作25
1.5.5 全民节能行动26
1.5.6 政府发挥节能表率28
1.6 加强能源消费统计体系29
2.法律手段31
2.1 修订、完善《节能法》31
2.2 确立六项节能长效机制32
2.3 制定《节约能源法》配套法规和标准33
2.3.1 《节能法》配套法规和规章34
2.3.2 完善节能标准37
2.3.3 扩大节能标识覆盖范围,提高能效标准44
2.4 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的管理47
2.5 建立执法体系,开展执法检查49
2.6 广泛宣传《节能法》50
3.经济手段50
3.1 促进节能的财政政策51
3.1.1 《节能法》关于设立节能专项资金的规定51
3.1.2 安排节能财政资金51
3.1.3 淘汰落后产能转移支付资金53
3.1.4 建筑节能改造补贴政策54
3.1.5 促进节能技术进步的财税政策55
3.1.6 支持节能技术服务能力建设55
3.2 促进节能的税收政策56
3.2.1 《节能法》有关促进节能的税收政策规定56
3.2.2 企业所得税减免56
3.2.3 增值税减免57
3.2.4 出口退税62
3.2.5 汽车消费税和车船使用税63
3.2.6 成品油税费改革64
3.2.7 资源税64
3.3 促进节能的价格政策66
3.4 促进节能的金融政策68
3.4.1 国家法规有关促进节能金融政策的规定68
3.4.2 示范和推广基于市场的节能投融资机制69
3.4.3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71
3.4.4 发展融资租赁业71
3.5 促进节能的政府采购政策72
二、全国的节能成效73
1.单位GDP能耗上升趋势得以扭转,下降幅度逐年加大73
2.政府推进节能的主导能力明显加强75
3.能源利用效率提升速度加快75
4.十大重点工程推动节能技术加快普及77
5.千家大型重点用能企业成为企业节能领头羊77
6.节能基础工作更加扎实81
7.全社会节能意识显著提高81
三、截至目前为止最有效的节能手段82
四、问题82
1.“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形势依然严峻82
2.经济增速偏快,经济结构节能难度大83
3.全球金融危机对节能带来新问题和新挑战84
4.行政手段多,法律、经济手段少85
5.《节能法》确立的长效机制尚未到位,既有政策执行力需要保证85
6.行业性节能服务能力弱86
五、建议86
1.坚定节能目标和信念不动摇86
2.抓住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87
3.加强节能管理机构对经济结构调整的话语权和影响力88
4.培育有利于节能的市场环境88
5.着力抓好节能的长效机制,抓好政策落实89
6.加强节能技术服务能力建设89
7.加大建筑、交通、农业和农村节能工作的力度90
8.加强国际先进节能经验的研究和示范90
第三章 地方政府推进节能的主要措施与实施效果91
一、各地区“十一五”节能目标中期评估结果91
二、各地区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的政策和措施101
1.行政措施101
1.1 各级政府层层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101
1.2 建立节能工作统筹领导体系102
1.3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102
1.4 强化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的节能管理104
1.5 强化能源消费统计105
2.法律措施105
2.1 制定地方性《节能法》配套法规105
2.2 制定操作性更强的地方性节能配套政策106
2.3 完善节能执法机构109
3.经济措施109
3.1 推行差别电价109
3.2 建立节能专项资金110
3.3 加大节能技术研发资金投入111
3.4 实施节能奖励112
三、各省区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面临的问题和难点112
1.基层干部对节能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尚待提高112
2.各地在处理经济发展与节能关系时面临挑战113
3.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113
4.地方节能工作机构有待进一步完善114
5.节能投入相对不足114
6.地区内的行业节能管理亟待加强114
四、支持地方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对策和建议115
1.正确处理地区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115
2.进一步加强节能机构的有效协调和能力建设115
3.妥善处理区域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115
4.“条块齐抓”,建立分行业的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116
5.进一步加大节能资金的投入力度和覆盖面116
6.建立推动节能的经济激励机制116
第四章 上海市节能政策及实施效果117
一、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和能源状况117
1.经济发展状况117
2.能源消费和节能状况117
2.1 上海能源消费现状118
2.2 能源结构不断优化118
2.3 节能降耗效果明显118
二、上海市推进节能的措施119
1.行政手段119
1.1 制定规划和计划119
1.1.1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19
1.1.2 《上海市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119
1.1.3 《上海市节约能源“十一五”规划》119
1.1.4 《关于本市实施“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通知》119
1.2 建立和完善节能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120
1.3 建立行政约束和激励机制120
1.3.1 节能目标分解120
1.3.2 建立和完善单位GDP能耗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121
1.3.3 分级分层进行考核121
1.3.4 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122
1.3.5 实施行政限批123
2.法律手段124
2.1 修订《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124
2.1.1 修订《节能条例》的指导思想124
2.1.2 修订《节能条例》的“四项原则”125
2.1.3 修订《节能条例》力争做到“六个突出”125
2.2 制定其他法律法规126
2.3 完善节能标准和节能规范126
2.4 强化节能监察中心职责127
3.经济手段128
3.1 制定财政支持政策,出台《上海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128
3.2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129
3.3 价格政策130
3.3.1 较大幅度提高高耗能行业电价130
3.3.2 推进工商业用电同价131
3.3.3 执行国家制定的差别电价131
3.3.4 其他价格政策131
3.4 投融资政策132
三、上海市实施节能政策的效果132
1.单位GDP能耗明显下降132
2.单位产品能耗有所下降133
3.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效果明显133
3.1 对重点用能单位实施分层、分类管理133
3.2 年耗能5万吨以上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耗总量得到控制134
4.节能技改取得实质性进展134
5.主要行业节能效果显著134
6.其他节能进展顺利135
6.1 建筑施工节能135
6.2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和能效公示135
四、存在的问题136
1.新增能耗总量控制难度较大136
2.用能结构变化加快,居民用能调控手段有限136
3.能效标准制定滞后,对监管带来难度136
4.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工作难度大136
五、建议137
1.实施能耗总量控制办法,完善节能降耗的约束机制137
2.加大政府投入137
3.抓紧完善和制定节能减排相关标准137
4.深化节能措施,扩大覆盖面137
5.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137
第五章 山东省节能措施及实施效果139
一、山东省经济和能源发展状况139
1.经济社会发展情况139
2.能源消费及节能状况140
2.1 经济结构偏重,能耗总量大140
2.2 能源对外依存度高141
2.3 节能成效逐渐显现141
2.4 实现节能目标形势依然严峻142
二、山东省推进节能的主要措施143
1.行政手段143
1.1 加大节能政策规划指导力度143
1.2 强化节能管理机构143
1.3 建立节能的行政考核制度144
1.4 强化千家用能企业考核145
1.5 贯彻国家对千家企业的工作要求146
1.6 将淘汰落后与项目限批相结合147
1.7 实施统计指标公报制度147
2.法律手段147
2.1 启动修订《山东省节能条例》147
2.2 修订《节能法》配套法规148
2.3 推进节能标准化工作148
2.4 强化节能执法队伍建设和专项执法监察149
2.5 开展节能督查149
3.经济手段150
3.1 财政支持政策151
3.1.1 省政府设立节能奖151
3.1.2 节能技术创新和改造项目补贴153
3.1.3 太阳能集热系统财政补贴156
3.1.4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奖励158
3.2 税收优惠政策158
3.3 实施差别电价159
3.4 有利于节能的投融资政策160
三、节能政策的效果161
1.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161
2.单位产品能耗稳步下降161
3.主要用能行业节能效果显著162
4.涌现出一批企业节能典型162
四、山东省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163
1.“十一五”后三年节能目标任务艰巨163
2.结构调整任务繁重163
3.一些地方对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163
4.节能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163
五、建议164
1.加强节能考核问责力度164
2.建立健全促进节能的财税政策164
3.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推动节能的作用164
4.加强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164
5.完善企业节能指标考核体系165
6.培育专业节能中介服务组织165
7.组织开展节能培训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