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制度、精英与共识 寻求中国政策过程的解释框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制度、精英与共识 寻求中国政策过程的解释框架
  • 陈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4359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5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166页
  • 主题词:政策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制度、精英与共识 寻求中国政策过程的解释框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人入胜的政策过程1

第2章 理论的基石5

2.1 政策过程研究的若干概念5

2.2 政策过程研究的理论11

第3章 中西方的碰撞22

3.1 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国政策过程22

3.1.1 精英研究23

3.1.2 派系研究24

3.1.3 官僚组织研究27

3.2 国内的中国政策过程研究33

3.2.1 中国特色的政府33

3.2.2 政策过程的参与者35

3.2.3 中国特色的决策模式39

3.3 寻找新的政策过程分析视角41

3.3.1 现有研究成果的贡献和不足41

3.3.2 研究方向和理论空间42

第4章 共识分析框架44

4.1 政策过程的共识分析框架44

4.1.1 共识分析框架的视角和核心概念44

4.1.2 共识框架的变量体系48

4.2 政策过程的微观模型51

4.2.1 个体行为模型51

4.2.2 简单共识模型52

4.2.3 科层共识模型53

4.2.4 系统共识模型54

4.2.5 演进共识模型55

4.3 本章小结56

第5章 1980—2000年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57

5.1 产业初创阶段(1965—1978)58

5.2 产业形成阶段(1978—2000)59

5.3 产业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62

5.4 本章小结64

第6章 跌宕起伏的产业政策66

6.1 改革开放前的产业政策66

6.1.1 自主发展的政策思想66

6.1.2 自主发展的政策措施67

6.2 改革开放后的产业政策70

6.2.1 产业政策的制度环境70

6.2.2 产业政策的战略指导思想73

6.2.3 产业政策的具体措施77

6.3 制度、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83

6.3.1 技术的发展轨迹:从自主研发到“代代引进”83

6.3.2 产业的发展轨迹:集中与扩张交替发展84

6.3.3 企业治理结构:从生产车间到市场主体85

6.3.4 市场的产生和演变86

6.3.5 政府行为:计划和市场两只手87

6.4 本章小结88

第7章 政策是如何制定出来的?92

7.1 政策舞台与协商网络92

7.1.1 政策舞台92

7.1.2 协商网络94

7.2 政策过程中的参与者100

7.2.1 政治权威100

7.2.2 技术官僚108

7.2.3 社会精英113

7.3 政策达成共识的过程115

7.3.1 “18号文件”与《电子工业振兴法》的政策过程116

7.3.2 908工程与909工程的政策过程121

7.4 本章小结124

第8章 “制度—精英”双层决策理论126

8.1 制度126

8.1.1 政策压力126

8.1.2 权力分布127

8.1.3 知识分布129

8.2 精英131

8.2.1 双重行为标准与共识诉求131

8.2.2 协商网络与政策创新132

8.2.3 政策倡导家133

8.3 “制度—精英”的互动135

8.3.1 “制度—精英”双层决策理论的内涵和机制135

8.3.2 政策过程的滞缓和跃变137

8.3.3 政策过程的优化路径139

8.4 本章小结140

第9章 结语143

9.1 主要结论143

9.2 本书的理论创新和适用范围145

9.3 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47

9.4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148

参考文献149

后记1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