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马克思主义”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马克思主义”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30748985.jpg)
- 李忠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4061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167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新马克思主义-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马克思主义”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新马克思主义”概论1
一、世界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奇迹”与“新马克思主义”2
二、“新马克思主义”概念及其与“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同16
1.“新马克思主义”概念16
2.“新马克思主义”及其与“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同20
三、“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框架24
四、“新马克思主义”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对立”33
1.关于所谓“恩格斯与马克思的理论对立”34
2.关于所谓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马克思主义47
3.关于所谓葛兰西和列宁的理论对立52
五、“新马克思主义”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批判56
六、“新马克思主义”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及其“现代工业社会理论”58
七、研究“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现实意义64
1.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更全面地认识现代资本主义65
2.在比较中体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66
3.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丰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67
第二章 卢卡奇的“正统马克思主义”69
一、卢卡奇的党内理论家生涯71
二、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73
1.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方法73
2.有阶级意识的无产阶级是历史的主体和客体76
3.扬弃物化是无产阶级的根本任务79
4.历史是由阶级意识决定的81
5.卢卡奇理论的黑格尔哲学渊源性83
三、卢卡奇“走向马克思的道路”和《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85
四、关于卢卡奇的评价问题91
第三章 科尔施的“哲学马克思主义”96
一、科尔施的党员教研生涯97
二、科尔施早期的“实践社会主义”思想98
三、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05
1.关于复苏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问题106
2.关于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反列宁主义问题113
四、科尔施后期的“马克思主义观”117
1.科尔施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特征”118
2.科尔施关于“西欧工人运动发展新阶段”的“新理论”126
第四章 豪克海默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128
一、豪克海默及其“法兰克福学派”129
二、豪克海默的早期“批判理论”133
1.早期“批判理论”提出的哲学问题133
2.早期“批判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分析和批判140
三、豪克海默流亡时期的“批判理论”146
1.关于“权威国家”的思想148
2.《工具理性批判》和《启蒙的辩证法》的中心论题150
四、豪克海默后期的哲学思想153
1.对豪克海默后期思想的两种不同看法154
2.豪克海默后期思想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155
五、“批判理论”的今昔演变158
第五章 阿道尔诺的“否定的辩证的马克思主义”161
一、阿道尔诺“反革命”思想历程163
二、阿道尔诺早期著作的哲学冥思167
三、阿道尔诺的《启蒙的辩证法》172
1.辩证法173
2.启蒙176
四、阿道尔诺的《否定的辩证法》178
1.《否定的辩证法》的基本思想178
2.“否定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182
3.《否定的辩证法》的几个重要概念184
第六章 马尔库塞的“个人主义的马克思主义”188
一、马尔库塞“精神领袖”思想分期188
1.第一阶段(1928—1933年)189
2.第二阶段(1933—1941年)192
3.第三阶段(1942—1964年)193
二、马尔库塞早期的马克思观196
1.马尔库塞早期马克思观的基本倾向196
2.马尔库塞早期马克思观的“新发现”198
3.马尔库塞早期马克思观的思想渊源200
4.马尔库塞的个人主义的乌托邦203
三、马尔库塞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的批判205
四、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211
1.“单向度的社会”——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213
2.“单向度的思想”——对现代哲学的批判215
3.“选择的可能性”——马尔库塞的救世良方218
五、马尔库塞的意识形态批判观220
1.从传统意识形态批判到技术意识形态批判221
2.关于意识形态的几个传统概念的演变226
3.马尔库塞的意识形态概念及其实质230
第七章 哈贝马斯的“新马克思主义”232
一、哈贝马斯“新大师”思想发展及其理论框架234
1.《公共性的结构转变》236
2.《大学生与政治》和《抗议运动与高校改革》236
3.《认识和兴趣》和《关于社会科学的逻辑》238
4.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到《交往行为理论》240
二、哈贝马斯的现代工业社会之意识形态批判245
1.哈贝马斯意识形态批判的基础——马尔库塞的意识形态批判245
2.哈贝马斯对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之阐释和发展——“合理性”与“技术理性的政治内容”250
3.哈贝马斯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及其有关范畴253
4.哈贝马斯论现代工业社会的两大发展趋势以及技术和科学的意识形态功能257
5.哈贝马斯的“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过时论260
6.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取代论”与“唯一的抗议源”观点262
三、哈贝马斯的技术意识形态论评析264
第八章 哈贝马斯的新思维与“新马克思主义”文明观268
一、哈贝马斯对技术意识形态论、交往行为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认识268
二、“新马克思主义”文明观273
1.关于实现“现代文明世界”的“彻底人道化”问题275
2.关于“文化革命”问题280
第九章 “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289
一、马尔库塞、哈贝马斯以及“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启蒙289
二、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重新崛起290
三、中国的“第三条道路”及其崛起之真谛291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以人为本293
参考文献294
德文目录326
后记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