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敌昆虫扩繁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天敌昆虫扩繁与应用
  • 张礼生,陈红印;李保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1161867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438页
  • 主题词:天敌昆虫-繁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天敌昆虫扩繁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天敌昆虫的保育与应用1

第一节 天敌昆虫资源引进2

一、天敌昆虫资源引进的必要性2

二、国外天敌昆虫资源引进与交流的概况3

三、我国天敌昆虫资源引进的概况5

第二节 建立我国的天敌昆虫活体资源库8

一、天敌昆虫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8

二、我国的天敌昆虫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9

三、天敌昆虫活体资源库的建立12

第三节 天敌昆虫的扩繁14

一、人工饲料直接扩繁天敌昆虫14

二、饲养转换寄主(或替代寄主)扩繁天敌昆虫15

三、田间或野外采集16

第四节 天敌昆虫的应用17

一、天敌昆虫的利用原则17

二、天敌昆虫产品的应用技术18

三、利用天敌昆虫产品在内的生物防治体系在我国的应用19

参考文献28

第二章 捕食性瓢虫的扩繁与应用45

第一节 引进与利用概述45

第二节 形态学与生物学特征49

一、形态学特征49

二、捕食对象50

三、自残性51

四、滞育52

五、趋光性55

六、迁飞56

七、假死性57

八、天敌57

第三节 饲养技术57

一、利用自然猎物繁殖瓢虫技术58

二、饲养瓢虫的环境参数60

第四节 瓢虫的人工饲料61

一、瓢虫人工饲料的研究现状62

二、人工饲料物理性状对瓢虫取食的影响66

三、饲料配方的优化方法67

四、人工饲料的评价方法67

五、天敌昆虫人工饲料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68

第五节 规模化饲养的质量控制69

第六节 发育调控70

一、滞育的判断70

二、滞育的调控71

第七节 产品储藏、包装74

一、产品储藏、包装和运输74

二、应用实例76

第八节 释放与保护利用78

一、捕食性瓢虫的释放与定殖78

二、捕食性瓢虫的保护与利用79

参考文献80

第三章 草蛉类天敌昆虫饲养与应用技术88

第一节 草蛉概述88

一、形态特征88

二、生物学习性89

三、分布94

第二节 人工繁殖技术94

一、草蛉繁殖工艺研究94

二、草蛉饲养的环境参数103

三、产品质量控制103

四、大草蛉室内扩繁技术104

第三节 包装、储藏与运输107

一、储藏107

二、包装和运输108

第四节 释放与控害效果109

一、草蛉的控害效果109

二、草蛉的田间释放110

参考文献113

第四章 捕食蝽类天敌昆虫饲养与应用技术119

第一节 捕食蝽类天敌昆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概述119

一、捕食蝽类的生态学概述119

二、捕食蝽类的生物学概述122

第二节 捕食蝽类天敌昆虫的人工繁殖技术130

一、工艺环节概述130

二、种群维持与复壮131

三、猎物与宿主植物132

四、人工饲料133

五、保存越冬及冷藏134

第三节 释放与控害效果136

一、产品包装及释放136

二、控害效果139

参考文献144

第五章 蚜茧蜂的扩繁与应用148

第一节 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148

一、蚜茧蜂天敌昆虫饲养研究概况148

二、国内外应用蚜茧蜂进行生物防治概况149

第二节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150

一、寄主专化性150

二、形态特征150

三、生物学习性152

第三节 人工繁殖技术155

一、扩繁工艺流程156

二、种群维持与复壮158

三、寄主与替代寄主159

四、人工饲料160

五、发育调控160

六、产品质量控制161

第四节 应用技术162

一、储藏162

二、田间防治效能163

第五节 与其他防治措施的协调注意事项165

参考文献166

第六章 天敌昆虫的繁殖与应用技术170

第一节 丽蚜小蜂的繁殖与应用技术170

一、丽蚜小蜂国内外研究现状170

二、生物学特性172

三、繁殖技术173

四、储藏和包装技术175

五、田间应用技术175

第二节 食蚜瘿蚊的繁殖与应用技术176

一、食蚜瘿蚊国内外研究现状176

二、生物学特性177

三、繁殖技术177

四、储藏和包装技术178

五、田间应用技术178

第三节 赤眼蜂的繁殖与应用技术179

一、赤眼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79

二、生物学特性179

三、繁殖技术180

四、储藏和包装技术183

五、田间应用技术184

参考文献184

第七章 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应用技术188

第一节 概述188

第二节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188

一、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188

二、赤眼蜂的生态学特性189

第三节 饲养技术191

一、柞蚕卵繁殖赤眼蜂技术191

二、米蛾卵繁殖赤眼蜂技术193

第四节 蜂卡的制作196

第五节 赤眼蜂发育的控制197

第六节 产品的储存和包装197

第七节 释放与保护利用197

一、释放装置198

二、控害效果评价198

参考文献199

第八章 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技术201

第一节 概述201

第二节 形态学与生物学特征202

一、荔枝蝽平腹小蜂的生物学特性202

二、荔枝蝽平腹小蜂的学习行为和寄主选择性202

第三节 饲养技术203

第四节 发育调控205

第五节 产品的储藏、包装和运输技术205

第六节 释放与保护利用205

一、平腹小蜂的释放适期和释放量205

二、平腹小蜂的释放方法206

三、放蜂试验区的选择和效果调查206

参考文献207

第九章 小菜蛾优势天敌半闭弯尾姬蜂扩繁及应用技术209

第一节 小菜蛾概述209

一、小菜蛾起源及其分布209

二、小菜蛾的形态特征209

三、小菜蛾的发生与为害209

四、小菜蛾生活习性和为害症状210

五、小菜蛾防治研究现状210

六、小菜蛾的天敌资源212

七、小菜蛾天敌资源的研究与利用213

第二节 小菜蛾优势寄生蜂的利用214

一、小菜蛾幼虫优势天敌昆虫——半闭弯尾姬蜂214

二、半闭弯尾姬蜂的主要生物学216

第三节 半闭弯尾姬蜂的室内群体扩繁223

一、小菜蛾寄主作物甘蓝室内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223

二、小菜蛾标准化繁殖技术225

三、半闭弯尾姬蜂扩繁技术流程227

第四节 半闭弯尾姬蜂田间释放及应用技术231

一、半闭弯尾姬蜂田间释放方法231

二、寄生率调查232

三、半闭弯尾姬蜂的扩散性及其控害作用232

四、与化学防治措施的协调注意事项232

五、蜜源植物233

第五节 半闭弯尾姬蜂在国内外的定殖及分布233

一、半闭弯尾姬蜂在国内外引进释放及定殖分布情况233

二、半闭弯尾姬蜂国内分布情况234

三、半闭弯尾姬蜂的其他研究进展综述(2002—2012年)234

参考文献235

第十章 农作物粉虱害虫及其寄生性天敌昆虫240

第一节 主要农作物的粉虱害虫241

一、主要农作物的粉虱害虫种类241

二、重要粉虱害虫及其作物寄主250

第二节 农作物粉虱害虫的寄生性天敌类群251

一、小蜂总科Chalcidoidea252

二、细蜂总科Proctotrupoidea(=Serphoidea)254

第三节 寄生粉虱的蚜小蜂科寄生蜂255

第四节 寄生粉虱的姬小蜂科寄生蜂257

第五节 寄生粉虱的广腹细蜂科寄生蜂260

第六节 寄生烟粉虱的寄生蜂262

一、中国烟粉虱寄生蜂种类262

二、中国烟粉虱寄生蜂区系分布267

三、烟粉虱寄生蜂辅助鉴定系统268

参考文献269

第十一章 农业虫害生态防控技术271

第一节 品种混播对虫害的防控作用271

一、水稻271

二、大豆277

三、玉米285

四、花生289

第二节 伴生植物对花生金龟子的防控作用293

一、材料与方法294

二、结果与分析295

第三节 韭菜迟眼蕈蚊(韭蛆)的生态防控298

一、嗅味剂298

二、生物农药304

参考文献307

第十二章 保护地黄瓜害虫绿色防控技术310

第一节 保护地黄瓜的主要虫害及其为害特点310

一、粉虱310

二、瓜蚜312

三、潜叶蝇312

第二节 保护地黄瓜虫害防治的现有技术及存在问题313

一、化学防治313

二、物理防治314

三、农业防治315

四、生态防治315

五、生物防治315

第三节 保护地黄瓜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研究315

一、主栽黄瓜伴生芹菜等驱避粉虱技术316

二、芹菜等驱避粉虱机理研究319

三、物理虫害防控技术320

四、生物农药防控技术325

五、生态防控技术327

第四节 保护地黄瓜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327

参考文献330

第十三章 稻田害虫综合控制模式的探索332

第一节 斑痣悬茧蜂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物防治潜力332

一、斑痣悬茧蜂的生物学特性333

二、斑痣悬茧蜂的生态学特性335

三、斑痣悬茧蜂的饲养繁殖与放蜂试验339

第二节 稻鸭共作稻田的蜘蛛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稻飞虱多度的关系341

一、概述341

二、材料与方法341

三、结果与分析343

四、讨论347

参考文献348

第十四章 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技术350

第一节 草原蝗虫种类和为害350

一、草原主要蝗种350

二、草原蝗虫发生情况350

三、草原蝗灾暴发的主要原因351

第二节 蝗虫生物防治技术352

一、杀虫真菌的研究与应用352

二、植物源农药防虫技术354

三、天敌昆虫保护利用技术354

四、牧禽治蝗技术355

五、生态治理技术356

第三节 主要生物防治技术的的控害效果357

一、绿僵菌防治技术357

二、白僵菌防治技术360

三、植物源农药防治技术362

四、牧禽治蝗技术实施效果362

五、天敌的保护利用365

六、多项技术集成后的综合防治效果366

参考文献369

第十五章 草地螟生物防治技术371

第一节 草地螟研究进展371

一、草地螟发生及危害情况371

二、草地螟的生物学特性372

三、防治措施372

第二节 草地螟寄生性天敌的研究与应用372

一、草地螟寄生性天敌的研究进展373

二、草地螟优势寄生性天敌——伞裙追寄蝇的研究374

三、草地螟阿格姬蜂382

四、饲养条件及扩繁技术386

五、草地螟寄生性天敌的保护利用388

第三节 草地螟性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389

一、草地螟性信息素的化学成分分析390

二、性信息素成分的风洞行为测试390

三、田间诱蛾效果393

第四节 草地螟病原微生物—白僵菌的研究与应用394

一、白僵菌的研究概况394

二、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394

三、草地螟白僵菌不同居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400

四、白僵菌对草地螟的防治效果401

第五节 天敌与其他防治措施的协调应用403

一、自然天敌保护利用技术403

二、农业措施404

三、生态调控技术404

四、灯光诱控技术405

五、环境兼容型农药防治技术405

六、构建草地螟综合控制技术体系405

参考文献406

第十六章 天敌昆虫控害效应评价方法410

第一节 基于寄生和捕食程度的控害效应评价途径410

一、寄生率调查法410

二、捕食捕食天敌取食物证法411

第二节 基于害虫种群数量变化的控害效应评价途径414

一、引进天敌414

二、罩笼和屏障法414

三、去除法415

四、添加法416

五、直接观察法416

第三节 综合评价方法417

一、相关性分析法417

二、生命表法417

参考文献4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