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叶连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0883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经济发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讲 紧紧抓住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中国赢得未来的关键1
一、新世纪十年来,中国紧紧抓住了战略机遇期,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1
二、“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复苏趋势曲折复杂,中国更要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推进新型工业化9
第二讲 “后危机时期”,我国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18
一、国际金融危机引悟我们对现有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反思18
二、我国在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分析20
三、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及其内涵的深刻变化24
第三讲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27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全面协调发展28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构建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战略性举措,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中国工业化水平34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心环节是坚持自主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45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最终是实现产业振兴56
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60
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必须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把扩大内需,保障与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64
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67
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人力资源是决定性推动力量72
第四讲 抓住战略机遇期,推进新型工业化79
一、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更要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推进新型工业化80
二、新型工业化不单是发展工业,而是推进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全面发展81
三、新型工业化,“新”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82
四、唐山曹妃甸新区发展前景广阔84
第五讲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很有竞争力,十年内将由制造业大国发展成“全球制造业中心”87
一、中国目前已是世界制造业生产大国87
二、先进制造业是人类永恒的产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居重要地位88
三、世界大国工业化进程中“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发展历程91
四、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国家应达到的标准93
五、当今中国还不是“全球制造业中心”96
六、中国将在十年内发展成“全球制造业中心”108
七、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121
第六讲 加快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实现由装备制造大国向装备制造强国转变134
一、世界大国工业化进人中期后半阶段,工业内部结构的演化134
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意义及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重点136
三、近几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及未来发展前景138
四、装备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挺进149
五、河北省具有良好基础和发展前景的装备制造业160
第七讲 世界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和基本模式163
一、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163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化基本模式168
第八讲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及其重要意义174
一、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174
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重要意义180
第九讲 中国城镇化率、工业化率及其国际比较184
一、中国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184
二、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国际比较191
三、在发展制造业基础上,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195
第十讲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协调推进,直奔现代化目标199
一、城镇化是经济发展伴生的必然趋势,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199
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协调发展,同步推进现代化201
第十一讲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趋势207
一、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稳妥推进207
二、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网络体系208
三、不同等级规模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大都市群、大都市带、大都市圈将超常发展209
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环京津、环渤海城市集群发展213
五、现代城市的最终追求是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突出城市文化、个性和特色,环境舒适宜居217
六、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不断提高城市信息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220
七、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取得进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221
八、加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222
第十二讲 现代城市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224
一、高起点规划,精心构筑城市发展格局225
二、高标准设计,努力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230
三、高质量建设,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233
四、高效能管理,提高城镇运行效率235
第十三讲 建立和完善市场配置资源与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238
一、现阶段,中国房地产开发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产业238
二、坚持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正确取向及当前房市存在的主要问题241
三、住房关系到国计民生,房价暴涨、暴跌都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244
四、住房具有商品和社会的双重属性,抑制房价上涨的根本途径是增加住房有效供给248
五、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措施实施的积极意义253
六、未来10年甚至15年,中国住房需求仍将保持旺盛态势,主体是改善性需求和农村人口转移进城安居259
七、转变思想观念,引导理性购房、租房和售房261
八、警惕房地产泡沫,近些年中国房市不会出现崩盘262
第十四讲 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264
一、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更要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推进新型工业化264
二、新型工业化不单是发展工业,而是推进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全面协调发展271
三、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大力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与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以体现中国特色,更多地增加就业岗位275
第十五讲 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77
一、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277
二、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278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89
第十六讲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工业聚集区建设291
一、工业聚集区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战略举措291
二、推进制造业产业聚集,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292
三、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的重要意义295
四、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要点297
第十七讲 在“后危机时期”,大力推进河北辖区资本市场的发展300
一、河北省经济基础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前景广阔300
二、河北省当前资本市场存在问题的分析301
三、华能长城证券公司资本实力雄厚,进入河北市场将大有可为302
第十八讲 “后危机时期”,企业更要不断增强风险防范能力304
一、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304
二、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305
三、科技创新是企业抗风险、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305
四、引导、激励和保护企业家精神306
五、企业家要增强抗经济风险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307
主要参考文献310
后记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