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室内观叶植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室内观叶植物
  • 金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49485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室内观叶植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总论1

一、何谓室内观叶植物1

二、室内观叶植物的功能2

三、室内环境与植物选择的统3

(一)光照4

(二)温度5

(三)湿度6

四、观叶植物的繁殖7

(一)无性繁殖8

(一)栽培基质14

五、室内观叶植物的栽培管理14

(二)有性繁殖14

(二)盆栽技术17

(三)施肥18

(四)浇水20

(五)修剪20

六、室内观叶植物病虫害防治21

(一)常见病害21

(二)常见害虫22

七、如何用植物装饰房间24

(一)原则24

(二)室内植物装饰实例25

一、天南星科(Anaceae)27

?论27

(一)粗肋草属(Aglaonema)28

(二)花烛属(Anthurium)32

(三)观音莲属(Alocasia)35

(四)花叶芋属(Caladium)37

(五)黛粉叶属(Dieffenbachia)40

(六)拎树藤属(Epipremnum)43

(七)春雪芋属(Homalomena)43

(八)龟背竹属(Monstera)43

(九)蔓绿绒属(Philodendron)47

(十)石柑子属(Pothos)52

(十一)藤芋属(Scindapsus)53

(十二)白鹤芋属(Spathiphyllum)55

(十三)合果芋属(Syrgonium)56

(十四)黄体芋属(Xanthosona)59

二、龙舌兰科(Agavacea)59

(一)龙舌兰属(Agave)59

(二)朱蕉属(Cordyline)61

(三)龙血树属(Dracaena)65

(四)虎尾兰属(Sansevieria)73

(五)诺林属(Nolina)76

(六)王兰属(Yucca)77

(七)拟龙血树属(Pleomele)77

三、凤梨科(Bromeliaceae)78

(一)光萼荷属(Aechmea)78

(二)凤梨属(Ananas)81

(三)水塔花属(Billbergia)82

(四)姬凤梨属(Cryptanthus)83

(五)果子蔓属(Guzmania)85

(六)赪凤梨属(Neoregelia)88

(七)巢凤梨属(Nidularium)90

(八)花瓶属(Quesnelia)92

(九)铁兰属(Tillandsia)92

(十)丽穗凤梨属(Vriesea)93

四、爵床科(Acanthaceae)96

()单药花属(Aphelandra)96

(二)网纹草属(Fittonia)97

(三)半柱花属(Hemigraphis)98

(五)山壳骨属(Pseuderan themum)99

(四)枪刀药属(Hypoestes)99

(六)黄脉爵床属(Sanchezia)100

五、竹芋科(Marantaceae)101

(一)肖竹芋属(Calathea)101

(二)锦竹芋属(Ctenanthe)107

(三)竹芋属(Maranta)108

(四)卧花竹芋属(Stromanthe)109

(五)栉花芋属(Ctenanthe)110

六、胡椒科(Piperaceae)111

七、五加科(Araliaceae)117

(一)常春藤属(Hedera)117

(二)鹅掌柴属(Solefflera)120

(三)福禄桐属(Polyscias)123

(四)八角金盘属(Fatsia)124

(五)熊掌木属(Fatshedera)126

(六)孔雀木属(Dizygotheca)127

八、百合科(Liliaceae)128

(一)天门冬属(Asparagus)128

(二)蜘蛛抱蛋属(Aspidistra)133

(三)吊兰属(Chlorophytum)135

(四)沿阶草属(Ophiopogon)138

(五)万年青属(Rohdea)140

(六)吉祥草属(Reineckea)141

(七)土麦冬属(Liriore)142

(八)黄精属(Polygonatus)143

(一)鱼尾葵属(Caryota)144

九、棕榈科(Arecaceae)144

(二)墨西哥棕属(Chamaedorea)146

(三)蒲葵属(Livistona)148

(四)棕竹属(Rhapis)150

(五)散尾葵属(Chrysalidocarpus)153

(六)刺葵属(Phoenix)154

(六)椰子属(Cocos)155

(七)欧洲矮棕属(Chamaerops)156

(八)轴榈属(Licuala)156

十、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157

(一)吊竹梅属(Zebrina)157

(二)紫露草属(Tradescantia)160

(三)紫叶鸭跖草属(Setcreasea)162

(四)紫背万年青属(Rhoeo)163

(五)紫锦草属(Callisia)164

(六)鸭跖草属(Commelina)165

十一、桑科(Moraceae)165

十二、秋海棠科(Begoniaceae)173

十三、萝藦科(Asclepiadaceae)177

(一)吊灯花属(Ceropegia)177

(二)球兰属(Hoya)177

(二)米甘草属(Mikania)179

(三)千里光属(Senecio)179

(一)三七草属(Gynara)179

十四、菊科(Asteraceae)179

十五、荨麻科(Urticaceae)181

(一)冷水花属(Pilea)181

(二)赤车属(Pellionie)185

十六、葡萄科(Vitaceae)185

(一)白粉藤属(Cissus)185

(二)火筒树属(Leea)186

十七、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187

(一)马齿苋树属(Portulacaria)187

(二)土人参属(Talinum)187

十八、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188

虎耳草属(Saxifraga)188

青锁龙属(Crassula)189

十九、景天科(Crassulaceae)189

二十、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190

南洋杉属(Araucaria)190

二十一、大戟科(Euphorbiaceae)192

(一)铁苋菜属(Acalypha)192

(二)土沉香属(Excoeacaria)194

二十二、木棉科(Bombacaceae)195

瓜栗属(Pachira)195

二十三、酢浆草科(Oxalidaceae)197

酢浆草属(Oxalis)197

二十四、卫矛科(Celastraceae)198

卫矛属(Euonymus)198

冬青属(Ilex)199

二十五、冬青科(Aguifoliaceae)199

二十六、唇形科(Labiatae)200

延命草属(Pleatranthus)200

二十七、小檗科(Berberidaceae)201

(一)南天竹属(Nandina)201

(二)十大功劳属(Mahonia)202

二十八、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203

罗汉松属(Podoearpus)203

二十九、苏铁科(Cycacdaceae)205

苏铁属(Cycas)205

三十、胡颓子科(Elaeagnaceae)209

胡颓子属(Elaeagnus)209

松属(Pinus)210

三十一、松科(Pinaceae)210

三十二、柏科(Cupressaceae)212

圆柏属(Sabina)212

三十三、露兜树科(Pandanaceae)214

露兜树属(Pandanus)214

三十四、水花骨科(Polypodiaceaea)215

(一)石韦属(Pyrrosia)215

(二)水龙骨属(Polypodium)215

(三)扇蕨属(Neocheiropters)216

(四)盾蕨属(Neolepisorus)216

(五)星蕨属(Microsorum)217

(六)瘤蕨属(Phymatosorus)217

(八)节肢蕨属(Arthromeris)218

(七)线蕨属(Colysis)218

(九)伏石蕨属(Lemmaphyllum)219

三十五、凤尾蕨科(Pteridaceae)219

凤尾蕨属(Pteris)219

三十六、鹿角蕨科(Platyeeriaeae)224

鹿角蕨属(Platycerium)224

三十七、铁线蕨科(Adiantaceae)226

铁线蕨属(Adiantam)226

三十八、铁角蕨科(Aspleniaceae)227

(一)铁角蕨属(Asplenium)227

(二)鸟巢蕨属(Neottopteris)228

(三)对开蕨属(Phyllitis)228

(四)过山蕨属(Camptosorus)229

三十九、鳞毛蕨科(Dryopterdaeeae)230

(一)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230

(二)柳叶蕨属(cyrtogonellum)231

(三)耳蕨属(Polystichum)231

(四)贯众蕨属(Cyrtomium)232

(五)鳞毛蕨属(Dryopteris)233

四十、骨碎补科(Davalliaceae)234

(一)骨碎补属(Davallia)234

(二)阴石蕨属(Humata)236

四十一、肾蕨科(Nephrolepidaceae)237

肾蕨属(Nephrolepis)237

(二)荚囊蕨属(Struthiopteris)240

(一)乌毛蕨属(Blechnum)240

四十二、乌毛蕨科(Blechnaceae)240

(三)狗脊蕨属(Woodwardia)241

四十三、海金沙科(Lygoodiaceae)241

海金沙属(Lygodium)241

四十四、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242

(一)粉背蕨属(Aleuriteris)242

(二)金粉蕨属(Onychium)243

(三)旱蕨属(Pellaea)243

四十五、卷柏科(Salaginellaceae)245

卷柏属(Selaainella)245

四十六、石松科(Lycopodiaceae)248

石松属(Lycopodium)2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