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ERP-从内部集成起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ERP-从内部集成起步](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0807651.jpg)
- 陈启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9734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计算机管理系统,ERP
PDF下载
下载说明
ERP-从内部集成起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分ERP 原理与管理思想3
第1章GARTNER公司是如何提出ERP的3
1.1 尊重历史3
目录3
1.2制造业的信息化系统5
1.3 ERP内部集成与MRP Ⅱ7
第2章从优化业务流程谈信息集成的必要性11
2.1 从流程优化的需要理解信息化与管理的关系11
2.1.1全局观念和全流程11
2.1.2不断优化流程是增值和竞争的需要12
2.1.3流程的可视化14
2.2.2信息集成与实时共享15
2.2信息集成与实时共享15
2.2.1 信息孤岛割断了流程15
2.2.3信息集成的条件16
2.2.4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的关系19
第3章用信息集成的观念理解MRP到ERPⅡ22
3.1.MRP——物料需求计划22
3.2 MRP Ⅱ——制造资源计划23
3.3 ERP——企业资源计划24
3.3.1 ERP的背景24
3.3.2 ERP的发展过程25
3.3.3 ERP的管理模式——协同商务27
3.3.4 ERP系统的支持平台29
第4章物料信息的集成31
4.1集成物料信息的模型31
4.2 MRP的逻辑流程33
4.3 MRP系统34
4.4需求与供应的平衡35
4.5 MRP不考虑能力限制吗36
第5章MRP系统的时间概念37
5.1时间三要素37
5.1.1 计划期37
5.1.2时段38
5.1.3时区与时界39
5.1.4时区与订单状态40
5.2提前期41
5.3五种作业时间42
第6章效益指导物流——MRPⅡ45
6.1 战术与战略的统一45
6.2物流与资金流信息集成47
6.2.1静态集成47
6.2.2动态集成48
6.3 MRP Ⅱ的其他功能扩展49
6.4 MRP Ⅱ基本子系统配置50
第7章全球经济与供需链管理53
7.1供需链的意义53
7.2形成供需链的五种流54
7.2.1信息流55
7.2.2物流55
7.2.3资金流56
7.2.4价值流56
7.2.5业务流56
7.3供需链管理与信息技术应用57
7.4供需链管理的相关管理思想59
7.4.1精益生产60
7.4.2敏捷制造61
7.4.3约束理论61
7.4.4价值链62
7.4.5准时制生产63
7.4.6全面质量管理64
7.4.7业务流程重组65
第8章ERP的信息集成及扩展系统66
8.1 ERP内部集成的扩展功能66
8.2 ERP外部集成的扩展功能68
8.2.1 SCM/CRM/OLAP68
8.2.2技术信息化与管理信息化集成69
8.2.3大集成趋势69
第9章实施ERP容易忽视和误解的几个主要问题72
9.1信息化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72
9.2.1形形色色的目标73
9.2信息化的需求与目标73
9.2.2制定目标要注意什么74
9.3上线就是成功吗74
9.4支持者和受益者75
9.5谁唱主角76
9.6“ERP是软件”77
9.7起跑线的差距78
9.8最大的国情79
第10章ERP在我国的发展历程81
10.1 发展历史81
10.1.1起步81
10.1.3国产软件的兴起82
10.1.2外国软件商涌入82
10.2 ERP系统在我国推行的问题83
10.2.1规范市场问题83
10.2.2宣传普及问题84
10.2.3壮大队伍问题85
10.2.4交流提高问题86
第2部分ERP 内部集成的应用89
第11章制造业的生产类型和需求响应策略89
11.1 离散生产与流程生产89
11.1.1离散生产89
11.1.2流程生产91
11.2需求响应策略92
11.2.1 需求周期与供应周期92
11.2.2需求响应策略的类型93
11.2.3产品生命周期与需求响应策略96
第12章基础数据97
12.1数据规范与准确性97
12.1.1信息化管理需要绿色信息97
12.1.2保证数据准确的措施98
12.2数据类型99
12.3主要基础数据100
12.4字段类型103
第13章编制物料清单106
13.1物料和产品结构106
13.1.1物料的定义和特性106
13.1.2产品是由众多“单层结构”组成的108
13.1.3编制物料清单的顺序110
13.2物料分类110
13.3物料编码112
13.3.1物料编码的基本要求112
13.3.2物料编码含义问题113
13.3.3其他注意事项114
13.3.4相关的对照代码116
13.4物料主文件116
13.5物料清单118
13.5.1物料清单的作用118
13.5.2物料清单与零件明细表120
13.5.3建立物料清单的方法123
13.5.4物料清单的种类126
13.5.5虚拟件130
13.5.6模块化物料清单132
13.5.7产品结构的类型135
13.6设计变更通知137
13.7物料清单的准确度137
第14章需求管理139
14.1 ERP的需求管理139
14.2需求类型140
14.2.1 分销需求140
14.2.2销售合同(订单)140
14.2.3需求预测141
14.3创造需求142
14.2.4其他需求142
14.4销售管理143
14.4.1销售管理的内容143
14.4.2客户信息144
第15章计划与控制145
15.1计划与控制的作用145
15.2计划与控制流程145
15.3经营规划148
15.4销售与运作规划148
15.4.1销售与运作规划的定义149
15.4.2销售与运作规划的作用149
15.4.4销售与运作规划的编制151
15.4.3销售与运作规划与主生产计划的区别151
15.5主生产计划153
15.5.1作用与意义153
15.5.2计划对象与方法154
15.5.3 MPS报表及其应用156
15.5.4需求计算158
15.5.5计划的重排与部分修订162
15.5.6主生产计划员163
15.5.7保持计划稳定可行164
15.6物料需求计划165
15.6.1作用与意义165
15.6.2 MRP的信息处理165
15.6.3不同产品不同层次相同零件的MRP运算166
15.6.4考虑损耗的MRP运算169
15.7特殊生产类型的计划170
15.7.1订单组装与多层MPS170
15.7.2订单设计与项目计划172
15.7.3重复生产与有限能力排产173
15.7.4分销资源计划175
15.7.5流程工业的计划特点176
第16章能力计划179
16.1能力计划流程179
16.1.1远期能力计划179
16.1.2中期能力计划179
16.2物料计划与能力计划180
16.1.3近期能力计划180
16.2.2流水式生产181
16.2.1间歇式生产181
16.3能力计划基础数据182
16.3.1工作中心182
16.3.2工艺路线187
16.3.3加工提前期的作业时间189
16.3.4工作日历194
16.4粗能力计划194
16.4.1输入与输出信息194
16.4.2运算方法195
16.5.1逻辑流程图197
16.5能力需求计划197
16.5.2工作中心能力负荷图198
16.5.3追溯负荷199
16.6投入/产出控制201
16.7有限能力排产203
16.8约束理论的D-B-R法203
16.9高级计划与排产(APS)205
第17章生产作业控制208
17.1控制的意义和内容208
17.2计划指令209
17.2.2派工单210
17.2.1 加工单210
17.3.1 工序跟踪报告211
17.3反馈信息211
17.3.2工作中心完工报告212
17.4确定工序优先级212
17.5常用调度措施214
17.6拉动作业216
17.6.1看板作业217
17.6.2反冲法219
17.7制造执行系统219
18.1物料管理221
18.1.1物料管理的重要性221
第18章库存管理221
18.1.2物料经理222
18.2库存管理224
18.2.1库存控制224
18.2.2库存目的226
18.2.3库存费用227
18.2.4库存事务228
18.3安全库存与安全提前期229
18.3.1安全库存229
18.3.2安全提前期230
18.4订货批量231
18.4.1批量规则231
18.4.2批量增量233
18.4.3损耗234
18.5补充库存的方法235
18.5.1订货点法235
18.5.2两箱法236
18.6库存盘点237
18.6.1物料的ABC分类237
18.6.2循环盘点238
18.6.3维护库存信息的准确性239
18.7仓库与货位240
第19章采购管理242
19.1 采购管理的重要性242
19.3采购管理观念的转变244
19.2成本由准定调244
19.3.1合作伙伴245
19.3.2协同作业246
19.4采购模式和采购流程247
19.4.1 间歇式订货生产247
19.4.2重复性生产与VMI249
19.5总体拥有成本的应用250
19.5.1TCO概述250
19.5.2TCO分析251
19.6选择供应商251
19.6.1选择供应商的标准252
19.6.2减少同一物料供应商的好处252
19.7集中与分散采购253
第20章产品成本255
20.1 管理会计255
20.1.1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255
20.1.2标准成本体系257
20.2责任会计制257
20.2.1责任会计的原则258
20.2.2成本中心258
20.2.3利润中心258
20.3产品成本构成259
20.3.1成本构成259
20.3.2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259
20.3.3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260
20.4产品成本计算261
20.4.1基础数据261
20.4.2产品成本计算方法261
20.4.3间接费分配263
20.5作业成本法265
20.5.1意义265
20.5.2作业成本法的间接费分配266
20.53计算步骤267
20.6成本类型268
20.6.1标准成本268
20.6.2实际成本268
20.7成本差异分析269
20.6.3模拟成本269
20.7.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270
20.7.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271
20.7.3变动间接费差异271
20.7.4固定间接费差异271
20.8决策应用272
20.8.1贡献毛益272
20.8.2差量分析272
20.8.3本量利分析273
20.8.4盈亏平衡点分析273
20.8.5预测利润和目标销售量274
20.8.6定价决策274
21.1概述279
21.2 ERP项目的周期279
第3部分项目管理与ERP 实施279
第21章项目管理279
21.2.1项目周期的阶段280
21.2.2项目实施周期的跨度281
21.3 ERP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282
21.4前期阶段283
21.4.1 前期工作的内容283
21.4.2决策286
21.5项目定义286
21.6.1工作细分结构288
21.6工作分解与项目计划与控制288
21.6.2编制项目计划289
21.6.3控制项目计划290
21.7 ERP项目组织292
21.7.1领导小组293
21.7.2实施小组294
21.7.3职能业务组295
21.8中层经理的作用296
21.9项目经理人选297
21.9.1项目经理的条件297
21.9.3项目经理工作注意事项298
21.9.2项目经理的权限298
21.10创建团队精神300
第22章防范风险与成功的条件302
22.1风险管理302
22.1.1 ERP项目的风险是可以防范的302
22.1.2 ERP项目的主要风险303
22.2成功率的争议304
22.3先天条件305
22.4后天条件307
22.5 谁对ERP项目的成功负责309
22.5.1 软件商能对成败负责吗309
22.5.2能否成功在于企业自身310
23.1 宏观需求分析311
第23章需求分析311
23.2微观需求分析313
23.2.1业务流程分析313
23.2.2信息流程分析315
第24章项目目标316
24.1实现企业战略316
24.2高标准定位317
24.3制定目标的注意事项319
第25章投资效益分析321
25.1投资和回报的估算321
25.1.1效益从何而来321
25.2分析方法323
25.1.2不要忽略任何资金投入323
第26章制造业行业特点与软件选型325
26.1制造业的行业分类及“行业解决方案”325
26.2选型不是侃价326
26.3选择ERP软件327
26.3.1 勿为名称所误327
26.3.2如何看待软件产品328
26.3.3如何看待支持服务330
26.3.4软件商的管理策略331
26.3.5如何看待价格331
26.3.6系统配置332
26.4知己知彼原则333
26.5具体选型步骤334
26.6洽谈的注意事项337
26.7选择软件的几点忠告340
26.8 自行开发问题341
26.9国产软件和进口软件342
26.10选择咨询公司345
26.11项目监理347
26.12双向选择问题348
第27章实施要点349
27.1 ERP内部集成的实施进程349
27.1.1 由里及外349
27.1.2实施进程350
27.2有利切换的几个环节351
27.3培训工作352
27.3.1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352
27.3.2培训内容353
27.3.3培训工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355
27.3.4教室与教具358
27.3.5制作投影片的注意事项359
27.4数据准备359
27.4.1 信息化管理对数据的要求359
27.4.2影响数据准确的因素360
27.4.3数据的准确性与合理性361
27.5.2模拟运行的层次362
27.5.1模拟运行的意义362
27.5模拟运行362
27.6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365
27.7系统切换369
第28章业务流程重组371
28.1业务流程重组的必要性371
28.2正确理解业务流程重组372
28.3变革管理374
28.3.1 如何看待阻力374
28.3.2值得参考的变革要领375
28.3.3变革与文化376
28.4业务流程重组的注意事项376
28.5 业务流程重组与信息技术377
28.6信息技术应用与流程重组379
28.6.1 MRP应用与业务流程重组379
28.6.2供需链管理与业务流程重组380
第29章项目实施评价382
29.1业绩评价是企业自我检查的增值流程382
29.2评价必须对照目标383
29.3实施评价的“平衡记分卡”383
29.3.1 平衡记分卡383
29.3.2 ERP内部集成项目实施的“平衡记分卡”384
29.4 MRP Ⅱ项目实施评价388
有关陈启申老师的相关报道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