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织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机织学
  • 朱苏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ISBN:750642807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机织-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机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准备篇2

第一章 络筒2

第一节 筒子形式及卷绕成形分析4

一、筒子卷绕机构5

二、筒子卷绕原理6

三、筒子卷绕密度12

四、筒子卷绕稳定性与卷绕成形分析14

五、自由纱段对筒子卷绕成形的影响15

六、卷装中纱线张力对筒子卷绕成形的影响17

七、筒子卷绕的重叠和防叠18

第二节 络简张力20

一、退绕点张力和分离点张力21

二、做气圈运动的纱线张力22

三、管纱轴向退绕时纱线张力变化规律22

四、管纱轴向退绕时均匀纱线张力的措施25

五、张力装置和导纱部件引起的纱线张力27

六、绞纱的络筒张力32

第三节 清纱、接头与定长33

一、清纱33

二、接头36

三、定长38

第四节 络筒辅助装置38

一、自动换管装置38

二、自动换简装置39

一、络筒的工艺设计原理40

三、清洁除尘系统40

第五节 络简工艺与产量及质量控制40

二、络筒的产量及质量控制43

第二章 整经46

第一节 整经筒子架49

一、筒子架分类49

二、常用筒子架介绍50

三、整经张力装置53

四、整经断头自停装置55

第二节 整经张力56

一、筒子纱退绕张力57

二、空气阻力和导纱部件引起的纱线张力58

三、均匀片纱张力的措施59

第三节 整经卷绕62

一、分批整经卷绕62

二、分条整经卷绕65

第四节 整经工艺与产量及质量控制70

一、整经的工艺设计原理70

二、整经的产量和质量73

三、提高整经产量及质量的技术措施75

第三章 浆纱78

第一节 浆料81

一、粘着剂81

二、助剂94

第二节 浆液配方与调浆97

三、浆料的质量指标97

一、浆料组分的选择98

二、浆料配比的确定100

三、浆液配方实例101

四、浆液的质量指标、检验及控制103

五、浆液调制105

六、浆液的输送106

第三节 上浆106

一、上浆的质量指标及其检验107

二、浆纱机的传动112

三、经纱退绕115

四、上浆及湿分绞118

五、烘燥125

六、后上蜡与干分绞131

七、湿分绞区、烘燥区和干分绞区的纱线伸长控制132

八、浆轴卷绕133

九、浆纱墨印长度及测长打印装置135

第四节 浆纱综合讨论136

一、浆纱过程的自动控制136

二、长丝上浆141

三、靛蓝染浆联合加工143

四、浆纱工艺设计原理143

五、浆纱的产量与浆纱疵点(包括浆丝疵点)148

六、高压上浆149

七、提高浆纱产量及质量的技术措施152

一、半自动穿经和自动穿经157

第四章 穿结经157

第一节 穿结经方法157

二、结经与分经158

第二节 经停片、综框、钢筘158

一、经停片158

二、综框159

三、钢筘161

第五章 定捻和卷纬164

第一节 纱线定捻164

一、自然定形165

二、加热定形165

三、给湿定形165

四、热湿定形166

第二节 卷纬168

一、卷纬成形与工艺要求169

二、卷纬机械170

第六章 并捻173

第一节 股线173

一、棉毛型股线174

二、真丝、合纤型股线174

三、合股花式线174

四、并捻设备175

第二节 花式捻线178

一、花色捻线种类及结构178

二、花式捻线的纺制179

织造篇184

第七章 开口184

第一节 梭口185

一、梭口的形状185

二、梭口形成方式186

三、梭口清晰程度187

四、经纱的拉伸变形188

第二节 开口运动规律190

一、综框运动角及其分配190

二、综框运动规律192

第三节 开口机构193

一、凸轮和连杆开口机构193

二、多臂开口机构198

三、提花开口机构205

四、连续开口机构211

第八章 引纬214

第一节 有梭引纬215

一、梭子及其引纬过程215

二、投梭机构216

一、经纱上机张力与织物形成的关糸216

三、制梭装置218

四、自动补纬装置219

五、有梭织机的多色纬织造221

第二节 片梭引纬223

一、片梭223

二、片梭织机的扭轴投梭机构224

三、制梭226

四、片梭引纬过程227

五、片梭织机的多色纬织制230

六、片梭引纬的品种适应性231

第三节 剑杆引纬232

一、剑杆织机分类232

二、传剑机构236

三、剑杆织机的多色纬织制240

四、剑杆引纬的品种适应性241

第四节 喷气引纬242

一、喷气引纬原理243

二、喷气引纬装置246

三、喷气织机的混纬与多色纬织制250

四、喷气引纬的品种适应性250

第五节 喷水引纬251

一、喷水引纬原理252

二、喷水引纬装置253

三、喷水引纬的品种适应性257

第六节 无梭引纬的辅助装置257

一、加固边装置258

二、储纬器261

第九章 打纬267

第一节 打纬机构268

一、连杆式打纬机构268

二、共轭凸轮式打纬机构272

二、钢筘打纬到最前方及打纬阻力273

第二节 打纬与织物的形成273

一、打纬开始阶段273

三、打纬过程中经纬纱的运动274

第三节 织机工艺参数与织物形成的关系276

二、后梁高低与织物形成的关系278

三、开口时间与织物形成的关系279

第十章 卷取和送经281

第一节 卷取机构282

一、卷取机构形式282

二、积极式卷取机构及其工作原理282

三、边撑288

二、调节式送经机构290

一、送经方式290

第二节 送经机构290

三、双轴制送经机构及其工作原理304

第十一章 织机传动及断头自停307

第一节 织机的传动系统307

一、织机传动机构的要求307

二、有梭织机的传动系统308

三、无梭织机的传动系统308

四、启制动装置312

第二节 断纱自停装置316

一、断经自停装置316

二、断纬自停装置320

第三节 无梭织机的自动找梭口(自动寻纬)装置325

第四节 有梭织机的经纱保护装置328

第一节 机织物加工流程与工艺设备330

一、棉型织物的加工流程与工艺设备330

第十二章 机织物加工综合讨论330

二、毛织物的加工流程与工艺设备335

三、合纤长丝织物的加工流程与工艺设备336

四、真丝织物的加工流程与工艺设备339

五、麻类织物的加工流程与工艺设备341

六、特种纤维织物加工流程与工艺设备343

第二节 织机上机工艺参数344

一、织造工艺参数的分类345

二、织机上机工艺参数的选择345

一、织机的生产率347

第三节 织机的生产率和织物质量347

二、织物质量348

第四节 织物横档疵点354

一、织机打纬与织物形成的关系354

二、织机开关车引起的横档疵点355

三、织机送经不良引起的横档疵点356

四、织机卷取不良引起的横档疵点356

五、经纱和织物蠕变引起的横档疵点356

六、纬纱条干不匀引起的横档疵点357

第五节 机织物加工的快速反应357

第六节 国内外织造技术的发展方向360

参考文献3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