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工程手册 环境规划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工程手册 环境规划卷
  • 傅国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9859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246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1280页
  • 主题词:环境工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工程手册 环境规划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环境规划导论1

一、当代环境规划的定义、作用与特征分析1

(一)环境规划的定义1

例1-7-2 由实验室河水耗氧量变化曲线求K1

Ⅰ 内容目录1

表2-3-28 加拿大安大略萨得勃瑞区LAP及SO2

(二)环境规划的作用2

(三)环境规划的特征分析2

例1-7-7 Thomas BOD-DO模型参数(K1,K2,K3

表2-5-38 兰州西固地区1981——1983年夏季O3

(一)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4

关系4

二、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及其他相关规划的4

三、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编制程序与实施5

条件5

(一)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5

(二)环境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5

(二)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6

Ⅲ 插图目录7

导图1 环境规划编制程序7

四、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7

(三)实施环境规划的条件7

表1-1-1 三种水环境规划的名称及其特征9

Ⅱ 表格目录9

第一篇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9

第一章 总论9

§1.1.1 水环境规划的概念与任务9

§1.1.2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的基本战略11

表1-1-2 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与水污染控制规划12

的相互作用12

表2-7-7 不同车型、新车、维修车灌充CFC—12

图1-1-1 水环境管理制度在水污染控制中12

的地位12

§1.1.3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的过程与技术环节13

的关联图14

图1-1-2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各技术环节14

§1.1.4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总体设计15

第二章 区域水污染控制系统的调查17

——综合信息环境的建立17

§1.2.1 区域概况调查17

表1-2-1 区域概况调查(综合信息环境)各组成部分信息侧重点19

§1.2.2 区域水质监测调查19

表1-2-5 河段基本数据表21

表1-2-4 城市基本数据表21

表1-2-3 区段基本数据表21

表1-2-2 河流基本数据表21

表1-2-9 断面基本数据表22

表1-2-8 排污口基本数据表22

表1-2-7 取水口基本数据表22

表1-2-6 支流口基本数据表22

表1-2-10 河流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22

表1-2-11 支流口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23

污总量)23

表1-2-13 排污口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排23

表1-2-12 排污口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浓度)23

§1.2.3 区域水环境污染源调查23

例1-2-1 物料衡算法确定企业排污总量实例26

Ⅳ 例题目录26

图1-2-1 某印染厂水及污染物的流程图26

§1.2.4 区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方法27

表1-2-14 用水情况表27

图1-2-2 区域水污染来源的组成分析28

例1-2-2 济南市市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29

核定实例29

图1-2-3 城市排污总量新核定方法流程图29

§1.2.5 区域水污染控制系统问题的综合辨识30

系图31

图1-2-4 城市水环境系统功能失调问题关31

表1-2-15 三种结构化分析问题方法的优缺点32

例1-2-3 1994年济南市水污染控制问题辨识33

§1.2.6 水文特征的调查分析33

结果实例33

例1-2-4 推求官厅水系洋河响水堡的枯水流量34

表1-2-17 洋河响水堡经验频率计算表35

平均流量35

表1-2-16 洋河响水堡水文站1970—1980年月35

图1-2-5 洋河响水堡频率-流量关系曲线36

图1-3-1 河流水质评价的一般程序37

§1.3.1 水环境质量系统评价的目的和要求37

第三章 水环境质量的系统评价37

§1.3.2 河流水质评价38

表1-3-1 各种水质指数选用的指标名称及其41

权重41

的水质级别评价表42

表1-3-2 区段(或河段)内各类指标的水质42

功能评价表42

表1-3-3 区段(或河段)内各河段各类指标42

§1.3.3 污染源评价44

表1-3-4 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45

表1-3-5 排放污水单位的COD最高允许排45

放浓度45

表1-3-6 污染源评价的项目、模型与内容46

§1.3.4 河流水质的生物学评价47

图1-3-2 水质和生物相变化之间关系48

表1-3-7 各种等级污水域的化学和生物特征49

表1-3-9 BI与水质之间的关系50

表1-3-8 BIP与水质之间关系50

表1-3-10 特伦特生物指数51

§1.3.5 地下水水质评价52

关系图53

图1-3-3 中国水文地质单元划分层次53

表1-3-11 沈阳市地下水污染起始值一览表57

表1-3-12 水质污染程度分级标准57

表1-3-13 硬度分类表58

表1-3-16 沈阳市地下水污染类型58

表1-3-15 污染程度分级表58

表1-3-14 地下水水质污染类型划分等级表58

代号、名称见表1-3-14)59

图1-3-4 沈阳市地下水污染类型图(类型59

表1-3-17 沈阳市地下水污染定量块段图60

说明表60

图1-3-6 沈阳市地下水污染定量块段图62

图1-3-5 沈阳市地下水污染程度图62

§1.4.1 水污染控制区划概论63

第四章 水污染控制的区划方法63

§1.4.2 河流水污染控制区的划分原则64

图1-4-1 河流水系层次结构65

§1.4.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技术方法65

§1.4.4 河流水质功能区的划分67

§1.4.5 城市河流水污染控制区的信息结构68

图1-4-2 河流水质功能区划概化图68

图1-4-4 城市控制区污染物流概化图68

组成结构68

图1-4-3 城市控制区的水污染控制系统68

图1-4-6 城市控制区水污染及其控制系统69

图1-4-5 城市控制区的初始信息流图69

的信息加工单元流程图69

图1-4-7 河段水质功能区的信息流结构图70

§1.4.6 河流水质功能区划图71

图1-4-9 水质功能区结构图的标识符号71

图1-4-8 河段控制单元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71

分配信息加工单元流程71

区划方案的直线展布图72

例1-4-1 湘江湘潭区段水质功能区划分结构图72

例1-4-2 湖南省沅江干流水质功能区结构和72

图1-4-11 湘江湘潭区段示意图72

图1-4-10 水质功能区划方案图的标识符号72

图1-4-12 湘江湘潭区段水质功能区划分73

表1-4-1 沅江干流左岸主要支流特征值表73

表1-4-2 沅江干流右岸主要支流特征值表73

结构图73

经济概况74

表1-4-4 沅江干流(常德区段)县市区社会74

表1-4-3 沅江干流(常德区段)水文特征值74

表1-4-5 沅江干流(常德区段)主要城镇社74

会经济概况74

污特征值75

表1-4-7 沅江干流(常德区段)主要支流纳75

表(qv>20×104m3·a-1)75

表1-4-6 沅江干流(常德区段)取水口分布75

表1-4-8 沅江干流(常德区段)排污口分布76

及排污76

表1-4-9 沅江干流(常德区段)鱼类保护区77

分布特征77

使用功能分区77

表1-4-10 沅江干流(常德区段)水域现状77

表1-4-11 沅江干流(常德区段)水质监测78

断面特征表78

表1-4-12 推荐的沅江干流(常德区段)水78

质功能区划方案78

图1-4-13 沅江常德区段水质功能区结构79

点位直线展布图79

表1-4-13 推荐的沅江干流(常德区段)水80

质功能区划设置的混合区80

图1-4-14 沅江常德区段水质功能区划方案80

直线展布图80

图1-4-15 太子河鞍山段功能区划分图81

§1.4.7 城市区段污染源信息及其关系流图81

例1-4-3 太子河鞍山区段污染源信息关系流图81

图1-4-16 太子河鞍山段污染源信息关息图(1)82

图1-4-17 太子河鞍山段污染源信息关息图(2)83

表1-4-14 运粮河各排污沟评价表84

一、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

表1-4-15 南沙河各排污沟评价表85

表1-4-16 杨柳河各排污沟评价表86

四、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8173—87

表1-4-17 鞍山市16家重点工业污染源87

评价表87

表1-4-18 主要工业污染物评价表88

表1-4-19 各支流主要污染物表88

表1-4-20 鞍山市内各条河等标污染负荷比88

表1-4-21 鞍钢工业废水排放现状及评价表89

表1-4-22 鞍山市三条支流接纳的生活污水量90

表1-4-23 太子河鞍山段及市内三条河设90

计流量表90

§1.4.8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方法90

六、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13015—91

表1-4-24 渤海海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名95

称代码表95

区划图96

图1-4-18 中国渤海近岸海域环境功能96

七、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97

表1-5-1 常用预测方法的分类98

§1.5.1 一般预测技术98

第五章 城市污染源排污预测98

§1.5.2 城市污染源产污预测103

§1.5.3 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106

水万元产值排放系数107

表1-5-2 全国历年工业废水万元产值排放107

系数107

表1-5-3 27个行业统计平均的全国工业废107

表1-5-4 1981年—1989年全国工业废水产107

污系数及其削减率107

表1-5-5 1985年全国工业废水产(排)污系107

数统计值107

表1-5-6 全国各省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08

表1-5-7 1986年—1993年期间全国人均日108

生活用水量的变化108

表1-5-8 居民粪便和生活污染负荷108

排放系数表109

表1-5-9 全国1985年—1988年工业废水109

表1-5-10 全国1985年工业废水COD产生110

与排放一览表110

表1-5-11 个体产污系数与综合产污系数112

的关系112

表1-5-12 纺织工业的主要行业和重要产113

品名称113

可行流程113

图1-5-2 纯化学纤维产品染色废水治理最佳113

治理最佳可行流程113

图1-5-1 纯棉或棉混纺机织产品染色废水113

表1-5-13 棉机织产品原始产污系数114

表1-5-14 棉针织产品原始产污系数115

综合排污系数116

表1-5-15 棉印染行业的综合产污系数和116

表1-5-16 棉纺印染产品的产污控制系数116

表1-5-17 棉纺印染产品的排污控制系数117

表1-5-18 毛纺行业的综合产污系数和综117

合排污系数117

表1-5-19 毛纺织产品的产污控制系数118

表1-5-20 毛纺织产品的排污控制系数118

行流程119

图1-5-5 绒线产品染色废水处理的最佳可119

可行流程119

图1-5-4 毛精纺产品染色废水处理的最佳119

可行流程119

图1-5-3 毛粗纺产品染色废水处理的最佳119

排污系数119

表1-5-21 丝绸产品的综合产污系数和综合119

排污系数120

图1-5-7 真丝绸、交织绸、化纤绸产品废水120

流程120

图1-5-6 真丝绸产品废水处理的最佳可行120

表1-5-22 丝绸产品的综合产污控制系数120

和排污控制系数120

表1-5-23 麻纺织产品的综合产污系数和120

处理的最佳可行流程120

表1-5-24 麻纺产品的综合产污控制系数121

可行流程121

和排污控制系数121

图1-5-9 麻脱胶废水处理流程121

图1-5-10 麻脱胶等混合废水处理流程121

图1-5-8 绢丝染色(印花)废水处理的最佳121

§1.6.1 水环境质量模型总论122

第六章 河流水质模型122

表1-6-1 CBOD降解的温度系数θ127

表1-6-2 氨氮氧化的温度系数θ127

图1-6-1 水生植物(藻类)光合作用产氧速128

率的日变化128

K1(20℃)求K1(t℃)129

例1-6-2 求不同水温时,水中饱和溶解氧浓度129

例1-6-1 由标准温度的碳有机物降解速率常数129

示意图130

图1-6-2 点污染源节点输入污染物的河段130

§1.6.2 河流水质模型130

图1-6-3 均布线源-维稳态河流水质模型的132

概化图132

图1-6-4 Streeter-Phelps模型的图解法135

例1-6-3 求临界DO值和临界流动时间136

的模拟值136

表1-6-3 某河段不同条件下河水中溶解氧亏136

例1-6-4 求不同K1、K2、K3时河流下游不同136

流经时间的氧亏136

例1-6-5 求河段末端河水的BOD和溶解氧137

亏值137

图1-6-5 河流各河段水质模拟信息关系图138

和溶解氧亏138

表1-6-5 各河段始末两端水质的计算结果138

表1-6-4 某河流各断面水文及水质特性数据138

例1-6-6 求河流各段始末两端CBOD、NBOD138

图1-6-7 江心排污示意图140

图1-6-6 岸边排污示意图140

图1-6-8 二维稳态河流水质模型示意图140

图1-6-9 污染物浓度的横向分布142

流动距离Lb(岸边排污)143

例1-6-8 求污水场宽度和纵向流动距离Lb143

(江心排污)143

例1-6-7 求废水污染物到达对岸时的纵向143

图1-6-10 QUAL-Ⅱ的总体结构设计145

表1-6-6 QUAL-Ⅱ模型中的参数147

曲线(瞬时投放)148

曲线148

图1-6-11 河流x=500m处示踪剂ρB-t148

例1-6-9 预测某河瞬时突然排污时的水质变化148

图1-6-13 河流断面149

图1-6-12 正交曲线坐标系统的河流149

图1-6-14 断面累积流量曲线150

图1-6-16 某河网网络图152

图1-6-15 某河网示意图152

§1.6.3 河网水质模型152

§1.6.4 闸坝河流水质模型157

图1-6-17 闸坝河流概化图158

图1-6-18 零维单箱闸坝河段水质模型159

示意图159

例1-6-10 淮河支流颖河阜阳闸—颖上闸河段159

的单箱闸坝河流(枯水期)水质模拟159

表1-6-7 阜阳闸—颖上闸河段单箱水质模160

例1-6-11 颖河阜阳闸—颖上闸河段的变体积160

单箱闸坝河流水质模拟160

拟计算(闸坝河流)160

表1-6-8 阜阳闸—颖上闸河段变体积单箱160

水质模拟计算结果(闸坝河流)160

意图161

图1-6-19 多箱零维闸坝河段水质模型示161

图1-6-20 多箱河段段间流量确定示意图161

表1-6-9 淮南—蚌埠段排污口排放废水161

情况表161

例1-6-12 淮南—蚌埠段多箱闸坝河流水质161

模拟161

表1-6-11 淮南—蚌埠段多箱闸坝水质模拟162

计算表162

表1-6-10 淮南—蚌埠段主要取水口情况表162

图1-6-21 淮河淮南—蚌埠段概化图163

图1-6-23 侧向流示意图165

图1-6-22 河流汇合示意图165

图1-6-24 闸坝示意图166

§1.7.1 河流水质模拟预测总论167

图1-7-1 一维单点源河段示意图167

图1-7-2 二维单点源河段示意图167

第七章 河流水质模拟和预测167

图1-7-3 建立河流水质模型的一般过程168

§1.7.2 单点源河段水质模型的参数估值169

NH3—N的衰解系数KNI170

图1-7-4 降解系数估值的程序框图170

例1-7-1 由实测法求NBOD降解系数KN和170

表1-7-1 某河流各断面河水NH3—N、171

NO?—N和NO?—N浓度变化值171

表1-7-2 河流坡度i与K1(实验室)修正系数α172

的关系172

图1-7-6 河水耗氧量随时间变化关系173

(实验室)173

图1-7-5 由实验室测得的一组河水水样耗173

氧量变化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推算173

Kl(实验室)173

表1-7-3 最小二乘法计算K1(实验室)174

系数K2和藻类耗氧系数R0175

估复氧系数K2175

例1-7-3 由夜间河流某断面DO变化值估复氧175

计算某河复氧系数和藻类耗氧系数175

表1-7-4 由不同时间断面河水溶解氧浓度175

例1-7-4 由无藻类作用河流某断面DO变化值175

图1-7-7 弯曲河段的相关参数176

图1-7-8 b/h与Dy/hu*关系177

例1-7-5 由经验公式估横向扩散系数Dy177

图1-7-9 ay与z/h关系177

图1-7-10 河流断面实测水深与流速的点178

位图178

例1-7-6 由实测法确定河流纵向离散系数Ex178

表1-7-5 纵向离散系数E的计算表178

图1-7-11 底泥耗氧系数试验装置179

图1-7-12 S-P模型参数的最优搜索计算181

框图(Ⅱ)——改进梯度法181

估值181

表1-7-6 某河不同断面河水溶解氧浓度182

表1-7-7 Thomas模型的参数估值算例182

二维参数变量计算程序183

图1-7-14 网格法搜索BOD-DO模型中183

图1-7-13 网格法原理示意图183

例1-7-8 S-P模型参数的“网格搜索-184

梯度”法估值184

序185

图1-7-16 Dobbins模型参数估值的降维185

-梯度法算例185

表1-7-8 S-P模型参数估值的网格搜索185

程序185

图1-7-15 Thomas模型参数估值的降维程185

梯度”法估值186

表1-7-9 Thomas模型参数估值的网格搜索186

梯度”法估值186

例1-7-10 Dobbins模型参数的“网格搜索-186

索-梯度法算例186

例1-7-9 Thomas模型参数的“网格搜索-186

表1-7-10 Dobbins模型参数估值的网格搜186

-梯度法算例186

例1-7-11 “网格搜索-梯度”分步估值法确定187

BOD/NH3-N/NO2-N/DO模型(Ⅰ)187

参数187

表1-7-11 某河不同断面河水的BOD、NH3—N、188

确定BOD/NH3—N/NO2—N/DO模188

图1-7-17 “网格搜索-梯度”分步估值法188

型参数流程框图188

参数估值算例188

表1-7-12 DO/NH3—N/NO2—N/BOD模型(I)的188

NO2—N、NO?—N、DO浓度188

参数189

BOD/NH3—N/NO2—N/DO模型(Ⅱ)189

例1-7-12 “网格搜索-梯度”分步估值法确定189

参数估值算例189

表1-7-14 DO/NH3—N/NO2—N/BOD模型(Ⅱ)的189

NO2—N、NO3—N和DO浓度189

表1-7-13 某河不同断面河水的BOD、NH3—N、189

图1-7-18 搜索规则示意图(复合形法)191

图1-7-19 复合形法程序框图192

确定二维河流水质模型参数193

程序框图193

例1-7-13 “复合形-网格搜索——阶梯度”法193

图1-7-20 二维河流水质模型的“复合形-193

网格搜索——阶梯度法”参数估值193

搜索参数过程和结果194

表1-7-16 某河流二维稳态水质模型综合194

表1-7-15 某河各点位(x、y)的BOD、NH3—N、NO2—N、NO3—N和DO浓度194

§1.7.3 城市河段水质模拟计算模型195

拟结构196

图1-7-21 多排污源、多取水口河段水质模196

水质模拟模型的建立199

例1-7-14 太子河本溪段多排污口、多取水口199

图1-7-22 太子河本溪市区第二河段简图199

物数据(Ⅰ)200

表1-7-17 河段各污染源、引水源主要污染200

物数据(2)201

表1-7-18 河段各污染源、引水源主要污染201

表1-7-20 参数估值与模型的验证结果(2)202

表1-7-19 参数估值与模型的验证结果(1)202

第八章 水体温度模型203

§1.8.1 热现象203

图1-8-1 自然水面的热交换过程203

§1.8.2 水面热交换204

§1.8.3 水面热交换系数和平衡温度的计算207

线图208

图1-8-2 水面热交换系数Ks的计算曲208

§1.8.4 河流热迁移方程及其分析解209

例1-8-1 北京密云水库水面平衡温度的计算209

图1-8-3 排污口下游的污水混合区211

计算212

§1.8.5 湖泊水库的温度模型212

例1-8-2 电厂冷却水排放口最大允许水温的212

图1-8-4 水面上的各种辐射和反射213

图1-8-5 湖泊的形态和温度分布214

例1-8-3 湖泊由风力引起的混合层深度及其216

平均水温计算216

表1-8-1 某湖泊垂向水温分布216

图1-8-6 湖库垂向热平衡217

度及平均水温217

表1-8-2 某湖泊由风能引起的垂向各层深217

第九章 湖泊水库的水质模型219

§1.9.1 湖泊水库水质模型概述219

§1.9.2 湖泊水库水质模型的数据输入220

例1-9-1 求湖泊总磷的年均总负荷221

§1.9.3 湖泊水库的水量平衡模型222

§1.9.4 湖泊水库的水质控制方程222

例1-9-2 美国西雅图市1963—1969年排放污223

水转移后华盛顿湖磷浓度的变化223

平均浓度224

表1-9-1 1963年—1969年华盛顿湖磷的年224

图1-9-1 华盛顿湖排放污水一次转移之后225

磷浓度变化过程线225

§1.9.5 湖泊水库的状态变量模型227

图1-9-2 生物子模型中影响叶绿素浓度过228

程的示意简图228

(1988年)229

例1-9-3 滇池草海叶绿素月变化的水质模拟229

表1-9-3 草海叶绿素ρChla随月变化模拟结果230

表1-9-2 云南滇池草海1988年的各月形态特征、水文特征和叶绿素变化实测值230

图1-9-3 草海1988年叶绿素浓度模拟值与231

实测值的比较231

图1-9-4 湖库水体中磷循环的示意简图231

表1-9-4 南京玄武湖1988年各月形态特征、232

水文特征和可溶解磷的变化实测值232

表1-9-5 玄武湖1988年可溶解磷浓度月平232

均模拟结果232

例1-9-4 南京玄武湖可溶解磷季节变化的水质模拟(1988年)232

图1-9-5 玄武湖1988年可溶解磷浓度月平233

均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比较233

例1-9-5 北京密云水库水下平均透明度(1986年)236

表1-9-6 湖库水质模拟参数值237

§1.10.1 混合区分析计算的设计条件238

第十章 污水海洋处置的水质模拟238

图1-10-1 混合区各向离排放点最大距离244

表1-10-1 美国加州废水排海水质标准245

表1-10-2 美国加州废水排海有毒物质限制246

浓度限值247

表1-10-3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主要水污染物排放247

表1-10-4 90%时间保证率下初始稀释度要求249

§1.10.2 污水海洋处置的远区分析计算249

图1-10-3 空间交错网格示意图251

图1-10-2 ADI法求解示意图251

图1-10-4 二层分层模型253

图1-10-7 多层层化模型254

图1-10-6 多层分层模型254

图1-10-5 二层层化模型254

例1-10-1 污水海洋处置的远区分析计算实例259

(t=12时)潮流分布260

图1-10-9 烟台港低潮(t=6时)、高潮260

图1-10-8 烟台近海计算网格示意图260

布图261

布图261

度分布图261

图1-10-12 烟台山、夹河口排放时COD浓261

图1-10-10 芝罘岛西侧排放时COD浓度分261

图1-10-11 芝罘岛东侧排放时COD浓度分261

图1-10-14 芝罘岛东侧婆婆石东投放时标262

图1-10-13 芝罘岛西侧投放时标识微团的262

图1-10-15 芝罘岛东侧婆婆石东投放的标262

识微团的输移轨迹(22时投放)262

识微团的输移轨迹(1时投放)262

图1-10-16 欧拉余流场262

输移轨迹(10时投放)262

图1-10-17 拉格朗日余流(t=7时)263

§1.10.3 污水海洋处置的近区分析计算263

图1-10-18 拉格朗日余流(t=10时)263

图1-10-19 拉格朗日余流(t=13时)263

图1-10-20 拉格朗日余流(t=16时)263

图1-10-21 圆形断面浮射流264

图1-10-22 静止均质水域中圆形浮射流轴265

线轨迹的射流半宽度计算图265

达水面时的轴线稀释度和半厚度266

图1-10-23 静止均质水域中圆形浮射流轴线266

稀释度计算图266

例1-10-2 圆管排污(垂向和水平)出流浮射流266

图1-10-25 多孔扩散器267

图1-10-24 垂向圆断面浮射流断面平均稀267

释度267

图1-10-26 静止均质水体中平面二维浮射流轴线轨迹及射流半宽度计算图269

图1-10-27 静止均质水体中平面二维浮射流轴线稀释度计算图270

图1-10-30 静止线性分层水域中圆断面垂直浮射流浮升高度与断面平均稀释度的关系271

意图271

图1-10-29 线性分层静水圆形浮射流示271

图1-10-28 垂向平面浮射流的平均稀释度271

表1-10-5 线性分层水体中垂直向上浮射272

流特性参数计算式272

图1-10-31 定向流动海域中圆孔底部排放浮射流272

特征值(Zm及ZB)274

表1-10-6 不同流速下的射流和浮力羽流274

及稀释度274

例1-10-3 定向流动海域单孔潜没排放的轨迹274

作用)275

图1-10-32 恒定流底部多孔排放(有浮力275

其数值范围276

关系式276

表1-10-7 浮升终点高程及终点稀释度的276

表1-10-8 MERGE模型中涉及的参数及276

表1-10-9 断面平均稀释度(?)与相对升高(hs)及出口弗劳德数Frd0的关系277

图1-10-33 RSB模型示意图278

化及云团最大升高计算结果279

表1-10-10 多孔扩散器沿水深的稀释度变279

及云团最大升高279

例1-10-4 定向流动海域多孔扩散器的稀释度279

图1-10-35 窄缝潜没排放等稀释度线图280

图1-10-34 往复流动中流速及水位随潮流的变化情况280

图1-10-37 横流中潜没窄缝垂直排放混合区与281

动量比的关系(Ha=20.0m)281

动量比的关系(Ha=10.0m)281

图1-10-36 横流中潜没窄缝垂直排放混合区与281

第十一章 城市污水资源化分析283

§1.11.1 城市污水回用的意义和用途283

表1-11-1 全国有关流域的亩均、人均地表283

水比较283

水的情况表285

表1-11-2 国外城市污水回用于工业冷却285

实例286

部分主要厂家286

表1-11-3 美国利用城市污水作冷却水的286

表1-11-4 美国城市污水再利用于发电厂286

浆造纸工业的实例287

表1-11-5 国外城市污水再生水回用于制287

§1.11.2 城市污水回用于冷却水的水质要求288

图1-11-1 冷却水产生危害的原因和后果288

表1-11-6 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标289

表1-11-7 冷却水回用水质可行性分析表291

§1.11.3 城市污水回用于其他工业用水的水质要求295

例1-11-1 回用于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的可行性分析实例295

浆造纸工业的实例296

表1-11-8 国外城市污水再生水回用于制296

表1-11-9 我国造纸工业用水水质要求297

的许可极限浓度298

表1-11-10 美国各种不同造纸厂的生产工298

艺用水水质要求298

表1-11-11 美国纸浆生产用水中各种物质298

表1-11-12 日本纸及纸浆工业中各种水源299

的用水水质299

表1-11-13 日本造纸厂用水的水质标准299

表1-11-14 原苏联制浆造纸水质标准299

表1-11-15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荐的制浆300

造纸及其联合工业用水取水点的300

水质要求(哈特,1974年)300

表1-11-16 工业用水水质标准301

措施分析302

表1-11-17 造纸工业用水水质标准及达标302

界限值305

表1-11-20 美国锅炉用水水质界限值305

表1-11-19 日本不同用途的各种用水水质305

河供水源的水质305

表1-11-18 天津造纸总厂(1988—1989年)海305

表1-11-21 混凝土回用水质可行性分析306

§1.11.4 城市中水系统306

表1-11-22 生活污水的类型及其水质307

图1-11-2 建筑物中水系统307

图1-11-3 区域中水系统307

图1-11-4 地区性中水系统308

表1-11-23 典型住宅建筑卫生器具用水量308

表1-11-24 公共建筑用水量比例308

表1-11-25 中水回用水质可行性分析309

表1-11-26 日本冲洗厕所用水的水质标准参考310

值310

例1-11-2 城市污水二级出水回用于中水道的311

可行性分析实例311

表1-11-27 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回用于城市公共用水的水质质量标准(推荐稿)311

图1-11-5 日本国立妇女教育会馆中水系统总312

流程312

系统实例312

例1-11-3 日本崎玉县国立妇女教育会馆中水312

§1.11.5 城市污水回用系统费用一效果分析313

图1-11-6 日本国立妇女教育会馆污水处理流313

程图313

图1-11-7 污水回用系统方案的费用构成314

例1-11-5 日本东京周围地区中水系统的投资316

的费用—效果比较316

例1-11-4 北京某区污水处理回用与传统供水316

构成316

图1-11-8 不同处理方法中水装置的占地面积、投资费和运行费比较317

例1-11-6 日本东京周围地区不同处理方法的317

中水制水成本与占地面积317

第十二章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其分配规划319

§1.12.1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本概念319

图1-12-1 总量控制的本质321

表1-12-1 实施总量控制、浓度控制、联合控制三种管理方式的选择条件322

§1.12.2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本内容324

图1-12-2 总量控制的分级管理体系示意图325

图1-12-3 容量总量控制规划的制订过程328

§1.12.3 “环境冲突分析”简介329

图1-12-4 行业总量控制规划的制订过程329

§1.12.4 水污染物总量分配的原则和方法331

表1-12-2 已有的经验性“公平”分配排污总量方法的合理性评价333

图1-12-5 两个排污源的算例334

表1-12-3 分配计算结果336

例1-12-1 “等比例削减超排放标准总量为基点”的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法实例(湘江湘潭段)336

§1.12.5 水污染物总量公平分配应用实例336

图1-12-6 湘江湘潭区段示意图337

图1-12-7 湘江湘潭区段水质功能区划分结构图337

表1-12-4 枯水期右岸现状排放COD时保护目标338

水质响应的模拟338

目标水质响应的模拟339

水质响应的模拟339

表1-12-5 枯水期左岸现状排放COD时保护目标339

表1-12-6 枯水期右岸浓度控制排放COD时保护339

表1-12-7 枯水期左岸浓度控制排放COD时保护340

目标水质响应的模拟340

表1-12-8 湘江湘潭区段各排污口及排污源的COD允许排量及应削减率分配表341

例1-12-2 “公平规则”分配排污总量实例345

综合346

§1.13.1 城市水污染控制调控措施的分解与346

第十三章 城市水污染控制备选方案的拟定346

图1-13-1 区域水污染控制系统关联图347

表1-13-1 区域水污染控制的典型问题分析表347

图1-13-2 水污染控制策略与中间传递因子的351

关系351

§1.13.2 非工程措施的策略分析352

图1-13-3 城市水污染控制方案与其他环节的关系图352

表1-13-2 不同规划水平年全国城市人口预测353

表1-13-3 不同规划年城市市区流动人口比重354

表1-13-4 1993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表354

的预测值354

表1-13-5 工业废水不同治理率下的投资需求358

图1-13-4 清洁生产可能途径审计步骤358

表1-13-6 城市污水中方案处理的投资需求359

表1-13-7 环保资金来源359

§1.13.3 工程措施的策略分析360

表1-13-8 中国部分产品耗水量与国外先进水平360

比较360

表1-13-9 1993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污水集中处理状况361

表1-13-11 国内几个大中型污水处理厂的运行362

理厂状况表362

情况362

表1-13-10 1993年570个城市统计的污水集中处362

§1.13.4 城市水污染治理工程备选方案的拟定365

图1-13-5 城市水污染治理工程备选方案轮廓366

设想框架(对策树)366

第十四章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决策分析367

§1.14.1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决策问题的概念367

§1.14.2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的决策分析369

图1-14-1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决策过程的框架369

分析树371

图1-14-2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对策—目标决策371

方法372

§1.14.3 水污染控制费用—效果分析的技术372

图1-14-3 企业削减污染物的经济效应示373

意图373

图1-14-4 圆管的水力参数373

图1-14-5 污水处理费用与规模和效率的374

关系374

图1-14-8 污水输送—处理的经济效应375

意图375

图1-14-6 污水处理费用与规模关系示375

图1-14-7 污水处理费用与处理率关系示375

意图375

图1-14-9 Marrimack河污水处理系统经济效应376

分析376

例1-14-1 污水处理集中与分散程度的经济376

效应分析实例376

表1-14-2 污水输送的费用矩阵377

表1-14-1 污水处理厂的费用矩阵377

表1-14-5 城市污水处理厂总费用方程378

表1-14-4 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费用方程378

方程378

表1-14-3 城市污水处理单元构筑物投资费用378

图1-14-10 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组合工艺379

表1-14-6 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106t/d)费用方程379

流程379

表1-14-7 工程费用(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380

估算编制办法—1996年)380

表1-14-8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1996年)380

图1-14-11 给水排水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380

组成380

表1-14-9 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估算表381

表1-14-10 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81

计算表381

表1-14-12 建设单位管理费取费标准(新建项目)382

表1-14-11 设备运杂费率表382

表1-14-13 工程建设监理收费标准382

表1-14-14 国外贷款及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项目投资估算383

表1-14-15 引进设备材料的国内货价运杂费率383

表1-14-16 排水管道材料预算价格表(北京地区1993年价格)384

表1-14-17 排水厂站材料预算价格表(北京地区1993年价格)386

表1-14-18 污水管道投资综合指标387

表1-14-19 雨水管道投资综合指标388

表1-14-20 污水处理厂投资综合指标390

表1-14-21 雨污水泵站投资综合指标392

表1-14-22 某地人工、材料单价及污水管道工程投资综合指标调整表393

例1-14-2 某污水工程投资估算393

例1-14-3 某污水处理厂总造价估算394

表1-14-23 污水处理厂指标调整表395

§1.14.4 环境费用—收益分析的技术方法396

图1-14-12 项目的费用与收益流398

表1-14-24 环境费用—收益分析方法分类399

图1-14-13 污染危害曲线399

例1-14-4 沈阳市地表水污染经济损失计算403

(1990年)实例403

表1-14-27 水稻盆栽试验统计表(1980年)405

表1-14-26 水稻盆栽试验发育情况(1979年)405

表1-14-25 沈阳市郊稻田灌溉基本情况405

表1-14-30 沈抚灌区稻米污染指数的分级标准406

表1-14-29 沈抚灌区稻米污染指数(P)406

表1-14-28 沈阳市污灌区水质污染分级标准406

表1-14-31 张士灌区稻谷污染指数(P)407

表1-14-32 和平、浑北和工农兵灌区稻谷污染407

指数(P)407

表1-14-33 沈阳市各污灌区地下水污染指数408

(P)408

表1-14-34 沈抚灌区沈阳段胃癌死亡情况409

平409

表1-14-35 沈抚灌区沈阳段先天性畸形发生水409

(1973—1986年)409

表1-14-37 胃癌与污灌相关性评价结果410

表1-14-36 污灌胃癌效应相关性评判标准410

表1-14-38 先天性畸形医疗费用表411

验412

表1-14-40 游览水域感官强度分级表412

表1-14-39 流入团结水库的污水对鱼的毒性试412

表1-14-43 游览水域污染的游人调查表413

收入统计413

表1-14-44 青年公园、南湖公园1986年各项413

结果413

表1-14-42 沈阳市六处公园湖水污染程度评价413

表1-14-41 沈阳市六大游览水域公园一览表413

§1.14.5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的最优化决策分析方法414

图1-14-15 费用函数C(Q)的分段线性化420

图1-14-14 费用函数C(η)的分段线性化420

例1-14-5 水污染控制系统最优规划算例421

图1-14-16 城市四河段排污与水质关系图421

表1-14-45 排污口最优规划的目标函数分段线性化斜率422

系统 424

图1-14-17 河流排放口最优规划四级串联424

§1.14.6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425

表1-14-46 排污口最优规划(动态规划法)决策的水质(算例)425

图1-14-19 多目标方案比较426

图1-14-18 多目标的递阶结构426

表1-14-47 决策矩阵427

表1-14-48 权重系数调查表428

表1-14-49 水质参数评价429

图1-14-20 层次结构模型430

表1-14-50 评价准则431

表1-14-51 全要素下的综合权重432

图1-14-21 电镀废水治理目标方案层次结构模型432

表1-14-53 方案层对目标1的重要性排序433

表1-14-52 目标层相对重要性判断433

表1-14-54 备选方案的综合排序434

图1-14-22 方案选择过程的基本框架435

图1-14-23 方案评价准则(目标)体系436

§1.15.1 济南市水环境规划要点438

——济南市水环境规划438

第十五章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实例438

表1-15-0 济南市水污染控制推荐的组合方案441

§1.15.2 引论443

图1-15-1 济南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445

图1-15-2 济南市地表饮用水源保护区划446

表1-15-1 各排污系统主要排污干管及污水量446

表1-15-2 1994年小清河(济南段)各污染源情447

况447

图1-15-3 济南市地下水保护区划447

表1-15-4 卧虎山水库水质评价449

表1-15-3 济南市地下水开采情况449

§1.15.3 济南市水环境问题的识别449

表1-15-5 锦绣川水库水质评价450

表1-15-6 1994年黄河(洛口)断面水质评价450

表1-15-7 1995年垛庄水库水质监测评价结果451

(丰水期水质/枯水期水质)451

表1-15-8 1995年白云湖水质评价结果451

表1-15-9 C类水质标准452

表1-15-10 大明湖水质评价452

表1-15-11 1996年狼猫山水库中心水质监测数453

据453

表1-15-12 1995年狼猫山水库水质监测数据453

表1-15-13 1995年杜张水库水质评价454

图1-15-4 小清河污染物超标评价455

表1-15-14 1994年小清河(济南段)各断面河水枯水期水质与年平均水质456

表1-15-15 不同标准下的COD削减率457

COD过流量458

图1-15-5 产污总量分析的程序图458

表1-15-16 还乡店断面的河水流量、COD浓度和458

表1-15-18 还乡店断面以上各产污源COD产生量459

及输出通量之间的平衡计算459

表1-15-17 1994年鸭旺口—辛丰庄河段COD459

实测值及kCOD459

表1-15-22 1985年和1994年小清河流量460

水质460

表1-15-21 1985年和1994年小清河(济南段)460

产生量460

表1-15-20 1985年和1994年济南市COD460

表1-15-19 济南市区各排污系统的污水量、COD量和COD浓度460

图1-15-6 污染源COD的组成比例461

图1-15-7 各排污系统工业COD的比例461

小清河)463

表1-15-23 40家COD产生量最大的企业(排入463

§1.15.4 济南市水环境功能区划464

图1-15-8 济南市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法示466

意图466

图1-15-9 小清河(济南段)现状水环境功能区的划分467

图1-15-10 小清河(济南段)现状控制单元的划分468

图1-15-11 小清河(济南段)2000年和2010年控制单元的划分468

表1-15-24 1994年小清河(济南段)现状使用功能及实际水质状况469

表1-15-25 小清河(济南段)出境水质目标及相应的COD削减率要求的初设方案469

表1-15-26 预测的2000年济南市区生活污水471

表1-15-27 按现状用水和产污系数预测的工业471

污染源产污量471

§1.15.5 济南市产污预测和水质模拟471

量及COD产生量471

表1-15-28 济南市工业废水浓度排放标准472

表1-15-29 1996年应关、停制浆设备的造纸厂名单和COD削减量473

表1-15-30 1997年应关、停制浆设备的造纸厂473

名单和COD削减量473

表1-15-31 济南市工业万元产值新鲜水耗水量变化表475

图1-15-12 万元产值新鲜水耗水量变化趋475

势图475

预测476

表1-15-32 2000年济南市工业用水量、产污量476

图1-15-13 济南市工业万元产值新鲜水用水量变化趋势图476

表1-15-33 2000年济南市产污状况预测476

图1-15-14 多排污口、多取水口城市河流水质模型概化图478

§1.15.6 济南市水污染防治规划479

图1-15-15 小清河流量平衡概化图479

图1-15-16 小清河河流模型概化图479

标480

表1-15-34 济南市COD产污总量分阶段控制指480

表1-15-35 2000年小清河(济南段)水污染控制规划方案的技术经济性481

表1-15-36 推荐方案的实施步骤与工程费用483

表1-15-37 各排污口或控制断面的位置484

COD削减率485

表1-15-38 考虑位置差异分配的各排污系统的485

分配486

表1-15-39 重点工业污染源COD削减总量486

情况487

表1-15-41 小清河济南段六价铬超标排放企业487

情况487

表1-15-40 小清河济南段企业六价铬排放487

表1-15-42 小清河济南段排放石油类(超过488

1000kg/a)的企业情况488

表1-15-43 石油超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企业489

况489

表1-15-44 小清河济南段排放挥发酚的企业情489

表1-15-45 卧虎山水库纳污状况491

§1.15.7 济南市水、泉保护和利用的对策分析493

表1-15-46 平阴县城西洼水质等级评价493

表1-15-49 1988—1994年济南市自备井采水量变化情况494

变化494

表1-15-48 近10年济南市自来水公司采水量494

实采水量494

表1-15-47 自来水水源厂供水能力及1994年494

表1-15-52 1980—1994年济南市人均日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495

表1-15-51 1980—1994年济南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万元产值用水量495

表1-15-50 按地下水源地分区的水厂及其实际开采量495

表1-15-53 济南泉域地下水各水源地的优化开采方案496

表1-15-54 2000年需水量与现状供水能力的对比498

表1-15-55 济南市2000年工业和生活可供水量及其采源499

表1-15-56 自备井分区开采分布表500

表2-8-4 集中供热及热电联产效益分析(不含500

§1.15.8 济南市水环境规划技术支持系统501

表1-15-57 城市污水二级出水回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技术和水质指标501

构图503

图1-15-17 济南市水环境规划技术支持系统结503

图1-15-18 济南市水环境规划支持软件查询创建的对话框505

图1-15-19 济南市水环境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水质评价)视图506

图1-15-20 济南市各监测断面的水质模拟结果507

图1-15-21 济南市重点企业污染源情况(分配排污量)视图507

视图507

(节选)508

第一篇附录508

(节选)512

(节选)514

四、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节选)517

(节选)519

六、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节选)521

(节选)523

环管字第201号525

九、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节选)527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537

主要参考文献542

控制系统综合信息调查545

第一章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概述及大气污染545

第二篇 大气污染控制系统规划545

图2-1-1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的技术路线546

§2.1.2 城市及自然环境信息调查547

§2.1.1 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综合信息调查概述547

§2.1.3 社会、经济信息调查549

表2-1-2 ××市(地区)一次能源消费表550

表2-1-1 经济状况调查550

§2.1.4 大气污染源调查551

表2-1-3 ××地区主要行业能源消费551

表2-1-4 大气污染物排放单位调查表(燃烧设备部分)552

表2-1-5 大气污染物排放单位调查表(工艺废气部分)553

表2-1-6 居民排放大气污染物情况调查表554

表2-1-8 中国各车型测试工况下的平均排放因子555

表2-1-10 不同驾驶条件下汽车的排放量555

表2-1-7 交通污染源调查表555

表2-1-9 不同类型公路汽车废气排放因子表555

表2-1-11 DF经验值556

表2-1-12 CF经验值557

表2-1-13 各种燃烧方式锅炉排尘浓度557

表2-1-14 锅炉热效率表558

表2-1-15 饱和蒸汽热焓表558

表2-1-16 系数K0值表558

表2-1-17 炉膛过剩空气系数558

表2-1-18 不同燃料的系数559

表2-1-19 每吨蒸汽所产生的烟气量559

表2-1-20 燃烧1t煤炭排放的污染物量559

表2-1-21 燃烧1m3油排放的污染物量559

放系数560

表2-1-22 燃烧106m3燃烧气排放的污染物560

表2-1-23 钢铁工业每吨产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560

表2-1-24 有色冶金工业每吨原料大气污染物排560

表2-1-25 建材工业每吨产品大气污染物排放561

系数561

表2-1-26 化学工业每吨产品大气污染物排放561

系数561

表2-1-27 造纸工业每吨产品大气污染物排放562

系数562

表2-1-28 大气监测的种类和目的562

表2-1-29 各项污染物分析方法562

§2.1.5 空气污染监测和数据统计562

表2-1-30 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563

表2-1-33 不同稳定度下最大落地浓度位置564

图2-1-2 扇形布点范围564

表2-1-32 不同稳定度下的扇形圆心角α564

表2-1-31 评价规划监测采样要求564

图2-1-3 同心圆布点法565

图2-1-4 网格布点565

表2-1-34 2~10次测定的置信因素(斯图登特567

法)567

图2-1-5 监测数据分布567

表2-1-35 90%置信水平的qv值表568

表2-1-36 95%置信水平的T值表568

表2-1-37 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569

图2-1-6 分析质量控制图569

表2-1-38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570

浓度570

图2-1-7 风向方位图571

§2.1.6 气象因素571

图2-1-8 风向、污染系数玫瑰图572

图2-1-9 海陆风示意图572

图2-1-10 海风入侵时污染物输送状况示572

意图572

图2-1-11 过山风示意图573

图2-1-12 γ与γd关系图573

表2-1-39 我国各地区不同稳定度as、bs值574

图2-1-13 低空垂直温度结构示意图574

图2-1-14 确定混合层厚度示意图574

§2.2.1 概述576

图2-2-1 烟囱有效高度及烟气扩散示576

意图576

第二章 大气扩散模式576

§2.2.2 高斯扩散模式576

图2-2-2 烟气扩散示意图577

表2-2-1 清水塘工业区高架点源数据581

图2-2-3 清水塘地区点源、评价点位置582

表2-2-2 污染源对超标点的分担浓度583

图2-2-4 C0、C1系数网格图584

表2-2-3 面源浓度系数ρ0、ρ1值585

表2-2-4 各类车型排放因子586

表2-2-5 不同等级公路汽车排放因子表586

表2-2-6 误差函数erf(x)的值587

图2-2-6 计算值与监测值关系588

图2-2-5 线源与风向方位588

§2.2.3 大气稳定度及其分类588

图2-2-8 不同稳定度下烟云形状589

图2-2-7 大气稳定程度示意图589

表2-2-7 不同稳定度烟云特性、发生条件、地面污染状况590

表2-2-8 温度梯度法、风向标准差法稳定度分类591

表2-2-10 稳定度等级592

表2-2-9 太阳辐射等级592

表2-2-11 太阳倾角δ(赤纬)593

表2-2-12 时差表593

表2-2-13 逐时气象资料594

图2-2-9 日高角h0查算图(纳布可夫图)595

定度596

§2.2.4 抬升高度及扩散参数596

表2-2-14 北京造纸一厂1987年3月8日逐时稳596

表2-2-16 不同稳定度条件下的m值597

表2-2-15 n0、n1、n2的选取597

图2-2-10 不同高度的烟囱地面浓度分布598

表2-2-17 扩散参数幂函数表达式数据601

图2-2-11 正态和非正态浓度分布图603

图2-2-12 包罗线的画法605

图2-2-13 廓线修改烟云图各部分的名称605

图2-2-14 1/p—a图605

图2-2-16 帕斯奎尔-吉福特扩散曲线图(水平扩散参数σy随下风向距离x的变化)606

图2-2-15 照像法各参数的关系606

表2-2-18 σyσz的经验系数607

图2-2-17 帕斯奎尔-吉福特扩散曲线图(垂直扩散参数σz随下风向距离x的变化)607

第三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609

§2.3.1 概述609

图2-3-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610

§2.3.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611

表2-3-1 四个工厂监测数据612

例2-3-1 某地区污染气体的监测数据分析612

表2-3-3 主要污染物及主要污染源排序613

表2-3-2 废气排放标准613

例2-3-2 试用综合指数法和模糊评价法对某616

地区污染现状进行评价616

表2-3-4 7个监测点污染物的浓度值(5日均值)616

表2-3-5 大气环境质量分级表616

表2-3-6 计算分级结果616

表2-3-7 污染因子的标准化值616

表2-3-8 分级标准617

表2-3-9 各监测点隶属度,单因素评判618

矩阵R618

表2-3-10 评分标准表618

表2-3-11 综合评判矩阵及得分数值618

表2-3-12 API指数分级619

表2-3-13 空气污染指数对应浓度限值(北京)619

图2-3-2 五种污染物浓度与API关系图620

图2-3-3 O3浓度与PSI指数关系621

表2-3-14 6项污染物标准指数621

§2.3.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622

图2-3-4 风洞的构造623

§2.3.4 大气污染源预测624

图2-3-5 SO2各年排放量曲线625

例2-3-3 预测SO2的排放量625

表2-3-15 各年SO2排放量625

例2-3-4 预测TSP的排放量626

表2-3-16 生产总值与TSP排放数据626

表2-3-17 能量单位换算表627

表2-3-18 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系数表627

表2-3-20 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628

表2-3-19 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628

表2-3-21 综合能源平衡表629

表2-3-22 2000年能源需求630

表2-3-23 能源需求预测630

表2-3-24 能源需求总量分析631

§2.3.5 大气环境生物学评价631

表2-3-26 对主要污染物敏感的植物及其反应632

变化632

表2-3-27 离磷肥厂不同距离地衣种属632

表2-3-25 植物受污染气体伤害症状632

浓度632

浓度范围633

表2-3-29 大气污染的生物学分级633

表2-3-30 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634

§2.3.6 环境健康影响评价635

表2-3-31 工厂、采矿、热电对健康危害的原因636

§2.3.7 大气环境风险评价637

图2-3-6 环境风险评价层次图639

表2-3-32 工业事故发生频率640

表2-3-34 1985年全国重点城市SO2浓度监测值641

§2.3.8 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与分析641

表2-3-33 1981年大城市SO2日均浓度值641

表2-3-35 SO2污染综合原因分析643

表2-3-37 柳州市SO2污染要素影响程度分析644

§2.3.9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644

表2-3-36 北京市SO2污染要素影响程度分析644

表2-3-39 环境中污染气体、有毒物对人体健康645

的影响645

表2-3-38 宿舍居室、厨房内污染物浓度645

表2-3-40 室内空气污染来源表646

表2-3-41 商场空气质量的卫生要求646

表2-3-43 不同规格旅店业空气质量卫生要求647

表2-3-44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污染物种类647

表2-3-42 影剧院空气质量卫生要求647

表2-3-45 燃烧产物的空气污染物质量标准648

表2-3-46 日本室内CO2浓度的评价基准648

表2-3-47 病原体在室内空气中生存的时间648

表2-3-48 菌落数和空气清洁度关系649

表2-3-49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649

值649

表2-3-50 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标准649

表2-3-51 室内环境中各污染项目分析方法650

表2-3-54 室内空调采暖热环境参数651

§2.3.10 环境质量评价中的经济分析651

表2-3-53 室内空气中氡及其子体浓度参考值651

表2-3-52 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限值651

图2-3-7 环境物品社会总需求曲线653

第四章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途径657

§2.4.1 概述657

§2.4.2 推行清洁生产、清洁能源657

表2-4-1 不同铅熔炼法比较658

例2-4-1 以QSL清洁生产法炼铅看综合效益658

表2-4-2 推广型煤的环境、经济效益659

表2-4-3 工业锅炉采用型煤和散煤实测数据比较660

表2-4-4 煤的气化路线及生成煤气分类660

表2-4-5 焦炉煤气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61

表2-4-6 水煤气两段炉和外径3.0m带干馏662

煤气发生炉性能及效益662

表2-4-7 煤生物脱硫的主要微生物662

图2-4-1 Lurgi炉示意图662

图2-4-2 煤微生物脱硫工艺流程框图663

表2-4-8 煤微生物脱硫方法663

§2.4.3 燃烧技术663

表2-4-9 21世纪世界能源科技展望664

§2.4.4 除尘技术665

表2-4-10 主要除尘设备的性能及环境效益表666

表2-4-12 1995年各类除尘器不同处理烟气量669

本体价格669

费用669

表2-4-11 各类除尘系统基建投资附加系数及669

表2-4-13 除尘器的各项运行费670

表2-4-14 10t/h链条锅炉配不同除尘器的技术671

§2.4.5 烟气脱硫脱氮技术671

经济比较671

图2-4-3 湿法脱硫过程673

表2-4-15 性能测试值表673

表2-4-16 引进的排烟脱硫工程674

表2-4-17 烟气脱氮技术675

图2-4-4 PAFP烟气脱硫流程示意图675

表2-4-18 美国烟气脱硫技术的费用分析676

(1990年)676

表2-4-19 美国各类脱硫技术的投资费用比较676

(1990年)676

表2-4-20 中国烟气脱硫技术费用分析676

图2-4-6 电厂安装FGD对发电成本的677

图2-4-5 安装FGD 占电厂投资的比例677

影响677

§2.4.6 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678

表2-4-21 燃烧后控制技术的综合评价678

图2-4-7 区域锅炉房热水集中供热系统原679

理图679

表2-4-22 推荐三种机组的热化系数680

图2-4-8 安装抽汽式凝汽汽轮机的热电厂原理图680

图2-4-9 热电站建成前后SO2地面浓度681

表2-4-24 丹东两热站情况681

表2-4-23 集中供热节煤效益分析681

表2-4-27 运行费用682

表2-4-26 销售收入682

表2-4-25 投资费用682

表2-4-29 环境效益683

表2-4-28 节能效益683

表2-4-30 钢铁建材工业节能潜力684

表2-4-31 化学工业总节能潜力表684

§2.4.7 主要耗能工业节能潜力分析684

表2-4-32 电力、煤炭等节能潜力685

表2-4-33 第一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淘汰工艺与设备名录685

§2.4.8 大气污染控制的政策和措施685

图2-4-11 城市布局(2)687

图2-4-10 城市布局(1)687

表2-4-35 城市园林的绿地分类688

表2-4-34 绿色植物作用688

表2-4-36 绿地面积计算表689

表2-4-37 工厂绿地占地面积689

表2-4-38 树种林龄组的划分标准689

表2-4-39 “九五”期间重点推广节能科技成果目录(摘选)690

表2-4-40 钢铁工业节能的技术政策691

表2-4-41 建材工业节能技术政策691

表2-4-42 化工行业节能技术政策692

表2-4-43 造纸工业节能技术政策692

表2-4-44 电力工业节能技术政策692

§2.4.9 固定源污染控制措施费用效益693

表2-4-45 煤炭工业节能技术政策693

表2-4-46 其他节能技术政策693

图2-4-12 固定源污染控制措施694

表2-4-47 优质煤替代原煤的环境效益和费用694

费用 695

表2-4-50 用洗煤替代原煤的环境效益和费用695

表2-4-48 用型煤替代原煤的环境效益和费用695

表2-4-49 用炉前成型煤替代原煤的环境效益和695

表2-4-51 用筛煤替代原煤的环境效益和费用696

表2-4-52 天然气替代原煤的环境效益和费用696

表2-4-55 用重油替代原煤的环境效益和费用697

费用697

表2-4-54 天然气替代采暖小煤炉的环境效益和697

表2-4-53 天然气替代炊事小煤炉的环境效益和697

费用697

染物比例表698

表2-4-57 各种替代原煤措施减少各类大气污698

效益和费用(1995年底)698

表2-4-56 用50m2的太阳能替代燃煤浴炉环境698

表2-4-58 各类除尘器的价格(包括附件和安装)699

表2-4-59 各类除尘器的年运行费用699

表2-4-60 各类除尘器的年费用699

环境效益和费用699

表2-4-62 用布袋或静电除尘器替代水膜除尘器的环境效益和费用699

表2-4-61 用多管旋风除尘器替代单管除尘器的699

表2-4-63 不同规模锅炉房的费用分析700

表2-4-64 用集中供暖替代分散供暖的环境效益701

和费用701

表2-4-65 使用节能建筑其环境效益和费用701

表2-4-66 第二期节能建筑的环境效益和费用702

表2-4-67 各种控制措施减少各类大气污染物703

比例表703

表2-4-68 花1元钱可减少大气污染物量703

表2-4-69 三个方案技术工艺指标及经济评价704

综合比较表704

第五章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706

§2.5.1 概述706

图2-5-1 大气污染状况指标框图707

图2-5-2 大气规划社会经济指标707

图2-5-3 大气规划管理指标707

§2.5.2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708

表2-5-2 功能分区结果710

表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