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学概论
  • 余三定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4052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6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84页
  • 主题词:文学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文学理论必须面对两种基本关系1

二、文学理论基本范式6

1.文学理论美学化8

2.文学理论形式化9

3.文学理论文化化10

4.回到文学本身13

三、本教材的编写思路和体例15

学术新观点18

讨论提示34

第一章 文学特征论40

第一节 文学的形象特征40

一、文学形象的内涵40

二、文学形象的特征42

三、文学形象的主要类型46

第二节 文学的意识形态特征49

一、文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50

二、文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51

三、文学与上层建筑的关系54

第三节 文学的审美特征61

一、文学审美的内涵61

二、文学的审美形态62

三、文学形象高级形态的审美特性66

四、文学审美与美育72

第四节 文学的文化特征74

一、文化的内涵74

二、文学在文化结构中的地位75

三、文学作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标志76

四、文学创作与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81

学术新观点83

讨论提示86

第一节 文学的发生发展87

一、文学的起源87

第二章 文学对象论87

二、文学的发展96

第二节 作为文学对象的社会生活99

一、文学源泉99

二、文学真实106

三、作家的超越112

第三节 文学对象的构成125

一、素材与题材126

二、主题131

三、母题136

四、集体无意识139

学术新观点142

讨论提示147

第三章 文学创作论148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主体与客体148

一、创作主体、客体148

二、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统一156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中的构思与传达160

一、文学构思160

二、文学传达172

第三节 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177

一、创作个性的形成与发展177

二、文学风格181

第四节 创作共性与文学类型189

一、文学思潮190

二、文学流派192

三、文学类型193

第五节 通俗文学198

一、文学的“雅”与“俗”198

二、通俗文学的类型特征201

三、通俗文学的审美特征205

学术新观点208

讨论提示212

第一节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213

一、文学作品的存在形式213

第四章 文学形式论213

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214

第二节 文学形象的形式特征227

一、文学形象与语言228

二、文学形象的特征231

三、文学形象的类型234

第三节 文学文本245

一、文学文本的含义245

二、文学文本的层次结构248

第四节 文学体裁266

一、文学体裁的划分266

二、诗歌267

三、散文270

四、小说272

五、戏剧文学274

六、影视文学278

学术新观点282

讨论提示285

第五章 文学接受论287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意义287

一、文学接受与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288

二、“二度创作”下的文学实现292

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主体299

一、认识主体299

二、审美主体301

三、阐释主体304

四、接受主体的身份整合310

第三节 文学接受过程314

一、文学接受的发生314

二、文学接受的发展318

三、文学接受的高潮324

第四节 文学批评329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329

二、文学批评的多样形态333

三、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及其标准339

四、文学批评家345

学术新观点352

讨论提示358

第六章 文学价值论359

第一节 文学价值的生成359

一、文学接受与文学价值的生成359

二、人本前提与文学价值的功能表现361

三、文学的“自律”与“他律”367

一、文学的游戏功能371

第二节 文学价值的世俗表现371

二、文学的政治功能375

三、文学的道德功能378

四、文学的文化功能381

五、文学的产业功能385

第三节 文学价值的脱俗表现392

一、终极关怀393

二、心灵家园397

第四节 信仰与宗教404

学术新观点410

讨论提示414

第七章 中外文学理论比较论415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基本特征415

一、感悟式415

二、原人论426

三、象喻化438

一、理论化、系统性448

第二节 西方文学理论的基本特征448

二、逻辑性、形式化452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文学理论455

一、全球化的概念455

二、全球化理论的后殖民特征457

三、中华民族全面复兴背景下的文学理论实践463

学术新观点465

讨论提示467

后记4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