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 南北朝魏晋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怀祺主编;庞天佑著(湛江师范学院) 著
- 出版社: 合肥:黄山书社
- ISBN:780630724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 南北朝魏晋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次1
作者简介1
题记1
导言1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佛教与儒家思想1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思想的发展大势与5
历史地位5
第一编13
绪言13
的变化15
第一节 门阀士族的统治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15
第一章 门阀士族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思想15
第二节 从史书内容看门阀士族对魏晋南北朝时期22
史学思想的影响22
第三节 从史书体例看门阀士族对魏晋南北朝时期27
史学思想的影响27
第四节 门阀士族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局限性32
第二章 民族关系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思想37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民族关系总的特点:38
在冲突与对立的过程中走向融合38
第二节 民族史撰著与民族平等的史学思想43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一统思想与史学48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正统思想与史学54
第三章 玄学与魏晋时期的史学思想60
第一节 玄学对魏晋时期史学的发展及61
史家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61
第二节 玄学与魏晋史家的学风及其人物评价的69
密切关系69
第三节 玄学与魏晋时期史著的体例及其内容75
第四节 玄学与魏晋时期史家思维的变化80
第四章 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思想85
第一节 儒、玄、释相互影响下的史家85
第二节 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理论思维91
第三节 佛教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多重影响94
的升降105
第五章 儒家思想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思想105
第一节 儒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学术潮流变化中105
第二节 儒家思想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家的人生观、111
价值观111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家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地位115
第四节 儒家思想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书编撰120
第五节 儒家思想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家的历史认识126
第六节 儒家思想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论、史评131
第六章 《抱朴子》与葛洪的史学思想141
第一节 “道者儒之本”,“儒者道之末”142
第二节 “前事不忘,今之良鉴”147
第三节 举贤任能,刑仁并举152
第四节 “时移世改,理自然也”157
第二编165
绪言165
第七章 陈寿的史学思想168
第一节 历史认识的二重特征169
第二节 “国以民为本”179
第三节 以正统思想考察历史183
第四节 人物评价的双重标准及其特色186
第五节 人物评价的两种形式及其方法197
第八章 袁宏的史学思想205
第一节 精通玄学,援玄入史206
第二节 以道为本,以儒为用210
第三节 维护名教,合乎自然216
第四节 本于天理,顺乎人情221
第五节 崇尚简易,倡导无为225
结语:丰富的辨证思考228
第九章 范晔的史学思想232
第一节 以系统思想审视历史232
第二节 以变易思想考察历史变动237
第三节 对历史解喻的正统观240
第四节 民为邦本:对东汉历史的总结244
第五节 评价历史人物的特点248
第六节 “以意为主,以文传意”253
第十章 沈约的史学思想260
第一节 历史发展的变易观念260
第二节 天命迷信思想与民本思想267
第三节 史评史论的博杂色彩276
第十一章 刘勰的史学总结284
第一节 总揽古代史学的总结284
第二节 征圣宗经:史学总结的基本点290
第三节 撰史的“素心论”293
第四节 文质相符,文史相通296
结语:史学总结的特色300
第十二章 萧子显的史学思想305
第一节 “服膺释氏,深信冥缘”306
第二节 “天降地出,星见先吉”309
第三节 玄学、儒学与史学思想313
第四节 治史方法的特色319
第十三章 魏收的史学思想325
第一节 民族思想的重大发展326
第二节 历史总结的民本思想329
第三节 历史人物评价的特色346
第四节 儒家思想与《魏书》的史评354
第五节 灾异论与报应说359
第六节 门阀观念与《魏书》的编撰363
本卷主要引用书目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