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日对外经济政策比较史纲-以封建末期贸易政策为中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日对外经济政策比较史纲-以封建末期贸易政策为中心
  • 高淑娟,冯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7517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封建经济-对外经济政策-对比研究-中国、日本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日对外经济政策比较史纲-以封建末期贸易政策为中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绪论1

第1章 明清与日本朝贡贸易的变迁17

第一节 明代朝贡贸易的历史遗产18

一、明代朝贡贸易的发展19

二、明代的朝贡贸易制度20

(一)朝贡贸易的管理制度20

(二)朝贡程序21

(三)厚往薄来的回赐政策22

(四)对附进物交易的规定24

三、明代朝贡贸易的客观分析25

(一)朝贡贸易的政治外交收获——牢固确立了宗主国地位25

(二)经济上的代价和收益26

(三)为近代国际贸易发展奠定了基础28

第二节 清代朝贡贸易的发展29

一、朝贡——承认满清王朝的政治表现形式29

(一)管理机构30

(三)回赐政策31

(二)朝贡程序31

二、朝贡贸易——附属于政治的通商贸易32

(一)贡舶入口地点各有所定,原则上不得变更32

(二)贡舶贸易的交易方式33

(三)对于附进物交易的禁令35

第三节 中日两国的朝贡贸易36

一、明朝与日本的勘合贸易37

二、江户幕府与清朝的间接贸易46

(一)明朝断然拒绝德川家康恢复朝贡贸易的要求47

(二)日本与清朝的朝贡贸易关系发生质变48

(三)日本间接存在于亚洲朝贡贸易圈内50

第2章从海禁到四口通商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55

第一节 由海禁向四口通商的转变56

一、清朝禁海政策分析57

(一)海禁目的——防范郑氏集团57

(二)禁海的政策规定59

(三)违禁处置政策61

二、海禁期的外商政策63

(一)对葡萄牙商人的政策63

(二)对荷兰商人的政策66

(三)对英国商人的政策69

第二节 四口通商时期的对外经济政策72

一、向四口通商政策转变73

(一)国内形势变化的结果73

(二)开海贸易政策的反复78

二、关税制度的建立82

(一)正税83

(二)杂税87

三、允许外商来华设馆贸易90

第三节 对海外贸易的限制政策96

一、海船制造之禁96

(一)限制国内的造船规模96

(二)禁止商人在外国造船回国98

(三)禁止将船卖与外国人98

二、货物出洋之禁101

(一)对武器出洋的限制102

(二)对铁及铁器出洋的限制102

(三)硝磺进出口之禁103

(四)粮食出洋之禁104

(五)丝及丝织品出洋之禁105

三、对中外商人的限制政策107

(一)对中国商人出海贸易之禁107

(二)对外国商人来华贸易的管理114

第四节 四口通商之外的对俄贸易121

第3章广州一口通商时期对外贸易政策126

第一节 广州一口通商局面的形成126

一、国际形势发展的客观原因127

(一)清初经济发展仍居世界较先进水平128

二、国内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128

(二)傲慢心理是一口通商政策的历史渊源130

(三)巩固政权的政治需要131

三、海关弊政的因素132

(一)“希图避重就轻,收泊宁波”133

(二)海关陋规引发的紧张关系135

四、洪任辉事件的诱因141

第二节 广州一口通商时期的对外经济政策145

一、限制外商的系列章程146

(一)《防范外夷规条》——第一个全面管理外商的正式章程146

(二)《民夷交易章程》等对外商限制的强化148

(三)《防夷章程八条》149

(四)限制外商系列政策分析152

二、对外贸易的组织者—— 十三行157

(一)十三行的由来157

(二)十三行的历史作用与评价160

三、十三行与英国东印度公司比较166

(一)带有共性的成立过程166

(二)二者的区别168

第4章 江户初期对外贸易政策176

第一节 平户时代的对外经济政策178

一、平户商馆的形成179

(一)华侨对日贸易的传统179

(二)西方列强商人东进日本的结果181

(三)大名参与贸易的历史183

二、平户商馆贸易的特征186

(一)平户商馆的对华贸易186

(二)西方列强之间的激烈竞争188

第二节 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193

一、朱印船贸易体制194

二、奉书船制度201

三、丝割符制度203

(一)关于丝割符制度的产生203

(二)丝割符制度的具体内容204

第三节 向幕府统制贸易的锁国体制过渡208

一、由自由贸易走向锁国209

(一)大名与天主教在共同的贸易利益基础上结合起来209

(二)利用宗教活动组织民众,对政府形成威胁211

(三)天主教教义与日本封建秩序的矛盾对立211

二、锁国体制下的对外贸易政策的特性215

(一)作为国内措施的锁国政策216

(二)作为对外措施的锁国政策220

第5章 长崎一口通商时期对外经济政策223

第一节 由输入管理向输出管理演变224

一、以输入商品管理为中心的政策224

(一)丝割符制度的废止224

(二)相对商卖法226

二、以限制输出为中心的政策228

(一)《市法货物交易法》的内涵229

(二)丝割符再兴(贞享二年令)236

(三)长崎贸易改正令(1698)239

第二节 幕府直接插手对外贸易242

一、长崎贸易最重要的法规——《正德新令》242

(一)《正德新令》的出台242

(二)《正德新令》的主要内容244

二、享保(1716—1735)以后的政策变化253

(一)贸易限制加剧253

(二)贸易结构的变化254

(三)幕末的“进口替代”258

(一)华商在江户初期的地位263

第三节 日本对外商的限制政策263

一、对华商的限制政策263

(二)限制华商的措施265

二、对荷兰商人的限制政策269

(一)荷兰对日贸易的垄断269

(二)独占对日贸易的代价——属国荷兰271

(三)日本接触西方的窗口——兰学274

第四节 日本与朝鲜、琉球的朝贡贸易276

(一)对马藩与朝鲜的贸易277

一、日本式朝贡贸易的形成277

(二)萨摩藩与琉球的贸易281

二、日本式朝贡贸易的性质284

三、日本式华夷秩序的形成286

第6章 中日对外经济政策之比较290

第一节 对外经济政策的客观基础与历史效用290

一、对外贸易与对外经济政策291

二、商品流通与对外贸易299

(一)中日两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相同点307

三、对外贸易与社会发展307

(二)中日两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差异311

(三)不同对外经济政策的不同结局315

第二节 清代朝贡贸易的时代危机322

一、列强西来使亚洲朝贡贸易体系出现危机322

二、以不变应万变使朝贡贸易体系陷入危机325

三、马戛尔尼使华使朝贡贸易体系尽显危机327

四、甲午战争使亚洲朝贡贸易体系彻底崩溃330

主要参考书目333

后记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