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农作学与土壤学原理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农作学与土壤学原理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0847657.jpg)
- М.Г.契日夫斯基,М.Г.阿瓦耶夫,С.А.日尔济科夫,В.Е.耶果罗夫,А.Н.基绥烈夫等著;许耀奎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55
- 标注页数:608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农作学与土壤学原理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二篇181
第十一章 栽培性良好的土壤的主要特征·无结构土壤和有结构土壤的水分状况与养料状况181
下册目录181
1.植物对水分和养料的要求183
2.无结构土壤和有结构土壤的水分状况188
3.无结构土壤和有结构土壤的养料状况191
4.无结构土壤、有结构土壤与耕作的关系194
5.有效腐植质和土壤团粒结构的稳固性195
6.土壤丧失稳固的团粒结构的原因196
1.杂草的概念200
2.杂草的危害200
第十二章 杂草及其一般防除法200
3.田间杂草的来源203
4.杂草的生物学特性204
5.杂草的主要生物学类别及其代表206
6.杂草对家畜的毒害性228
7.防除杂草的一般农业技术原则230
8.防除杂草的化学方法232
9.防草检疫235
10.田间杂草混杂图的绘制236
第十三章 原始农作制的发展238
1.生荒农作制238
2.熟荒农作制239
3.休闲农作制245
4.作物轮种农作制250
第十四章 草田农作制的原理260
1.组成草田农作制的基本措施260
2.威廉土草田农作制学说中的某些错误见解270
3.在多年生混合牧草的影响下土壤稳固性团粒结构的形成过程274
4.栽培多年生混合牧草的饲用意义277
5.栽培一年生饲用牧草不能建立稳固的土壤团粒结构的原因279
6.多年生牧草早期收割的农业技术意义和饲用意义280
第十五章 作物草田轮作的农业技术原理284
1.作物草田轮作中的多年生混合牧草285
2.多年生牧草的播种法288
3.作物轮作中牧草地的管理法291
4.牧草地翻耕的时间和方法297
5.作物草田轮作中作物轮换的次序298
6.作物草田轮作中的轮换法305
第十六章 饲料草田轮作的农业技术原理310
1.青饲料地310
2.饲料草田轮作中的一年生作物的类别314
3.饲料草田轮作中的多年生混合牧草316
4.草地混合牧草的草地管理及其利用326
5.草地时期在清除田间杂草和土壤消毒方面的意义329
6.作物时期作物轮换次序331
7.饲料草田轮作中作物轮换的实例333
第十七章 用普通犁的土壤耕作制度和复式犁的精耕338
1.土壤耕作的任务与方法338
2.全翻墢339
3.半翻墢344
4.应用松土犁的土壤耕作345
5.中型犁的土壤耕作347
6.生草土的粗耕和松土犁的犁耕347
7.栽培性良好(有结构)的土壤耕作层的技术特性348
8.双犁犁耕制度349
9.复式犁精耕350
10.旋转犁的土壤耕作353
11.特用犁的土壤耕作354
第十八章 土壤基本耕作(秋耕)制356
1.槎地粗耕356
2.秋耕363
3.加深耕作层373
1.春季作物播种前的土壤耕作377
第十九章 播种前的土壤耕作制377
2.秋耕休闲地的耕作制384
3.春耕休闲地391
4.半休闲地393
第二十章 播种后的土壤耕作、覆盖和积雪399
1.播种后的土壤耕作399
2.覆盖407
3.积雪408
第二十一章 土壤肥力的化学条件及其调节411
1.土壤酸度增加的原因412
2.土壤的石灰施用418
3.防止土壤硷性反应423
第二十二章 有机肥料426
1.厩肥427
2.泥炭及其利用446
3.绿肥450
第二十三章 矿物质肥料455
1.氮肥456
2.磷肥467
3.钾肥484
4.含硼、锰和铜的肥料490
第二十四章 草田轮作中的作物施肥制度494
1.施肥制的任务494
2.轮作中的施肥制496
第二十五章 防护林系统520
1.森林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521
2.森林的防风作用524
3.森林的保土作用524
4.草原地区和森林草原地区的护田林带526
5.护田林带的配置530
6.护田林带的播种和种植方法及其抚育532
7.固沙和沙荒造林534
第二十六章 苏联各个地区的草田农作制的特点536
1.非黑钙土地带536
2.森林草原地区和草原地区551
3.灌溉地区586
参考文献593
俄华名词对照表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