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晶体管电路设计 上 放大电路技术的实验解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晶体管电路设计 上 放大电路技术的实验解析
  • (日)铃木雅臣著;周南生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3308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晶体管电路-电路设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晶体管电路设计 上 放大电路技术的实验解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概述1

1.1学习晶体管电路或FET电路的必要性1

1.1.1仅使用IC的场合1

目 录1

1.1.2晶体管电路或FET电路的设计空间2

1.2晶体管和FET的工作原理3

1.2.1何谓放大工作3

1.2.2晶体管的工作原理4

1.2.3 FET的工作原理6

1.3.1外形(封装)的改进7

1.3晶体管和FET的近况7

1.3.2内部结构的改进9

1.3.3晶体管和FET的优势9

第2章放大电路的工作11

2.1观察放大电路的波形11

2.1.1 5倍的放大11

2.1.2基极偏置电压12

2.1.3基极-发射极间电压为0.6V13

2.1.4两种类型的晶体管13

2.1.5输出为集电极电压的变化部分14

2.2放大电路的设计16

2.2.1求各部分的直流电位16

2.2.2求交流电压放大倍数17

2.2.3电路的设计18

2.2.4确定电源电压19

2.2.5选择晶体管19

2.2.6确定发射极电流的工作点21

2.2.7确定RC与RE的方法21

2.2.8基极偏置电路的设计22

2.2.9确定耦合电容C1与C2的方法23

2.2.10确定电源去耦电容C3与C4的方法24

2.3 放大电路的性能25

2.3.1输入阻抗25

2.3.2输出阻抗26

2.3.3放大倍数与频率特性27

2.3.4高频截止频率29

2.3.5高频晶体管29

2.3.6频率特性不扩展的理由30

2.3.7提高放大倍数的手段31

2.3.8噪声电压特性33

2.3.9总谐波失真率34

2.4共发射极应用电路35

2.4.1使用NPN晶体管与负电源的电路35

2.4.2使用PNP晶体管与负电源的电路35

2.4.3使用正负电源的电路36

2.4.4低电源电压、低损耗电流放大电路37

2.4.5两相信号发生电路38

2.4.6低通滤波器电路39

2.4.7高频增强电路40

2.4.8高频宽带放大电路41

2.4.9 140MHz频带调谐放大电路42

第3章增强输出的电路45

3.1观察射极跟随器的波形45

3.1.1与输入相同的输出信号45

3.1.2不受负载电阻的影响47

3.2电路设计47

3.2.1确定电源电压48

3.2.2选择晶体管48

3.2.3晶体管集电极损耗的计算49

3.2.6电容C1~C4的确定50

3.2.4决定发射极电阻RE的方法50

3.2.5偏置电路的设计50

3.3射极跟随器的性能51

3.3.1输入输出阻抗51

3.3.2输出负载加重的情况52

3.3.3推挽型射极跟随器54

3.3.4改进后的推挽型射极跟随器55

3.3.5振幅频率特性56

3.3.6噪声及总谐波失真率57

3.4.1使用NPN晶体管与负电源的射极跟随器58

3.4射极跟随器的应用电路58

3.4.2使用PNP晶体管与负电源的射极跟随器59

3.4.3使用正负电源的射极跟随器59

3.4.4使用恒流负载的射极跟随器61

3.4.5使用正负电源的推挽型射极跟随器62

3.4.6二级直接连接型推挽射极跟随器63

3.4.7 OP放大器与射极跟随器的组合64

3.4.8 OP放大器与推挽射极跟随器的组合(之一)65

3.4.9 OP放大器与推挽射极跟随器的组合(之二)66

4.1.1电压放大与电流放大68

4.1功率放大电路的关键问题68

第4章 小型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68

4.1.2简单的推挽电路69

4.1.3 对开关失真进行修正69

4.1.4防止热击穿70

4.1.5抑制空载电流随温度的变动70

4.1.6实际的电路设计71

4.2小型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72

4.2.1电路规格72

4.2.2确定电源电压73

4.2.4决定放大倍数的部分74

4.2.3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点74

4.2.5射极跟随器的偏置电路75

4.2.6射极跟随器的功率损耗77

4.2.7输出电路周边的元件80

4.3小型功率放大器的性能81

4.3.1电路的调整81

4.3.2电路工作波形81

4.3.3声频放大器的性能82

4.4.2 由PNP晶体管进行电压放大的电路84

4.4小型功率放大器的应用电路84

4.4.1用PNP晶体管制作的偏置电路84

4.4.3微小型功率放大器85

第5章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87

5.1获得大功率的方法87

5.1.1关键点是如何解决发热问题87

5.1.2控制大电流的方法87

5.1.3达林顿连接的用途88

5.1.4使用并联连接增大电流89

5.1.5并联连接时电流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90

5.1.6并联连接的关键是热耦合91

5.1.7空载电流与失真率的关系91

5.1.8空载电流与发热的关系92

5.1.9考虑散热的设计93

5.1.10决定热沉的大小93

5.1.11 晶体管的安全工作区94

5.2功率放大器的设计95

5.2.1放大器的规格95

5.2.2电源电压96

5.2.4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电流97

5.2.3由OP放大器组成的电压放大级的设计97

5.2.5偏置电路的参数确定98

5.2.6功放级射极跟随器的设计99

5.2.7功放级的消耗功率与热沉103

5.2.8不可缺少的元件104

5.3功率放大器的性能104

5.3.1电路的调整104

5.3.2电路工作波形104

5.3.3声频放大器的性能105

5.3.4附加的保护电路107

5.4.1桥式驱动电路108

5.4功率放大器的应用电路108

5.4.2声频用100W功率放大器109

第6章拓宽频率特性113

6.1观察共基极放大电路的波形114

6.1.1非反相5倍的放大器114

6.1.2基极交流接地115

6.2设计共基极放大电路116

6.2.1 电源周围的设计与晶体管的选择116

6.2.2交流放大倍数的计算116

6.2.4偏置电路的设计117

6.2.3 电阻RC、RE与R3的决定方法117

6.3共基极放大电路的性能118

6.3.1输入输出阻抗118

6.2.5决定电容C1~C5的方法118

6.3.2放大倍数与频率特性119

6.3.3频率特性好的理由121

6.3.4输入电容Ci的影响122

6.3.5 噪声及谐波失真率123

6.4共基极电路的应用电路123

6.4.1使用PNP晶体管的共基极放大电路123

6.4.3使用正负电源的共基极放大电路124

6.4.2使用NPN晶体管与负电源的共基极放大电路124

6.4.4直至数百兆赫[兹]的高频宽带放大电路125

6.4.5 150MHz频带调谐放大电路127

第7章 视频选择器的设计和制作129

7.1视频信号的转换129

7.1.1视频信号的性质129

7.1.2何谓阻抗匹配130

7.1.3对视频信号进行开关时131

7.2.1共基极电路+射极跟随器132

7.2视频放大器的设计132

7.2.2各部分直流电位的设定133

7.2.3增大耦合电容的容量135

7.2.4观察对矩形波的响应135

7.2.5频率特性与群延迟特性136

7.2.6晶体管改用高频晶体管137

7.2.7视频选择器的应用138

7.3视频选择器的应用电路139

7.3.1使用PNP晶体管的射极跟随器139

7.3.2以5V电源进行工作的视频选择器140

第8章 渥尔曼电路的设计141

8.1观察渥尔曼电路的波形141

8.1.1何谓渥尔曼电路141

8.1.2与共发射极电路一样143

8.1.3增益为0的共发射极电路144

8.1.4不发生密勒效应145

8.1.5可变电流源+共基极电路=渥尔曼电路146

8.2设计渥尔曼电路147

8.2.1渥尔曼电路的放大倍数147

8.2.2决定电源电压148

8.2.3晶体管的选择149

8.2.4工作点要考虑到输出电容Cob149

8.2.5决定增益的RE、R3与R2150

8.2.6设计偏置电路之前151

8.2.7决定R1与R2151

8.2.8决定R4与R5152

8.2.9决定电容C1~C8153

8.3渥尔曼电路的性能153

8.3.1测量输入阻抗153

8.3.2测量输出阻抗154

8.3.3放大度与频率特性155

8.3.4注意高频端特性156

8.3.5频率特性由哪个晶体管决定157

8.3.6观察噪声特性159

8.4渥尔曼电路的应用电路160

8.4.1使用PNP晶体管的渥尔曼电路160

8.4.2图像信号放大电路161

8.4.3渥尔曼自举电路162

9.1.1如何获得大的电压放大倍数165

9.1观察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波形165

第9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165

9.1.2 100倍的放大器166

9.1.3 Tr1的工作有些奇怪168

9.1.4 Tr2的工作168

9.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原理169

9.2.1放大级的电流分配169

9.2.2加上负反馈170

9.2.3确实是负反馈吗171

9.2.4求电路的增益171

9.3设计负反馈放大电路173

9.2.5反馈电路的重要式子173

9.3.1电源周围的设计与晶体管的选择174

9.3.2 NPN与PNP进行组合的理由175

9.3.3决定Rs十R3与R2176

9.3.4决定R4与R5176

9.3.5决定Rf、Rs与R3177

9.3.6决定偏置电路R1与R6177

9.3.7决定电容C1~C4178

9.4.1测量输入阻抗179

9.4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性能179

9.3.8决定电容C5~C7179

9.4.2测量输出阻抗180

9.4.3放大度与频率特性181

9.4.4正确的裸增益181

9.4.5高频范围的特性182

9.4.6观察噪声特性184

9.4.7总谐波失真率186

9.4.8将Tr1换成FET187

9.5.1低噪声放大电路188

9.5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应用电路188

9.5.2低频端增强电路190

9.5.3高频端增强电路192

第10章直流稳定电源的设计与制作195

10.1稳定电源的结构195

10.1.1射极跟随器195

10.1.2用负反馈对输出电压进行稳定化196

10.2可变电压电源的设计197

10.2.1电路的结构197

10.2.3其他控制用的晶体管199

10.2.4误差放大器的设计199

10.2.2选择输出晶体管199

10.2.5稳定工作用的电容器201

10.2.6整流电路的设计201

10.3可变电压电源的性能202

10.3.1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特性202

10.3.2波纹与输出噪声202

10.3.3在正负电源上的应用205

10.4直流稳定电源的应用电路206

10.4.1低残留波纹电源电路206

10.4.2低噪声输出可变电源电路208

10.4.3提高三端稳定器输出电压的方法209

第11章 差动放大电路的设计212

11.1观察差动放大电路的波形212

11.1.1观察模拟IC的本质212

11.1.2输入输出端各两条213

11.1.3两个共发射极放大电路214

11.1.4在两个输入端上加相同信号215

11.2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216

11.2.1两个发射极电流的和为一定216

11.2.2对两个输入信号的差进行放大217

11.2.3对电压增益的讨论218

11.2.4增益为共发射极电路的1/2218

11.2.5差动放大电路的优点220

11.2.6双晶体管的出现221

11.3设计差动放大电路222

11.3.1电源电压的决定222

11.3.2 Tr1与Tr2的选择223

11.3.3 Tr1与Tr2工作点的确定224

11.3.5决定R3与R4225

11.3.4恒流电路的设计225

11.3.6决定R1与R2227

11.3.7决定C1~C6228

11.4差动放大电路的性能228

11.4.1输入输出阻抗228

11.4.2电压放大度与低频时的频率特性229

11.4.3高频特性231

11.4.4噪声特性232

11.5差动放大电路的应用电路232

11.5.1渥尔曼化232

11.5.2渥尔曼-自举化235

11.5.3差动放大电路+电流镜像电路236

11.5.4渥尔曼~自举电路+电流镜像电路239

第12章OP放大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241

12.1何谓OP放大器241

12.1.1设计OP放大器的原因241

12.1.2表记方法与基本的工作241

12.1.3作为放大电路工作时243

12.1.4作为同相放大电路工作时244

12.2基于晶体管的OP放大器的电路结构244

12.2.1通用的μPC 4570245

12.2.2 OP放大器μPC 4570的电路结构246

12.2.3要设计的OP放大器的电路结构247

12.2.4要设计的OP放大器的名称—4549248

12.3求解晶体管OP放大器4549的电路常数249

12.3.1晶体管的选择250

12.3.2差动放大部分的设计250

12.3.3用LED产生恒压251

12.3.4求Tr1的负载电阻R1252

12.3.5共发射极放大部分的设计252

12.3.7决定相位补偿电路C1与R4253

12.3.6射极跟随器部分的设计253

12.4晶体管OP放大器4549的工作波形254

12.4.1作为反相放大电路工作时254

12.3.8决定C2~C5254

12.4.2作为同相放大电路工作时256

12.5晶体管OP放大器4549的性能257

12.5.1输入补偿电压257

12.5.2观察速度即通过速率259

12.5.3频率特性260

12.5.4噪声特性262

12.5.6 4549与μPC4570的“胜败”结果264

12.5.5总谐波失真率264

12.6晶体管OP放大器电路的应用电路265

12.6.1 JFET输入的OP放大器电路265

12.6.2将初级进行渥尔曼-自举化的OP放大器266

12.6.3在初级采用电流镜像电路的OP放大器电路267

12.6.4将第二级进行渥尔曼-自举化后的OP268

放大器电路268

结束语270

参考文献2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