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通土壤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普通土壤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0092894.jpg)
- 关连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51367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土壤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普通土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土壤在农林生产和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1
一、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基地,是农林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1
二、土壤是制定农林业生产技术措施的基础和依据1
三、土壤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自然资源2
四、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2
五、土壤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要素2
六、教学案例与分析3
第二节 土壤与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4
一、土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特征4
二、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5
三、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6
四、土壤沿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异质性7
五、教学案例与分析8
第三节 土壤科学的发展及其面临的任务9
一、土壤科学的发展9
二、土壤科学的任务11
三、教学案例与分析12
第一章 成土母质与土壤矿物质13
第一节 形成土壤母质的矿物和岩石13
一、矿物和岩石的概念及基本特征13
二、主要成土矿物16
三、主要成土岩石18
四、教学案例与分析20
第二节 岩石风化与母质类型21
一、岩石风化作用21
二、土壤母质的组成与常见类型24
三、教学案例与分析26
第三节 土壤矿物质27
一、土壤矿物质粒级27
二、土壤质地32
三、教学案例与分析39
第二章 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生物42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组成42
一、土壤有机质的概念42
二、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组成43
三、土壤有机质的存在状态44
四、教学案例与分析45
第二节 土壤微生物46
一、土壤微生物的种类46
二、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47
三、土壤微生物的呼吸类型48
四、教学案例与分析49
第三节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与周转50
一、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50
二、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52
三、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周转的因素54
四、教学案例与分析55
第四节 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分及性质57
一、非腐殖物质57
二、腐殖物质58
三、教学案例与分析62
第五节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其调节63
一、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63
二、耕地土壤有机质的保持与提高64
三、教学案例与分析66
第三章 土壤的孔性、结构性与耕性73
第一节 土壤孔性73
一、土壤孔性的概念73
二、土壤孔隙数量及其表示方法74
三、土壤孔隙类型及状况76
四、土壤三相比及其计算78
五、教学案例与分析78
第二节 土壤结构性79
一、土壤结构性的概念79
二、土壤结构体的类型80
三、土壤团粒结构的作用与创造81
四、教学案例与分析86
第三节 土壤耕性87
一、土壤耕性的含义87
二、影响耕性的因素88
三、改良土壤耕性的措施91
四、教学案例与分析91
第四章 土壤水分、空气与热量状况96
第一节 土壤水分96
一、土壤水分含量及表示方法97
二、土壤水分类型与水分常数100
三、土壤水分能量状态104
四、土壤水运动及田间循环110
五、土壤水分状况及其调节116
六、教学案例与分析118
第二节 土壤空气118
一、土壤空气的来源及组成特点118
二、土壤通气性及其调节120
三、教学案例与分析123
第三节 土壤热量124
一、土壤热量的来源和平衡124
二、土壤的热特性及其调节127
三、教学案例与分析131
第四节 土壤水、气、热的关系及其调节132
一、土壤水、气、热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132
二、土壤水、气、热的调节132
三、教学案例与分析134
第五章 土壤胶体与土壤吸收性能137
第一节 土壤胶体的概念与基本性质137
一、土壤胶体的概念与作用137
二、土壤胶体的基本性质142
三、教学案例与分析147
第二节 土壤的吸收性能147
一、土壤吸收性能的类型147
二、土壤对阳离子的吸附与交换148
三、土壤对阴离子的吸附与交换151
四、教学案例与分析152
第六章 土壤溶液与土壤反应154
第一节 土壤溶液及其组成154
一、土壤溶液的概念与作用154
二、土壤溶液的组成和浓度154
三、影响土壤溶液变化的因素155
四、教学案例与分析157
第二节 土壤溶液中的酸碱反应及其调节157
一、土壤中酸碱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158
二、土壤中酸碱的类型与表示方法160
三、土壤酸碱性与土壤质量的关系162
四、土壤的酸碱缓冲性及其调节164
五、教学案例与分析166
第三节 土壤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167
一、土壤中的氧化还原体系167
二、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171
三、影响氧化还原状况的因素及其调节171
四、教学案例与分析173
第七章 土壤养分176
第一节 土壤养分概述176
一、土壤养分的来源176
二、土壤养分的有效性177
三、教学案例与分析177
第二节 土壤中的氮、磷、钾178
一、土壤中的氮素178
二、土壤中的磷素184
三、土壤中的钾素188
四、教学案例与分析191
第三节 土壤中的钙、镁、硫193
一、土壤中钙、镁、硫的数量及其影响因素193
二、土壤中钙、镁、硫的存在形态及其有效性193
三、教学案例与分析195
第四节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196
一、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数量及其影响因素196
二、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形态及其有效性197
三、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性的调节200
四、教学案例与分析201
第八章 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205
第一节 土壤的形成发育过程及影响因素205
一、自然土壤的形成发育过程205
二、土壤剖面的发育206
三、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209
四、土壤的基本成土过程213
五、教学案例与分析216
第二节 土壤分类219
一、土壤分类的意义和概念219
二、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简介219
三、教学案例与分析224
第三节 土壤分布231
一、水平地带性231
二、垂直地带性232
三、土壤分布的区域规律232
四、教学案例与分析233
第九章 主要土壤类型236
第一节 主要森林土壤236
一、森林土壤类型和分布236
二、森林土壤的共同特征236
三、主要森林土壤类型简介236
四、教学案例与分析250
第二节 主要草原土壤252
一、草原土壤类型和分布252
二、草原土壤的共同特征252
三、主要草原土壤类型简介252
四、教学案例与分析262
第三节 主要荒漠土壤265
一、荒漠土壤类型和分布265
二、荒漠土壤的共同特征266
三、主要荒漠土壤类型简介266
四、荒漠土壤的利用与改良270
五、教学案例与分析270
第四节 主要水成、半水成和盐成土壤271
一、沼泽土272
二、泥炭土273
三、草甸土274
四、潮土275
五、盐渍土277
六、教学案例与分析280
第五节 人为土281
一、水稻土282
二、灌淤土286
三、菜园土291
四、教学案例与分析294
第六节 初育土294
一、黄绵土295
二、风沙土297
三、新积土300
四、石质土301
五、粗骨土301
六、火山灰土302
七、紫色土302
八、教学案例与分析304
第七节 高山土壤305
一、高山土壤的分布与类型305
二、高山土壤的特征305
三、主要高山土壤类型简介306
四、教学案例与分析307
第十章 土壤调查310
第一节 土壤调查概述310
一、土壤调查的目的和任务310
二、土壤调查的准备和实施310
三、土壤调查的室内资料整理316
四、航片和卫片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318
五、教学案例与分析320
第二节 特殊任务的土壤调查325
一、林地土壤调查325
二、草地土壤调查327
三、盐渍土壤调查328
四、侵蚀土壤调查329
五、风蚀土壤调查331
六、城市土壤调查333
七、工矿区土壤调查334
八、教学案例与分析336
第十一章 土壤质量与土壤资源保护341
第一节 土壤质量与土壤退化341
一、土壤质量的概念与评价341
二、土壤退化的概念与生态影响344
三、教学案例与分析360
第二节 土壤污染与防治366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与污染类型366
二、土壤污染的生态危害370
三、污染土壤的修复371
四、教学案例与分析374
第三节 土壤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374
一、土壤资源的含义和特点374
二、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376
三、我国土壤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合理开发利用对策377
四、教学案例与分析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