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陶瓷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陶瓷文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0885937.jpg)
- 陈雨前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6829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陶瓷-工艺美术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陶瓷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4
——中国陶瓷文化14
第一部分 陶瓷名品14
第一章 陶器奇葩14
第一节 古气渲溢、朴拙雄浑的彩陶14
一 光彩照人、异想天开的仰韶文化彩陶15
二 远古的乐音、奇妙的魅力的半坡彩陶16
三 稚气天真、活泼生动的庙底沟彩陶17
四 彩陶明珠、色彩纷呈的马家窑文化彩陶18
五 热烈如火、韵律美妙的马家窑彩陶19
六 气势非凡、风格独具的半山彩陶20
第二节 黑色珍珠、美妙无比的龙山黑陶21
第三节 气势宏伟、形神兼备的秦兵马俑22
第四节 古朴大方、仿中有创的汉代釉陶23
第五节 优雅秀美、可人可心的紫砂24
第六节 斑斓绚丽、奇异多姿的唐三彩25
第七节 惟妙惟肖、生动传神的佛山陶塑28
第二章 瓷器撷英29
第一节 素雅如玉、温润清婉的青瓷29
一 古拙淳厚、气韵浑雄的原始青瓷29
二 瓷器——china,中国早期瓷器的风采30
三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越窑青瓷和秘色瓷31
四 “巧如黄金、精比琢玉”——耀州窑青瓷32
五 意蕴幽雅、自然生趣——汝窑、官窑、哥窑瓷器33
六 “家有黄金万两,不如有钧瓷一片”——钧窑和仿钧窑瓷器36
七 “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龙泉青瓷37
八 光致茂美、冰肌玉骨的景德镇青白瓷38
一 类银类雪、“天下通用”的邢窑白瓷39
第二节 似玉如冰、类银似雪的白瓷39
二 温雅可人、独领风骚的定窑白瓷40
三 色如卵白、美妙无比的枢府卵白釉瓷器41
四 莹润甜美、气度非凡的永乐甜白瓷42
五 “银泥烧出象牙白,冻玉腻脂总不如”的德化白瓷43
第三节 黑色珍珠、气象独特的黑釉瓷器44
一 色黑如漆、浑厚简朴的德清窑黑瓷44
二 古朴如铁、深沉厚重的耀州窑黑瓷45
三 文雅可掬、奇异美妙的黑釉茶盏46
四 “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的建阳窑茶盏46
五 美妙独特、惹人喜爱的吉州窑茶盏47
第四节 艳丽纯正、惹人喜爱的高温颜色釉瓷48
一 鲜娇夺目、变化无穷的红釉瓷器48
二 色如宝石、红夺骄阳的宝石红瓷器48
三 初凝血红、鲜娇殊常的郎窑红瓷器49
四 美人醉酒、桃花映红的豇豆红瓷器50
五 蓝色天子、婀娜多姿的蓝釉瓷器51
六 月白天青、功用殊常的霁蓝釉51
七 嫦娥含情、淡雅悦目的天蓝瓷52
八 青天柳絮、娇爱多姿的洒蓝瓷53
第五节 五彩缤纷、爽心悦目的低温颜色釉瓷器54
一 娇嫩鲜艳、黄色天仙的黄釉瓷54
二 孔雀开屏、引人入胜的孔雀绿釉瓷55
三 碧绿如水、葱翠可人的绿釉56
四 多姿多彩、鲜艳夺目的矾红和金红瓷57
五 茶色天香、风格古朴的茶叶末釉57
六 高粱红透、田野清香的炉钧釉58
第一节 “七五○一”瓷、“中南海用瓷”欣赏59
第三章 “七五○一”瓷59
第二节 制作及设计概况60
第三节 数量与配套62
第四节 收藏62
第五节 评价与欣赏63
第四章 景德镇名人名作64
第一节 概述64
第二节 传说中的早期名家75
第三节 浅绛彩名家77
第四节 “珠山八友”84
第五节 景德镇陶瓷艺术名人录99
第一章 陶瓷习俗128
第一节 陶瓷习俗128
第二部分 陶瓷文化128
第二节 商人行帮情况133
第三节 手工业行帮情况133
第四节 工人行帮情况133
第五节 行规和习俗134
第六节 行业神崇拜142
第二章 中国陶瓷与中国文化143
第一节 陶瓷与中国文化143
一 中国文化与中国陶瓷143
二 陶瓷文化与宗教144
三 陶瓷文化与神话传说148
四 陶瓷文化与音乐、舞蹈149
五 陶瓷文化与绘画、书法151
六 陶瓷文化与书法154
七 陶瓷文化与文学158
八 陶瓷文化与哲学171
九 陶瓷文化与民俗文化176
第二节 陶瓷传说与陶瓷故事180
一 陶的起源的传说180
二 瓷祖的传说180
三 高岭土神的传说181
四 风火神(即窑神的传说)183
五 “陶窑”和“霍窑”的传说184
六 窑变观音185
七 美人醉185
八 太平窑186
第三节 陶瓷与饮茶187
一 国际交往的礼物传播191
第一节 中国陶瓷向世界传播的方式和途径191
第三章 中国陶瓷在世界191
二 宗教的纽带传播192
三 陶瓷的对外贸易193
第二节 中国陶瓷对世界的影响194
一 中国陶瓷对世界制瓷技术和工艺的影响194
二 制瓷技术对世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影响196
第三节 中国瓷器在世界197
一 中国瓷器在欧洲197
二 中国瓷器在非洲197
三 中国瓷器在亚洲198
四 中国瓷器在美洲198
五 中国瓷器在海底世界199
第一节 越窑与越窑瓷202
第一章 中华名窑202
第三部分 陶瓷历史202
第二节 哥窑与哥窑瓷203
第三节 龙泉窑与龙泉瓷204
第四节 汝窑与汝窑瓷205
第五节 官窑与官窑瓷207
第六节 钧窑与钧瓷207
第七节 德化窑与德化瓷208
第八节 建阳窑与建阳瓷209
第九节 佛山石湾窑与石湾陶209
第十节 宜兴窑与紫砂210
第十一节 定窑与定瓷211
第十二节 邢窑与邢瓷211
第十三节 磁州窑与磁州瓷211
一 瓷都景德镇212
第十四节 瓷都景德镇212
二 “水土宜陶”216
三 景德镇千年陶瓷史略述218
第十五节 长沙窑与长沙窑瓷225
第十六节 耀州窑与耀州窑瓷225
第二章 陶瓷之路226
第一节 中国陶器的发明与早期陶器226
一 陶器的发明与意义226
二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226
第二节 中国瓷器的发明和唐五代以前的瓷器232
一 瓷器的发明232
二 瓷器的奥秘232
三 瓷器发明的意义232
四 商周战国时期的陶瓷233
五 东汉至南朝的瓷器235
六 北朝的瓷器238
七 唐五代陶瓷239
八 辽代名窑名瓷247
第三节 宋代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251
一 定窑名瓷251
二 汝窑名瓷252
三 官窑名瓷253
四 哥窑名瓷254
五 钧窑名瓷255
六 定窑系瓷256
七 磁州窑系瓷257
八 耀州窑系瓷258
九 钧窑系瓷259
十 龙泉窑系瓷260
十一 景德镇窑系瓷261
十二 越窑系瓷262
十三 建窑系瓷263
第四节 元代景德镇瓷业的发展264
一 青花瓷的创烧与成就265
二 釉里红瓷的创烧与成就266
第五节 明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267
一 永乐时期268
二 宣德时期269
三 成化时期270
四 弘治、正德时期271
五 嘉靖、万历时期273
六 明代景德镇的民窑瓷器274
第六节 清代景德镇制瓷高峰276
一 顺治时期277
二 康熙时期278
三 雍正时期279
四 乾隆时期281
第七节 晚清、民国瓷器282
一 清代晚期的景德镇瓷器282
二 民国景德镇瓷器287
第四部分 陶瓷技艺294
第一章 陶瓷之谜294
第一节 陶器的谜底294
一 陶器是什么?295
三 从丑小鸭变成小天鹅——黏土怎么样做成陶器的297
二 陶器是由什么做成的?297
四 陶的装饰——给陶器穿上漂亮的衣服298
五 五彩缤纷的陶器300
六 陶器的特例——古雅可爱的紫砂302
第二节 瓷器之谜303
一 china—CHINA,瓷器—中国304
二 瓷器胎体的奥秘305
第二章 陶瓷工艺308
第一节 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声雷308
——瓷器之粉身碎骨的合和之美308
一 千年不歇的浑厚乐音——水碓与其功能309
二 不打不成器——泥巴挨打(打泥)311
三 人造彩虹——釉浆制备与配釉312
一 几家圆器上车盘,到手坯成宛转看——拉坯314
第二节 成型种类及方法314
二 规整化——印坯315
三 少一刀则坯体嫌厚,多一刀则坯破器废316
四 艺精雕塑神如活——雕塑成型317
第三节 坯体也需要太阳的光辉——干燥种类与方法318
一 自然干燥318
二 人工干燥318
第四节 俯看全境如焚火,三千炉灶一齐熏320
——烧成过程与镇窑(柴窑)320
一 装坯与满窑321
二 烧窑与开窑322
三 镇窑及其基本结构323
一 釉下彩绘326
第一节 陶瓷彩绘326
第三章 陶瓷装饰326
二 釉上彩绘329
三 斗彩彩绘340
第二节 坯体装饰341
一 捏雕341
二 镂雕342
三 浮雕343
第三节 化妆土装饰344
第四节 釉装饰344
一 单色釉装饰345
二 窑变釉装饰348
三 纹片釉装饰349
第五节 刻花、划花装饰350
第六节 综合装饰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