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ANSYS 7.0入门与提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ANSYS 7.0入门与提高](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0887218.jpg)
- 东方人华主编;祝磊,马赢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8564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有限元分析(学科: 应用软件) 有限元分析 应用软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ANSYS 7.0入门与提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3.3.1 体素 51
第1章ANSYS入门1
6.7.2非线性选项 2 11
7.3.6混凝土断裂和压碎图 231
目 录1
5.3.6查看及删除单元 1 81
1.1 ANSYS的功能2
1.2ANSYS 7.0的新特性3
1.3 启动ANSYS 7.04
1.4 ANSYS 7.0界面8
1.4.1 应用菜单8
9.4.1 建立宏 3 18
4.2.2单元形状控制 110
6.6.6使用表面单元 210
6.7荷载步选项 210
1.4.2标准工具栏10
1.4.3输入窗口10
1.4.4 ANSYS 工具栏10
1.4.5主菜单11
1.4.6图形窗口12
1.5 定制界面13
4.2.3边中节点控制 113
1.4.7输出窗口13
1.5.2设置颜色和字体14
1.5.1设置界面尺寸14
6.8.1选择求解器 214
1.5.3设置启动菜单14
1.5.4设置菜单链接和对话框15
第2章ANSYS的坐标系与工作平面16
2.2全局坐标系17
2.1坐标系简介17
2.3局部坐标系18
2.4显示坐标系20
2.5节点坐标系与单元坐标系21
2.7工作平面坐标系的基本概念22
2.6结果坐标系22
2.8移动工作平面23
2.9建立工作平面24
2.10工作平面性能的增强25
第3章基本建模技术28
3.1.2模型生成的方法与建模29
3.1.1实体模型与有限元模型29
3.1建模的基本概念29
步骤29
3.2.1 图元30
3.2 自底向上的建模方式30
3.2.2关键点32
3.2.3 线39
3.2.4面45
3.2.5 体49
3.3.2面体素(二维体素)51
3.3 自顶向下的建模方式51
3.3.3三维体素54
3.4.1相关参数设置57
3.4布尔运算57
3.4.2交运算59
3.4.3两两相交60
3.4.4加运算61
3.4.5减运算61
3.4.6 工作平面的减运算66
3.4.7分类运算67
3.4.8重叠运算67
3.4.9分割运算68
3.4.10粘结运算69
3.4.1 1替代布尔运算的方法70
3.4.12布尔运算后的更新71
3.5.1模型的复制与移动72
3.5模型的复制、移动与缩放72
3.5.2模型的缩放73
3.6导 IGES文件73
3.6.1使用IGES文件74
3.6.2使用SMOOTH选项76
3.6.3使用FACETED选项77
5.4.3设置起始编号 187
第4章划分单元、节点网格91
4.1.1定义单元类型92
4.1定义单元属性92
4.1.2定义实常数95
4.1.3定义材料模型98
4.1.4赋予单元属性104
4.2网格划分控制107
4.2.1 ANSYS的网格划分工具108
4.2.4自由分网中的SmartSize115
4.2.5局部单元划分122
4.2.6内部网格划分126
4.2.7分层分网127
4.3 自由网格和映射网格129
4.3.1指定使用自由或映射130
网格划分130
4.3.2 自由网格的全四边形划分132
4.3.3映射网格划分134
4.3.4体的映射分网140
4.4实体模型的网格划分144
4.4.1使用xMESH族命令145
生成网格145
4.4.2梁单元的网格划分148
4.4.3体的扫略分网159
4.5局部单元的细化163
4.5.1局部细化的概念164
参数控制164
4.5.2局部细化的过程及164
4.5.3 Xrefine族命令166
4.5.4 GUI方式168
第5章 直接生成有限元模型与耦合169
5.2节点170
5.1直接生成的概念170
5.2.1定义节点171
5.2.2从已有节点生成新的节点172
5.2.3查看及删除节点174
5.2.5计算两节点之间的距离175
的文件175
5.2.4移动节点175
5.2.7读、写包含节点数据175
5.2.6旋转节点的坐标系175
5.3.1定义单元的前提条件177
5.3.2集合单元表177
5.3单元177
5.3.3指向单元表中的项179
5.3.4查看单元表的内容180
5.3.5定义单元180
5.3.7从已有单元生成新182
的单元182
5.3.8生成单元的特殊方法183
5.3.9读、写含有单元数据的184
文件184
5.3.10重叠单元184
5.3.1 1通过修改节点编辑单元184
5.3.12删除边中节点185
5.4编号控制186
5.4.1合并重复项186
5.4.2编号压缩187
5.6耦合自由度188
5.5单元重排序188
5.6.2耦合重合节点189
5.6.1生成耦合自由度集189
5.6.4耦合集的列表和删除190
5.6.3生成更多耦合集190
5.7约束方程191
5.7.1直接生成约束方程191
5.7.2修改约束方程191
5.7.3 自动生成约束方程192
5.7.4约束方程的列表和删除192
第6章加载与求解193
6.1荷载概述194
6.1.2荷载步、子步和平衡迭代194
6.1.1荷载分类194
6.1.3阶跃荷载和坡道荷载195
6.1.4时间的含义195
模型荷载196
6.1.5实体模型荷载和有限元196
6.2 DOF约束196
6.2.1施加DOF约束197
6.2.2删除DOF约束198
6.3对称和反对称边界条件198
6.4转换约束199
6.4.1 重新设置约束199
6.4.2比例缩放约束200
6.4.3消除冲突的约束200
6.5力和力矩201
6.5.1施加力和力矩201
6.5.2重复设置力和力矩202
6.5.4转换力和力矩202
6.5.3 比例缩放力和力矩202
6.6.1 将压力施加于梁上203
6.5.5删除力和力矩203
6.6压力203
6.6.2指定斜率206
6.6.3设置函数208
6.6.5转换压力209
6.6.4重复设置压力209
6.6.7删除压力210
6.7.1通用选项210
6.7.3输出选项213
6.7.4多荷载步文件213
6.8 求解214
6.8.2求解215
第7章通用后处理器216
7.2读入结果数据217
7.1后处理简介217
7.3 图形显示220
7.3.1等值线图221
7.3.2变形图226
7.3.3矢量图228
7.3.4 反力图229
7.3.5粒子流轨迹图和带231
电粒子轨迹图231
7.4单元表232
7.4.1创建单元表232
7.4.2单元表数据图235
7.4.3列出单元表236
7.4.4单元表数据的数学运算237
7.5列出结果238
7.5.1列出节点和单元数据238
7.5.4其他列表239
7.5.3列出单元表数据239
7.5.2列出荷载和反力数据239
7.5.5节点、单元排序240
7.6.1 定义路径242
7.6使用路径242
7.6.2查看、显示、修改和244
删除路径244
7.6.3定义路径矢量245
7.6.4映射路径数据245
7.6.5观察沿路径结果246
7.6.6进行沿路径数学运算248
7.6.7保存和恢复路径248
7.7荷载工况252
7.7.1定义荷载工况252
7.7.2读写荷载工况253
7.7.3进行荷载工况数学运算254
7.7.4可求和数、不可求和数255
和常数255
7.7.5操作设置256
第8章时间历程后处理器257
8.1.1几何非线性258
8.1.2材料非线性258
8.1.3状态非线性258
8.1非线性分析258
8.2时间历程后处理器259
8.2.1 定义变量259
8.2.2 保存变量261
8.2.3图形输出变量263
8.2.4列表输出变量268
8.2.5进行变量数学运算269
8.2.6表操作271
8.3选择集274
8.4动画275
8.4.1基本动画276
8.4.2 Animate子菜单276
第9章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278
9.1 APDL简介279
9.2使用参数279
9.2.1定义参数279
9.2.2参数置换281
9.2.3参数表达式282
9.2.4数学函数283
9.2.5提取ANSYS 7.0提供的284
数据给参数284
9.3使用数组286
9.3.1 数组286
9.3.2表293
9.3.3数组运算300
9.4宏语言317
9.4.2运行宏326
9.4.3局部变量328
9.4.4控制程序流程329
9.4.5 RETURN和STATUS334
参数334
9.4.6宏在元件和组件中的应用335
9.5 工具条和交互界面339
9.5.1修改工具条339
9.5.2*ASK命令342
9.5.3使用对话框343
9.5.4显示消息344
9.5.5 状态条345
9.5.6在宏中进行选择操作346
9.5.7在宏中调用对话框346
9.6加密宏347
9.6.1 准备加密宏347
9.6.3运行加密宏348
9.6.2建立加密宏348
第10章优化设计349
10.1目标优化设计350
10.1.1基本概念350
10.1.2优化方法与工具351
10.1.3优化设计的主要步骤353
10.1.4 生成分析文件353
10.1.5优化分析定义363
10.1.6运行优化与观察结果367
10.2拓扑优化设计369
10.2.1基本概念369
10.2.2拓扑优化的主要步骤370
10.2.3拓扑优化问题的定义371
10.2.4控制优化进程372
10.2.5观察结果378
10.2.6命令流示例379